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娜(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新城區小學,河北 保定 072450)
小學語文教學滲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郭瑞娜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新城區小學,河北 保定072450)
人文素養,顧名思義,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展程度?,F代的“人文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作為“科學主義”、“金錢拜物教”的對立面而出現的。它相對于“科學主義”,強調的是關注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的人本主義。九年義務教育中,尤其重視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以及小學課本對小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和熏陶。教育局做出嚴格規定,樹立新課標理念,對小學語文教師從嚴抓起,要求活躍開放的課堂氛圍,注重對小學生人文氣息的培育,將教學與人文關懷有機結合起來。
小學語文;人文教育;重要性
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背景下,人們對于教育的理解有了更深層次的見解,注重培養新時期新一代優秀青少年是人們的主要目標。而這一目標的實施與實現需要社會各界人士共同的努力。教育部門要制定更加嚴格規范的教育規定;小學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提升課堂質量、掌握正確教學方式,做到寓教于樂;小學生要努力學習,在學習中快樂成長,提升自身人文品質的培養。其中不得不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教學改革的步伐越來越快,小學語文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抓緊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人文素養的培育在當今時代具有開創性的意義,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當今社會越來越注重公民群體的需求,注重對人的生存發展權的保護,注重對新型公民的培養。漢語是中華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漢語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精華,語文水平的高低對中華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作為炎黃子孫,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我們必須學好語文,從娃娃抓起,在小學時期就應注重對語文的學習。小學語文教學滲透人文教育是一項符合社會需求的策略,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
語文教材中的課本內容,都是引經據典,選自經典名家之作,辭藻優美,深刻而有內涵,其中包含著豐富的人文主義思想,是中華文化的精華與結晶。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中,教師應當讓學生融入其中,受到人文素養的熏陶,加強學生的理解與認知水平。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語文水平,更能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語文教學核心就是實現全面的育人目標,學生不僅要掌握語文知識,提升語文應用能力,還要具備正確科學的價值觀。價值觀的形成和培養,建立在個體情感態度的基礎上。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以創新意識、自主意識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不斷豐富自身的語文知識,提升涵養。人文教育具體的目標一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形成基本的道德素養,引導學生構建正確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及審美觀,提升文化素養。二是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中華文化,學習民族文化精髓,關注文化世界,倡導文化多樣性。三是引導學生熱愛優美的漢語語言和文字,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品質。四是引導和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熱愛科學的態度,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當成知識的“儲蓄罐”,不管容量的大小,一味地將知識硬塞進學生的大腦。學生只能靠死記硬背掌握知識,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狹隘而生硬,限制了學生思維的自由發展,往往摧折學生語文學
習的動力。新課標指導下的語文課堂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自主學習模式。在讓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貫穿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方式,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及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才能全面地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性,也只有在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語文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語文知識中滲透的人文性。
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教師應特別注意語文主題學習模式的構建,使閱讀材料成為課文文章的良好補充,在豐富學生業余生活的同時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加深認識。在選取閱讀材料時,可以選擇主題相同的文章及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注重對課文主題的深化和延展,既注重知識內容的擴展,又注重人文內容的豐富。“語文主題學習”模式,體現出了大閱讀的特征,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這也符合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課本中包含了七個單元,每個單元涉及不同的主題,相對應的閱讀輔助材料也編輯了7本書,分別是《百味老師》《大自然的詩篇》《經典故事屋》《情歸大海》《江山如此多嬌》《生命的強音》《經典品讀》。通過這種拓展性閱讀,學生在體會作者寫作情感的同時,學習文章的不同寫作方法,也有助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實現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語文學習需要大量的閱讀來培養語感、能力,這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最佳方式。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及實現語文學習目標的基礎。閱讀的過程,就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體驗情感、升華人文素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實現真正的成長。
[1]韓玉雙.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的幾點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2014,2.
[2]楊薇.人文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3.
[3]王艷玲.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人文主義精神[J].中國校外教育,2014,02.
[4]曾珍.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8,04.
[5]李成軍.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8.
G623.2
A
1671-864X(2016)05-0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