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革命老區農戶借貸行為及影響因素分析

2016-11-28 17:44:05王振紅曹俊杰
江蘇農業科學 2016年9期
關鍵詞:影響因素

王振紅+曹俊杰

摘要: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經濟繁榮的關鍵在于充足的資金支持,利用革命老區961戶農戶的實地調研數據,研究農戶借貸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結果表明:農戶資金借貸現象普遍,無息借款比重高;非正規金融是農戶融資的主要渠道;農戶金融需求存在“二八分化”現象;農戶借貸資金需求呈多元化;小額借貸比較普遍;借貸方式不規范。值得注意的是,戶主年齡對農戶獲得正規金融借貸有反向的顯著影響,而對借貸頻率、無息小額借貸均有正向的顯著影響。戶主文化程度對農戶從正規金融機構借貸、大額借貸、借貸規范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對借貸頻率的影響為倒“U”形。農戶人均收入與在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的次數成同方向變動,人均收入越高的農戶越傾向于向正規金融機構借貸,農戶家庭收入來源與其借貸資金用途之間具有顯著的相關性。此外,農戶的勞動力人數對農戶借貸需求影響不確定。最后,本研究提出一些政策建議。

關鍵詞:農戶;借貸行為;影響因素;革命老區

中圖分類號: F832.4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9-0528-05

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的持續增長,與生產要素投入數量、全要素生產率和社會文化環境等因素有關。政府可以影響決定經濟增長的因素,如技術進步、資本形成、勞動投入和金融部門的影響力等,這些變量影響一個國家積累生產要素的能力。不論是技術進步還是生產要素的供給,它們的發展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是經濟的核心。近年來,伴隨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不斷涌現,出現了正規金融和非正規金融并存的現象。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的轉型升級和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金融市場對“三農”有著重要的意義。農戶作為農業生產經營和消費的主體,同時也是農村金融市場的主要參與者。目前,我國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戶從事多元化的生產經營,這意味著農村地區信貸需求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適合農村實際、農業特點和農戶需求的金融服務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由于我國特殊的國情,農戶的基本金融服務需求仍未得到滿足,農村地區仍存在農戶貸款難的問題。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農村金融部門、金融機構要主動適應農村的實際、農業的特點和農民的需求,創新金融服務,完善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服務,強化農村普惠金融。

關于農戶借貸行為問題,我國學者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并且研究成果頗豐。何廣文是較早研究農村居民資金借貸行為的學者之一,他認為出現借貸行為扭曲的根本原因是金融抑制[1];朱守銀等基于217個農戶的問卷調查數據,以傳統農區為例,研究了中國農村金融市場的供求狀況[2];童馨樂等研究了不同類型社會資本將在何種程度上影響農戶的有效借貸機會與實際借貸額度[3];胡楓等認為,社會網絡對農戶獲得借貸的可能性以及借貸數額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社會網絡有利于新型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的發展[4];嚴武等從社會資本視角將社會資本分為6種類型,并研究了這6種資本對農戶獲得有效機會的影響,認為誠信是決定性因素[5]。盡管眾多學者對農戶借貸行為進行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結論[6],然而對革命老區尤其是欠發達地區傳統農戶借貸行為的研究則很少。為進一步了解新常態背景下革命老區農戶的借貸行為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課題組成員于2014年7—8月對位處沂蒙山區的1 100戶農戶進行問卷調查。本研究通過利用961個有效樣本的實地調研數據,以期揭示革命老區農戶借貸行為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并進一步分析革命老區農村借貸市場的狀況及特點,這對于促進革命老區經濟發展,弘揚沂蒙精神,完善農村金融體系,拓展農村金融改革路徑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價值。

1 數據說明

本研究所使用的數據來源于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課題組成員于2014年7—8月在山東省沂蒙山區3個縣實地調研,為了盡可能確保調研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所有的調查問卷均采用入戶調查的方式。調查問卷涵蓋了農戶基本情況、家庭收支狀況及家庭借貸方面的相關信息,本研究使用的變量均已包括。本次調研總共發放問卷1 100份,收回問卷1 082份,最終有效問卷961份。其中,沂水縣532份,沂源縣200份,莒縣229份。

2 革命老區農戶借貸行為描述

2.1 農戶資金借貸現象普遍,無息借款比重高

調查顯示,農戶資金借貸現象很普遍,無息借款比重較高。在最近的1年中,發生過資金借貸的農戶有639戶,占比為66.5%。在調查的961戶農戶中,發生資金借貸時,無息借款的農戶有767戶,占比為79.81%;借款利息與銀行相同的農戶有145戶,占比為15.09%;借款利息比銀行略高的農戶有39戶,占比為4.06%;借款利息比銀行高很多的農戶有10戶,占比為1.04%。雖然革命老區農戶借貸現象非常普遍,但是由于該地區民風淳樸,人們重情重義,法律意識較弱,并且大部分的借貸行為發生在親朋好友之間,因而無息借款比重較高。

2.2 非正規金融是農戶融資的主要渠道

在調查的961戶農戶中,當有借款需求時,從正規金融機構借款的有223戶,其中向中國農業銀行借款的有160戶,占16.65%;向農村信用合作社借款的有63戶,占6.56%。向親屬借款的有764戶,占79.50%;向朋友借款的有430戶,占44.75%;向鄰居借款的有351戶,占36.52%;借款來自高利貸的有12戶,占1.25%。從借貸資金來源看,農戶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的比重較低,非正規金融是農戶融資的主要渠道,這與相關研究相似。對于多數農戶來講,當他們面臨資金需求時,借款渠道排名前3位的分別是親屬、朋友和鄰居。這說明作為最原始的農村金融活動,非正規金融尤其是親友之間的資金融通一直存在,它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由于農戶小規模生產和農業生產季節性強等特點,難以滿足正規金融機構貸款的條件。借貸手續簡便、現金供應及時、資金投向自由的民間借貸,成為農戶發生資金借貸時正規金融機構借貸的理性替代品。

2.3 農戶金融需求存在“二八分化”現象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青年農村居民外出打工以及各項惠農資金的發放,農戶對基本金融服務的需求增加,例如存款、取款、結算、匯兌等。筆者調查發現,去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的次數為0次、1年3次以下、1年6次、1月1次、1月2次及以上的農戶,分別有108、476、221、91戶和65戶。這說明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及農村居民多元化的生產經營,農戶金融服務需求出現分化現象。例如,有11.24%的農戶沒有得到過正規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有16.23%的農戶去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的。在調查的961戶農戶中,近1年來沒有發生資金借入或者借出的農戶有322戶,占33.5%;105戶農戶沒有在正規金融機構辦理過儲蓄業務;108戶農戶沒有在正規金融機構辦理過業務;223戶農戶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得過貸款。這表明20%的農戶需要正規金融機構的信貸服務,80%的農戶僅僅需要一些基本的金融服務。并不是所有的農戶都有從正規金融機構進行借貸的需求:65.5%的農戶與農村地區的正規金融機構之間除最基本的儲蓄和取款業務外,極少發生信貸往來;11.2%的農戶沒有享受到最基本的儲蓄和取款等金融服務,他們的信貸行為還處于最原始的狀態,現代金融服務還沒有惠及到這些農戶。

2.4 農戶借貸需求呈多元化

當自有資金不能平滑家庭消費和滿足擴大生產規模的需求時,農戶往往會進行借貸活動。調查結果表明,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農戶借貸資金的使用呈現出多樣化。在調查的961戶農戶中,借款用途(可以多選)按次數由多到少依次為家庭消費、子女教育、購買化肥和種子等農業生產資料、建造房屋、治療疾病、養殖業、購買私家車、人情往來、婚喪嫁娶、溫室大棚。借款用于家庭消費的有540戶,占56.19%;因子女教育而借款的有490戶,占50.99%;借錢用于購買種子肥料等農業生產資料的有444戶,占46.20%;借款用于建造房屋的有208戶,占21.64%;因治療疾病而借款的農戶有150戶,占15.61%;因發展高效農業而借款的有83戶,其中借款用于養殖業的有68戶,借款發展溫室大棚的有15戶;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高檔消費品支出增加,有65戶農戶因購買私家車而借款;因人情往來而借款的農戶有53戶,占5.52%;因婚喪嫁娶而借款的僅有43戶,占4.47%。這說明目前農戶在生產經營和生活消費過程中產生了多元化的資金需求,農村地區的正規金融機構難以滿足,農戶不得不通過非正規金融來獲得資金。農戶的借款用于生產用途的較少,大多用于生活消費,生活性借款比重超過了生產性借款。

約有56%的革命老區農戶將借款用于家庭消費,這與人均收入水平較低密切相關。2013年山東省農村居民純收入為10 619.9元,臨沂市農村居民純收入為10 389元;臨沂市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為5 364元,遠低于山東省農村居民消費水平9 224元。調查結果表明:86.47%的農戶認為上學是孩子最好的出路;96.15%的農戶認為孩子讀書非常重要,其中14.15%的農戶支持孩子讀研究生;52.45%的農戶認為孩子讀書有出息是提高生活水平最有效的途徑;51%的農戶將借款用于子女教育。這表明在廣大的革命老區農戶心中,子女教育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即使借錢也要供子女上學已成為他們的共識。近年來,農業生產成本逐年增長,農產品價格增長相對緩慢,養殖業價格波動較大,子女教育、醫療支出、養老等剛性消費支出增加,造成農戶資金短缺,因此提高農戶的收入水平尤為重要。

2.5 小額借貸比較普遍

由于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革命老區農戶的借貸行為,因此本次調研設計了借貸的數額。當農戶發生借貸行為時,借貸數額在<1 000、1 000~<3 000、3 000~<5 000、5 000~<10 000、≥10 000元的農戶數分別有412、255、133、94、67戶,占比分別為42.87%、26.53%、13.84%、9.78%、6.97%。說明沂蒙山區農戶借貸數額<3 000元的占69.4%,借貸數額≥10 000元的比重僅占6.97%,民間借貸以小額借貸為主。收入水平較低、比較傳統的消費觀念和沒有合適的投資機會,是導致農戶信貸需求較低的主要原因。

2.6 借貸方式不規范

與正規金融借貸相比,民間借貸尤其是親屬朋友間的借貸活動非常普遍,但是借貸方式卻非常不規范。本研究發現,在發生過資金借貸的農戶中,有56.92%的農戶是口頭協定,26.12%的農戶有借據,2.39%的農戶有抵押品或擔保品,僅有14.57%的農戶既有借據又有擔保。由于民間借貸一般發生在親屬朋友及鄰里之間,借貸雙方的信息對稱且透明,再加上農村居民擁有特殊的故鄉情結,基本穩定的地緣和人緣,很少發生不歸還貸款的情況,因而農戶發生借貸時口頭協定的比例較大。

3 影響革命老區農戶借貸行為的因素分析

為了分析影響革命老區農戶借貸行為的因素,本研究從戶主年齡、戶主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家庭收入來源和家庭規模5個方面進行考察。

3.1 戶主年齡

根據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費理論,處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人有著不同的消費和儲蓄行為。不同年齡階段的戶主,其消費和儲蓄行為不同,他們有不同的收入來源和支出項目,因而資金借貸行為也就不同。為了考察戶主年齡對農戶借貸行為的影響,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3.1.1 在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的次數 戶主年齡與在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的次數之間存在反方向關系,年齡為51歲及以上的農戶,每月去銀行的頻率≥1月/次的比重為0,然而年齡為40歲以下的農戶這一比重為20.4%。年輕人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勇于嘗試,他們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對正規金融機構的業務流程熟悉得快。大多數老年人思想相對保守,面對正規金融機構繁瑣的借貸手續和嚴格的用款限制,他們往往會選擇自我排斥。

3.1.2 借款渠道 當農戶面臨資金需求時,年齡為40歲以下的戶主選擇從正規金融機構借款的比重為28.1%,年齡為41~50歲的戶主這一比重為19.5%,年齡為51歲以上的戶主這一比例為零。與年齡較小的戶主相比,年齡較大的戶主收入不穩定,難以滿足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條件,面對繁瑣的手續和嚴格的資金用途限制,他們不愿意從正規金融機構借貸。

3.1.3 借款用途 對年齡為40歲以下的農戶來講,借貸資金主要用于家庭消費、子女教育、購買農業生產資料、建造房屋和治療疾病;對于41歲至50歲的戶主來講,借貸資金主要用于購買農業生產資料、子女教育、家庭消費、建造房屋和治療疾病;對于51歲及以上的農戶來講,婚喪嫁娶成為其借貸資金的主要用途。

3.1.4 借貸頻率 戶主年齡與發生借貸的頻率成正比,戶主年齡越大,借貸頻率越高。近1年來,年齡為≤40、41~50、≥51 歲的農戶家庭發生過借貸的比重,分別為63.3%、68.3%、80%。中青年農村居民外出打工的較多,家庭較大的消費支出相對較少,打工收入可以維持家庭的正常開支。年齡較大的農村居民,外出打工的較少,從事傳統的種植業的較多,家庭支出中的大額剛性支出較多,例如婚喪嫁娶等,因此他們的借貸頻率較高。

3.1.5 借貸數額 戶主年齡與借貸數額之間成反方向變動。年齡為≤40、41~50、≥51歲的農戶發生借貸時,借貸數額為1 000元以下的比重分別為39.2%、44.5%和100%;借貸數額為10 000元及以上的比重,分別為9%、5%、0。

3.1.6 借貸規范 戶主年齡越大,借貸方式越不規范。年齡為≤40、41~50、≥51歲的農戶發生借貸時,口頭協定的比重分別為52.1%、61.5%、70%;發生借貸時,既有借據又有擔保的比重,分別為21.7%、8%、0。

3.1.7 借貸利率 戶主年齡與無息借款成正比,即年齡越大,無息借款比重越高。戶主年齡為≤40、41~50、≥51歲的農戶無息借貸的比重,分別為76.7%、81.9%、90%。這說明年齡較大的戶主,有一定的信用基礎,借貸雙方之間信息了解得更加充分。他們重情重義,同時市場意識較為薄弱。

3.2 戶主文化程度

除了戶主年齡之外,戶主文化程度也會影響農戶的借貸行為。一方面,戶主文化程度越高,對相關金融業務了解得越多,越容易在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另一方面,戶主的文化程度越高,了解的信息較多,投資機會較多,收入來源往往較穩定,有一定的信用基礎。

3.2.1 在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的次數 戶主的文化程度越低,在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的次數越少。擁有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專、大學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戶主,沒有在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的比例分別為18.8%、9%、6.9%、0,而在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頻率≥2次/月的比重分別為1.2%、6.4%、13.7%、52.2%。

3.2.2 借款渠道

本調查結果表明,戶主的文化程度對農戶從正規金融機構借貸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這說明較高的文化程度確實有利于農戶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得借款。具體說來,小學文化程度的戶主向正規金融機構借款的比重僅為15.7%,初中文化程度的戶主獲得來自正規金融機構貸款比重為24.9%,38.2%的擁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戶主曾向正規金融機構貸過款,52.2%的本科及以上的農戶家庭選擇向正規金融機構借款。對于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戶家庭來講,親屬在解決資金需求方面仍然發揮著最主要的作用,銀行成為其借貸的第二融資渠道,朋友的作用僅次于銀行。這說明戶主的文化程度越高,他們的信用水平和償還債務的能力越高,并且對正規金融機構借貸政策了解得越多,越有利于他們從正規金融機構借款。文化程度較高的農戶,更容易與時俱進,與外界的交流和溝通越多,掌握的信息量越大,投資機會相對較多,對資金的需求往往越大。

3.2.3 借款用途

戶主的文化程度越高,借款用于家庭消費和購買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的比重越低,借款用于購買私家車等高檔消費品的比重越高。具體來講,擁有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專、大學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戶主,借款主要用于家庭消費的比重分別是56.1%、54.7%、52%、34.8%,借款主要用于購買農業生產資料的比重分別是52.5%、46.3%、43.1%、8.7%,借款主要用于購買私家車的比重分別是6.3%、6.4%、8.8%、26.1%。本調研還發現,擁有大學本科及以上的戶主,借款用于購買房屋和人情往來的比重最高,分別為43.5%和8.7%;擁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戶主,借款用于子女教育和治療疾病的比重最高,分別為46.6%和17.4%;借款用于發展高效農業和婚喪嫁娶比重最高的是擁有高中或中專學歷的戶主,分別為10.8%和7.8%。

3.2.4 借貸頻率

戶主文化程度與借貸頻率之間呈倒“U”形分布,發生借貸比重最高的是初中文化程度的戶主,比重最低的是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戶主。擁有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專、大學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戶主,近1年來發生借貸的比重分別為65.9%、67.1%、65.7%、60.9%。這說明革命老區農戶間的借貸活動比較頻繁,農戶資金需求規模較大。

3.2.5 借貸數額

戶主文化程度與小額借貸成反比,與大額借貸成正比。擁有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專、大學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戶主,借貸數額在1 000元以下的比重分別是52.5%、41.7%、31.4%、21.7%,借貸數額在10 000元及以上的比重分別為4.7%、6.3%、12.8%、21.7%。戶主的文化程度越高,收入來源越穩定,償還債務的能力也越強,投資機會和投資渠道相對較多,因而借貸數額也就較大。

3.2.6 借貸規范

戶主文化程度越高,市場意識越強,發生借貸行為時手續越規范。擁有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專、大學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戶主,發生借貸時口頭協定的比重分別是59.2%、56.4%、54.9%、47.8%,既有借據又有擔保的比重分別為10.6%、15.5%、16.6%、26.1%。

3.2.7 借貸利率

擁有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專、大學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戶主,發生借貸時無息的比重分別是83.1%、83%、68.6%、78.3%;利息與銀行相同比重分別為12.6%、12.2%、21.6%、17.4%;利息比銀行略高的比重分別為3.1%、4%、7.8%、4.3%;利息比銀行高很多的比重分別為1.2%、0.8%、2%、0。在有息的借貸活動中,擁有高中或中專學歷的戶主比重最高,他們風險意識較強,且從事高效農業和非農生產經營活動的比重較高。

3.3 家庭收入

為了進一步考察家庭收入對農戶借貸行為的影響,將人均收入分為1 000元以下、1 000~<3 000、3 000~<5 000、5 000~<10 000、≥10 000元等5個區間。調查結果顯示,人均收入為1 000元以下、1 000~<3 000、3 000~<5 000、5 000~<10 000元、≥10 000元的農戶分別為71、187、262、267、174戶,占比分別為7.38%、19.46%、27.26%、27.78%、18.11%。這說明革命老區的農戶,整體上收入水平較低,54.11%的農戶人均收入5 000元以下。

3.3.1 在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的次數

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與在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的次數成同方向變動,即人均收入越高的農戶,辦理金融業務的次數越多。對于人均收入處于上述5個區間的農戶,在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的頻率2次/月以上的比重分別為1.4%、5.4%、6.4%、7.9%、16.7%。對于人均收入1 000元以下的農戶來說,有38.9%的農戶沒有在正規金融機構辦理過業務,他們遭受到完全的金融排斥。部分是由于農戶的自我排斥,部分是由于正規金融機構的價格排斥和評估排斥等。對于人均收入10 000元及以上的農戶來說,僅3.4%的農戶沒有在正規金融機構辦理過業務。

3.3.2 借款渠道

調查結果表明,人均收入越高的農戶越傾向于從正規金融機構借款。在人均收入1 000元以下的農戶中,15.3%的農戶選擇向正規金融機構借款,然而在人均收入為10 000元及以上的農戶中,這一比重上升至31%。對于調研的961戶農戶來講,親屬是借款的首選。人均收入1 000元以下的農戶,鄰居是其借款的第二選擇,朋友是第三選擇。對于人均收入1 000元以上的農戶來說,借款渠道排名前3位的是親屬、朋友和鄰居,朋友作為重要的社會資本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3.3.3 借款用途

人均收入越高的農戶,借款用于發展高效農業和購買私家車的比重越高。人均收入10 000元及以上的農戶,借款用于養殖業、溫室大棚和購買私家車的比重分別為8%、3.4%和14.9%,遠遠高于其他收入水平的農戶。人均收入10 000元以下的農戶,借款用途前3位的是子女教育、家庭消費、購買農業生產資料;人均收入10 000元及以上的農戶,借款用途前3位的是家庭消費、子女教育和購買農業生產資料。

3.3.4 借貸頻率

人均收入水平對農戶借貸頻率的影響呈波浪形,人均收入在5 000~<10 000元的農戶有借貸行為的比重最高,為71.2%;發生借貸行為比重最低的是人均收入為1 000 ~<5 000元的農戶,占比為58.6%。人均收入較低的農戶,因子女教育、家庭消費、疾病治療等剛性消費需求而借貸;人均收入較高的農戶,為了抓住有利的投資機會,例如高效農業和非農生產經營等而進行借款。

3.3.5 借貸數額

對于961戶農戶來講,借貸數額在1 000元以下、1 000~<3 000、3 000~<5 000、5 000~<10 000、≥10 000元的比重分別為42.9%、26.5%、13.8%、9.8%、7.0%。借貸數額小于10 000元的比重為93%,這說明沂蒙山區農戶間的借貸以小額借貸為主。人均收入為10 000元及以上的農戶,借貸數額為10 000元及以上的比重為16.7%。對于某些較為富裕的農戶來說,他們的收入來源較為穩定,債務償還能力強,同時投資渠道較廣,因此借貸的數額較多。

3.3.6 借貸規范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人均收入水平與借貸規范不存在正比或者反比的關系。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對于人均收入1 000元以下和10 000元及以上的農戶來講,口頭協定的比重分別為65.3%和38.5%,有借據的比重分別為19.4%和42.6%。對于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來講,1 000元以下的農戶口頭協定比重最高,為65.3%;10 000元及以上的農戶有借據的比重最高,為42.6%;3 000~<5 000元的農戶有抵押和擔保的比重最高,為5%;1 000~<3 000元的農戶同時具有借據、抵押、擔保的比重最高,為18.3%。

3.3.7 借貸利率

人均收入水平越低的農戶,越不容易獲得貸款,即他們得到貸款的機會少,獲得的貸款數額較低。為了滿足資金需求,低收入水平的農戶借款時往往選擇支付較高的利息支出。人均收入為1 000元以下、1 000~<3 000、3 000~<5 000、5 000~<10 000、10 000元及以上的農戶,借款利率高于正規金融機構利率的比重分別為8.3%、6%、5.7%、4.8%、4.5%。對于低收入水平的農戶來說,盡管借貸的數額較低,但是由于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借款時除了支付較高的利息支出外,往往還會有借據和擔保。

3.4 家庭收入來源

3.4.1 家庭收入來源構成

根據沂蒙山區的實際情況,農戶家庭收入主要包括打工收入、糧食收入、經濟作物收入、政府救濟及補貼和親朋好友饋贈等。近年來,糧食等農作物種植成本上升,農產品價格疲軟,從事農業種植的利潤非常有限。越來越多的農村中青年選擇外出打工,打工收入成為這些家庭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調查顯示,72.42%的農戶認為外出打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如照顧年邁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等,有些農村居民無法外出打工,他們從事著傳統的農業生產,糧食收入成為其主要收入來源。與40歲及以下的農戶相比,40歲以上的農戶家庭收入構成中,糧食收入和經濟作物收入、生產性支出和醫療保健支出的比重較高。文化程度越高,糧食收入在總收入中的占比越小。擁有高中文化程度,年齡在41~50歲的戶主的經濟作物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最高,為32.4%。他們有較高的文化基礎,年齡偏大不太適合外出打工,上有老、下有小,種植經濟作物成為其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

對于所有的樣本農戶來講,打工收入成為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糧食收入是第二收入來源。人均收入1 000元以上的農戶,第三收入來源為經濟作物收入。人均收入1 000元以下的農戶,家庭收入第三來源是政府救濟和補貼。調查結果顯示,人均收入低于1 000元的農戶借款主要用于子女教育、家庭消費、購買種子等農業生產資料,借款用于發展高效農業的比重為0,其他收入水平的農戶將借款用于高效農業的比重在8%以上,這進一步印證了不同收入水平的農戶收入來源不同,并且借款用途也不同。這說明收入水平低的農戶,資金嚴重短缺,自有資金不足以維持基本生活,無力發展高效農業,中國政府實施的一系列惠農政策和社會保障政策,對低收入家庭尤其是困難家庭起到了有效的幫扶作用。

3.4.2 家庭收入來源與農戶借貸行為

農戶家庭收入來源與其借貸資金用途之間有著顯著的相關性。從調查情況來看,家庭主要收入來源是經濟作物收入的農戶,家庭支出中最主要的支出往往是生產性支出,并且當農戶有余錢時,他們也更愿意將資金用于擴大生產經營。這部分農戶認為,種植經濟作物是提高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徑,因此更愿意在農業生產項目上進行資金借貸,他們的借款主要用于購買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家庭主要收入來源是糧食收入的農戶,借貸資金用于購買農業生產資料的比重高,并且認為種植糧食是提高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徑。家庭收入來源是打工收入的農戶,借款用于購買農業生產資料的比重遠遠低于上述農戶,同時他們認為外出打工是提高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徑。家庭主要收入來源是養殖業的農戶,借款用途主要用于養殖業。

3.5 家庭規模

目前革命老區農戶家庭規模的分布與我國的人口政策密切相關,家庭成員人口數為2、3、4、5人及以上的農戶比重,分別為2.39%、28.4%、59.3%、9.9%。農戶的勞動力人數對農戶借貸需求影響不確定,一方面,家庭勞動力個數多反映出農戶家庭從事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能力較強,對資金的需求較多;另一方面,較多的勞動力使農戶家庭具有較強的收入能力,收入能夠滿足家庭對資金的需求,借貸需求就會減少。

4 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研究在借鑒前人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針對革命老區農戶的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調查問卷,對961戶農戶進行實地調研。本調查結果表明,革命老區農戶借貸行為具有以下特征:農戶資金借貸現象普遍,無息借款比重高;非正規金融是農戶融資的主要渠道;農戶金融需求存在“二八分化”現象;農戶借貸資金需求呈多元化;小額借貸比較普遍;借貸方式不規范。值得注意的是,戶主年齡、戶主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家庭收入來源、家庭規模等對農戶的在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的頻率、借款渠道、借款用途、借貸頻率、借貸數額、借貸利率、借貸規范等行為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上述調研結果對政策制定者有一定的啟示作用。農戶收入水平低和正規金融機構逐利性的狀況在短期內難以改變,內生于農村經濟的非正規金融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為更好地發揮農村金融服務農村經濟的功能,解決農戶融資難的問題,筆者建議:首先,加大惠農政策的力度,提高農戶的收入水平。農村金融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在于提高農戶的收入水平,通過加大對農戶的現代化技術培訓支出,引導農戶發展高效農業,進行非農生產經營活動,切實提高農戶收入水平。政府相關部門應采取多種措施大力提升農村內生性發展動力,進一步釋放農戶的有效信貸需求,真正做到農村經濟、農民收入、農業發展和農村金融的良性互動發展。其次,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發展和完善非正規金融市場。非正規金融尤其是親朋好友之間的互助性借貸行為,在解決農戶資金短缺方面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年齡較大、收入較低的農戶來說,非正規金融的地位更是不可替代。對于有息借貸尤其是利息較高的民間借貸,監管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以維護廣大農戶的利益。發展健康的民間金融市場,需要監管部門的引導、培育、監督和管理。第三,創新小額信貸形式和支農金融產品,簡化貸款程序和手續,緩解農戶的信貸約束。強化農村金融普惠,創新金融服務,全面覆蓋農村金融服務空白區,使弱勢群體也享受到基本的金融服務。第四,大力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增加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網點數量,尤其是金融服務空白區,金融支農惠農政策尚需進一步加強。農戶間的借貸行為往往不規范,因此正規金融機構應普及相關金融知識,進一步加強金融宣傳。

參考文獻:

[1]何廣文. 欠發達地區農民借貸行為的實證分析——山西745戶農民家庭的借貸行為的調查[J]. 農業經濟問題,2002(10):29-35.

[2]朱守銀,張照新,張海陽,等. 中國農村金融市場供給和需求——以傳統農區為例[J]. 管理世界,2003(3):88-95.

[3]童馨樂,褚保金,楊向陽. 社會資本對農戶借貸行為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八省1 003個農戶的調查數據[J]. 金融研究,2011(12):177-191.

[4]胡 楓,陳玉宇. 社會網絡與農戶借貸行為——來自中國家庭動態跟蹤調查(CFPS)的證據[J]. 金融研究,2012(12):178-192.

[5]嚴 武,陳 熹. 社會資本視角下農戶借貸行為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江西1 294個調查樣本的實證 [J]. 江西社會科學,2014(8):210-215.

[6]劉志斌,周月書. 基于路徑分析法的江蘇省返鄉農民工創業性借貸需求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江蘇農業學報,2015,31(1):210-216.

猜你喜歡
影響因素
房地產經濟波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
零售銀行如何贏得客戶忠誠度
醫保政策對醫療服務價格影響因素的探討
東林煤礦保護層開采瓦斯抽采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農村婦女政治參與的因素分析
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績效影響因素的探索與研究
水驅油效率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突發事件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3:54:01
環衛工人生存狀況的調查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色88|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国产区网址|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午夜a视频|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一级片免费网站| 少妇精品网站| 亚洲综合专区|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午夜欧美在线|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毛片|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特级毛片| 欧美色综合网站|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网站|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欧美成人日韩| 欧美五月婷婷|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日韩免费毛片|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精久久久久无码区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欧美a在线视频|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99视频国产精品| 午夜毛片免费看| 亚洲 成人国产| 欧美成人一级|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理论一区| 91av国产在线|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性爱网|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国产精品视频999|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思思热精品在线8| 亚洲天堂日韩在线|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