劉玉林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競技體育教學部 重慶 401520)
大學網球教學之現狀和教學策略探析
劉玉林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競技體育教學部 重慶 401520)
當今大學校園中,網球已經成為一項廣受學生歡迎的體育運動,越來越多的學生需要獲得相應的網球運動理論知識和網球運動技能。然而,現階段我國的大學網球教學實踐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不能很好地滿足大學生們的運動需要,因此亟需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該文即結合我國大學網球教學現狀淺析了其教學策略。
大學 網球教學 教學策略
網球是一項歷史悠久,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體育運動,傳入我國以后,就以其競技性、娛樂性、交流性深受學生喜愛和歡迎。雖然網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并不長,但勢頭良好,前景廣闊,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目前我國有50%以上的大學開設了網球課程,有超過80%的大學建設有網球運動場地。可見,網球運動在大學校園內受眾廣泛,也有良好的基礎,但是現階段我國在大學網球教學的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存在著諸如學校投入不足、師資力量不強、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模式僵化、教學方法陳舊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大學生網球運動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網球運動在我國的普及和發展。因此,加強對我國大學網球教學體系的研究和創新就顯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近幾年,我國的大學網球教學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與網球在大學生群體中的發展勢頭相比,還存在諸多“短板”,不能很好地滿足大學生們的網球運動需要。概括而言,目前國內影響大學網球教學成效的主要因素有如下。
1.1 師資力量不足
師資力量是影響大學教學質量優劣的核心因素之一,師資力量強往往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教師數量足,師生比例高,分配到單位學生個體的教師資源較多;一個是專業能力強,教師科研水平和教學水平一流,確保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高水平的指導。但縱觀國內大學的網球教學領域,總體上在衡量師資力量強弱的兩個方面均不甚理想,由此導致大學網球教學以學生人數眾多的大班為主,單位學生個體不能得到體育教師的有效指導;同時由于體育教師所接受的網球專業訓練有限,難以勝任較高層次的教學需要。
1.2 教學理念落后
如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社會變化逐漸加快,當今大學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性格心理等等方面與過去相比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我國許多高校的教學模式還是老一套,多年來變化不大,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一方面是普通高校的教學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激勵機制僵化保守,不利于激發體育教師進行教學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創新;一方面是部分教師已經習慣了運用多年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不適應、不熟悉,漸漸跟不上當代大學生的學習步伐。
1.3 教學方法陳舊
每一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有其獨特的身心特點,由于大學生正處于好奇心重、探索欲望高漲、接受能力強的青春年華,所以其身上的時代烙印也特別明顯。如今大學校園的學生大部分是95后,他們大部分成長于衣食無憂、社會文化多元、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因此,大學網球教學方法也應與其身心特點相適應。可是目前很多大學的網球教學方法陳舊單一,網球課堂教學常年以“課前熱身—網球知識講解—運動技巧示范—學生自行練習—教師指導”的模式貫穿始終,教師沒激情,學生沒興趣,網球教學效果不言自明。
基于以上我國大學網球教學實踐中的不足,只有各個普通高校的管理人員和體育教師共同努力,多管齊下,形成合力,才能切實解決大學網球教學水平滯后和大學生網球運動迅速發展之間的矛盾。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大學網球教學。
2.1 提升體育教師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
國內普通高校的大部分體育教師在體育師范院校就讀時,絕大多數都并沒有接受過專門的網球理論知識和運動技能技巧的系統性教育和訓練,因此,大學網球運動教師的專業能力不強是很正常的。針對這一情況,首先普通高校的院校領導應充分意識到體育教師網球運動專業能力不足給教學造成的不利影響,想方設法提高網球教師的專業水平,比如,對體育教師進行專門培訓,定期組織體育教師拓展學習進修等等,也可以聘請一批網球運動的專業教育人才;其次是大學體育教師應積極自我提升網球運動專業水平,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充實理論知識,利用互聯網上的網球運動資源學習訓練運動技巧,為網球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新理念
傳統的灌輸式體育教學早已廣受詬病,以學生為本,以啟發學生、喚醒學生為目標的教學理念已是我國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再加上新時代的大學生身心特點的變化,更新大學體育教學理念已經刻不容緩。在大學網球教學中,教師應摒棄過于注重教師對課堂教學進程控制的思想,真正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在教學設計中,應多針對大學生在網球運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讓網球教學更接地氣;在教學過程中,應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進行思考;應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做到依據不同學生的網球運動水平高低分別指導,因材施教。
2.3 豐富網球運動教學課堂內容和方法
課堂教學是大學網球教學的主要方面,是大學生學習網球運動的最主要途徑,因此,大學體育教師應把優化完善課堂教學模式作為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打造出內容豐富、方法多樣、優質高效的精品課堂。
2.3.1 依托信息技術充實教學內容
信息化是當今時代的特征,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術給所有人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資源。大學體育教學應充分利用院系的多媒體設備,借助互聯網(包括移動互聯網)上豐富的信息資源,搜索、尋找契合本校教學實際和學生學習規律的網球運動教學素材,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此外,大學體育教師可以跟學生一起觀摩學習慕課微課,學習其他地區、學校的課堂教學。
2.3.2 提高課堂教學的競技性、趣味性
競技能夠引發人的求勝心,激發人體內在的潛能,而網球運動本身就具有較強的競技性,因此,大學體育教師應利用網球運動的競技性引導學生,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網球對抗,一方面使其全身心投入到網球學習訓練中來;另一方面發現其在網球運動技能上的不足,以便給予指導。
趣味性是大學體育教師應充分挖掘的教學點,只有讓體育運動在競技的同時好玩,才能既提升學生的運動水平,又賦予學生身心的享受。大學體育教師可以多借鑒已有的網球訓練游戲,還可以根據學生在網球運動學習、訓練中的需要,針對性地設計一些網球游戲,比如“正反拍顛球”“雙手交換顛球”等等游戲。
網球運動是一項全球盛行的運動,被稱為世界第二大球類運動,其在國內的日益普及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目前我國的大學網球教學已不能滿足網球運動發展的需要,這有一定的歷史原因,有部分高校體育教學管理體制機制的原因,也有大學教師群體自身的原因,大學體育教師作為高校網球教學的主體,應以更高的責任心,更大的決心推進網球教學改革和創新,以高水平的教學提升大學網球教育的質量。
[1]孟亞彪.變革視角下大學網球教學新路徑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27):77-78.
[2]沈洪,杜朝蓉.試論高校網球教學訓練的現狀與應對策略[J].求知導刊,2016(3):64.
[3]高向松.多球訓練法在大學網球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6(17):27-29.
[4]張佩星,金昌龍,張志歡.影響大學普修網球教學效果的因素分析[J].內江科技,2012(12):91-92.
[5]何廣志.高校網球教學模式的現狀及改革創新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4):33-34.
G845
A
2095-2813(2016)10(c)-004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