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瑋(鄭州信息工程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談為何風格的形成是設計師走向成熟的表現
程瑋
(鄭州信息工程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450000)
本文試著總結了以往對風格形成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設計風格形成的意義以及設計師的風格形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重重困難。針對這些困難,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指出風格的形成是設計師走向成熟的表現。
風格,設計風格,解決辦法,成熟
風格是設計作品在整體上呈現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獨特面貌。設計風格不同于一般的藝術特色或創作個性,它是通過設計作品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更為內在和深刻、從而更為本質地反映出時代、民族或設計師個人的思想觀念、審美理想、精神氣質等內在特性的外部印記。設計風格的形成是時代、民族或設計師在藝術上超越了幼稚階段,擺脫了各種模式化的束縛,從而趨向或達到了成熟的標志。
對于風格一次的探討自古有之,以下是一些關于風格的釋義:一、風度、品格。晉袁宏曾在《后漢紀·桓帝紀上》寫到:“ 膺風格秀整,高自標特,欲以天下風教
是非為己任。”這個例子我們不難看出,風格被用來形容人的風度、品格。二、氣度、氣魄。《晉書·和嶠傳》:“嶠少有風格,慕舅夏侯玄之為人,厚自崇重。”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中:“鑒虛為僧,頗有風格,而出入內道場,賣弄權勢,杖殺于京兆府 。”這里的風格是氣度、氣魄的意思。三、豐采、風韻。唐趙璘《因話錄·商上》有云:“(韋氏)即兵部之姨妹也。余雖不及見,每聞長屬說其風格容儀,真神仙也。”《花月痕》第七回:“(曼云)風格雖不及梧仙,而風鬟露鬢,妙麗天然。”這里風格又是風采、風韻的意思。四、泛指事物的特色。清朝的蒲松齡《聊齋志異·丐仙》:“( 陳九 )居數日,容益光澤,言論多風格。”五、指作家或藝術家在創作成果中所表現出的格調特色。就如秦牧在《藝海拾貝·鮮花百態和藝術風格》所說:“一個作家的生活道路、思想、感情、個性、選擇的題材、運用文學語言的習慣和特色、生活知識積累的廣度和深度……這一切總匯起來構成他的風格。”
以上是字典上對風格一詞的詮釋,雖有五種之多,但是卻是異中存同的,無論是人的風度、氣魄、風采,還是事物的特色,我認為都可以歸結為最后一點,那就是在作品中表現出的作家或藝術家在創作成果中所表現出的格調特色。
那么設計師的風格是什么呢?設計師的風格就是在運用自己的所擁有的藝術表現手段,包括所擁有的審美的素質、應用藝術表現技術的能力、以及感受生活的敏銳的洞察力,來建立起自己獨特的設計形式、獨特的作風。從這個概念出發,每個設計師都應該有自己的風格才可以在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
一個時代、一個流派或一個人的文藝作品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方面所顯示出的格調和氣派。因為作品是作家或藝術家創作出來的,由于他們個人出身、生活經歷、文化教養、思想感情的不同。又因為創作時,主題形成的特殊性和表現方法的習慣性,因而不同的作品便形成不同的風格。但并不是所有的設計師都可以淋漓盡致的表現出獨具自己特色的風格,因為風格往往表現出時代的、民族的和階級的屬性并受這些因素的約束……
風格的意義在于,它既是設計師對審美客體的獨特而鮮明的表現的結果,也是欣賞者對設計師的作品進行正確的欣賞、體會、品味的結果,因而它在某種更深刻的意義上揭示了藝術創作與欣賞的本質特征之一——現實世界與審美客體的無限豐富性與多樣性。
風格是由作品的獨特內容與形式相統一,作為創作主體的設計師的個性特征與由作品的題材、體裁以及社會、時代等歷史條件決定的客觀特征相統一而形成的。風格的形成有其主、客觀的原因。在主觀上,設計師由于各自的生活經歷、思想觀念、藝術素養、情感傾向、個性特征、審美理想的不同,必然會在設計創作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形成區別于其他設計師的各種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顯著特征的創作個性。藝術風格就是設計師的創作個性的自然流露和具體表現。法國作家布豐有一句名言:“風格即其人!”
在客觀上,設計師創作個性的形成必然要受到其所屬的時代、社會、民族、階級等社會歷史條件的影響;而作品所具體表現的客觀對象,所選擇的題材及所從屬的體裁、藝術門類,對于風格的形成也具有內在的制約作用。這就是形成風格的客觀條件。脫離個人所處的客觀社會環境以及不顧題材、體裁等方面的特點而主觀任意地追求某種風格,就必然導致矯揉造作,虛假膚淺。
只有真正具有獨創風格的作品才能夠產生巨大的藝術感染力,從而成功地實現設計師個人特有的思想、情感、審美理想等與欣賞者的交流,只有這樣設計師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價值的體現,這也是每個設計師所追求的!
上述影響風格形成的諸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主要是從創作內容方面著眼的。但風格并不僅僅在于內容,而是在內容和形式的統一中表現出來的。因此,不僅一些形式方面的因素如體裁、語言等,而且藝術方法、寫作技巧等也會對風格的形成產生影響。就說明了不同體裁對于風格有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對于創作風格的影響更為明顯,不同派別的設計師表現出不同的設計風格。
風格具有多樣化與同一性的特征。我們生活在一個無限豐富的世界里,設計師有著各不相同的創作個性,以及欣賞者審美需要的多樣性,決定了風格的多樣化。即使是同一設計師的作品,也并不排除具有多樣風格的可能性。正是設計風格的多樣化極大地促進了設計藝術的繁榮和發展。這就是風格的本質意義!
一名設計師沒有自己的風格是很可悲的,因為這樣他就永遠只能在一個低水平的層次上徘徊,或者只是拾人牙慧,永遠都沒有自己的東西帶給期待他的欣賞者。只有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同時樹立起自己獨特的設計理念,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開辟出自己設計的新天地。同時在形成自己風格的同時,嘗試一些其他不同的風格,尋求突破,正所謂不破不立,只有不斷的嘗試,才可以與時俱進,才可形成永不被淘汰的風格。當然只有在不斷的豐富自己的同時,才有機會贏得這種不斷嘗試改變風格的成功。經常有意識的這樣去實踐,就有可能達到自己的設計的新境界。
[1]楊泓,李力.美源[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1.
[2]李建盛.藝術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1.
[3]徐恒醇.設計美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7.
[4]李澤厚.美學四講[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1.
J523
A
1671-864X(2016)05-0249-01
程瑋(1985-),女,漢,河南,文學碩士,鄭州信息工程職業學院,研究方向:設計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