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忠
(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部 廣東廣州 510635)
水電院校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開發策略①
黃文忠
(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部 廣東廣州 510635)
在水電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培養方案與課程設置起到了基礎性的引領和強化作用。體育教學作為水利院校發展大學生健康素質的抓手之一,要從服務水利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出發,加大對職業素質訓練課程的研發,以更好地提升水電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
水電院校 體育課 職業能力 培養策略
水電院校體育教學作為發展學生的身心健康素質、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有效載體,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游泳、攀巖、涉水等體育項目教學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以此來促進人才培養的專業性、體育教學的針對性。
1.1 水電院校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較少開設
水電院校專業人才的培養是滿足社會水電事業發展需求的基礎。水電院校對于人才的培養方向是不同的,主要是為社會培養第一線的水利、水電專業技術人才。在第一生產線上的技術人才需要很強的體力和抗壓能力,這些都應該在水電院校的體育課上有所鍛煉。而我國水電院校的體育課卻忽略了這個問題,使水電院校體育課失去了自己的特點和中心,而且還缺乏專業的水電院校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
1.2 職業素質訓練課程內容、目標不健全
隨著時代的發展體育課在內容、目標和教學手段上都出現了嚴重的滯后現象。第一,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內容還是傳統的內容,單一枯燥,而且并沒有將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與日后學生的職業需要結合起來,不利于學生以后對自己從事的職業的認識和適應性。第二,水電院校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仍然定位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對于水電院校生而言僅僅提高身體素質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培養學生的職業健康保健知識及社會適應能力等等。第三,水電院校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的手段也還是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的主觀能動受到了壓抑,只能對教師示范的動作進行反復練習,這樣既不利于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效果的提高,對學生身心健康也有不利的影響。
1.3 職業素質訓練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水電院校是一個為社會培養專門人才的教育場所,在體育課上教師應該注意對學生的實用性體育能力進行培養,積極開展和探索實用性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的內容和方法。實用性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是以學生未來從事的職業所需要的一些心理健康知識、職業能力培養、社會適應性為基礎而開展的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活動。而在我國水電院校的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中卻沒有將實用性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加以運用。學校的體育教師對實用性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也無從把握,沒有相關的教學經驗,這也使得我國水電院校學生對于職業能力的理解過于片面化。
2.1 促進水電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
水電院校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而且是處在生產第一線的人才。而社會對于這樣的人才需求量很大而且要求也很高。不僅要求他們擁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還要求他們擁有一定的職業體育素質,能夠更有利于對職業的適應。所以水電院校的體育教育與學生的職業特點相結合就顯得非常重要。水電院校的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職業化的問題,努力運用實用性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職業體能和健康保健的意識,幫助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有所規劃,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未來工作環境的情況,早些做好心理準備。
2.2 豐富水電院校體育教學的內容
水電院校在學科設置上也是有所區別的,不同的學科設置對應著不同的職業發展方向,這就決定了水電院校的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內容不可能是整齊劃一的。水電院校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必須根據不同學科的職業特點,來分別設置適合本專業的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內容和方法,因地制宜,使每個專業都擁有自己的體育課特點。在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過程中還要根據學生的職業方向和接受程度及時地調整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終身職業發展。
2.3 提升水電院校大學生就業競爭力
就業問題在我國畢業生中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因為我國人口眾多,就業壓力非常大,這也為水電院校學生的就業設置了障礙。學校和教師必須努力提高學生在就業時的競爭力,加強水電院校生的競爭優勢。雖然水電院校生的學歷不高,但是水電院校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都卻可以成為水電院校生的競爭優勢。水電院校的體育教師也應該配合水電院校生的培養工作,在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職業體能,一些體力和持久的能力訓練有利于學生適應未來的職業。
3.1 轉變體育教學與專業人才培養的理念
目前我國的水電院校的體育課教學是傳統的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理念和目標。還是以讓學生增強體制為目的,以教師主導帶領學生學習為教學理念,這些已經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在新時期,社會要求學生有更多的創造力,所以學校要將課堂的主體還給學生,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去引導學習。而且教師要將實用性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的理念融合到傳統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中,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增強心理素質和職業體育的綜合能力。
3.2 注重課內外職業素質培養模式的使用
在傳統的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過程中,體育課是單獨作為一門學科而開設的,而且體育課與學生的課外活動是沒有任何聯系的,可以說傳統的體育課就是一個孤立的體育課程。這樣的安排對于學生形成終身的體育鍛煉意識是非常不利的。水電院校的體育課要努力將傳統的體育課模式轉化成實用性體育課模式。在學生的職業方向的基礎上將體育課教學活動向外延伸和擴展。利用學生的課外時間開展各種形式的競技比賽,這樣比賽可以是運動競技類的比賽,也可以是與專業操作能力有關的競技比賽。還可以開展一些社團活動增強學生的社交能力,為學生以后步入社會的職業發展創造更多的鍛煉機會。
3.3 創新體育職業素質訓練課程的評價效益
在傳統的水電院校教育中只是注重了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而新時期卻從3個方面對水電院校生提出了要求,即學生的學習態度、職業技能水平及身體素質,這3方面的要求成為“三位一體”的教育評價體系。在這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中,職業技能水平僅僅只是一個方面,不能完全代表學生的成績,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身體素質也非常重要。所以體育教師要注重在體育課上對學生體能的訓練,使學生的體能達到未來職業生涯的需要。同時體育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心理變化的影響,培養水電院校生吃苦耐勞的精神。
3.4 教學內容面向職業能力與綜合運用方向發展
由于水電院校的學科眾多,不同的學科其職業方向是有區別的,對學生體能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水電院校要以此為基礎打造自己獨特的體育課形式,使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體育課內容,從而增加水電院校生在社會上的職業競爭力。對于水電院校的體育課內容的選擇一定要以學生未來職業為出發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培養,增強學生的職業競爭力。比如,水電安裝專業的學生以后要從事爬高等工作,這對學生的肩背力量、身體的協調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教師在體育課上可以選擇雙杠、平衡木等作為課程內容。而對于涉水類的專業則可以開設游泳課等內容。
[1]邱團,梁穎,李月紅.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高專體育課程改革[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1):107-109.
[2]單小東.從職業體能視角談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改革[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2):10-11.
[3]曹偉川.高職航海專業體育課程教學改革[J].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2):54-56.
G80-32
A
2095-2813(2016)11(b)-003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2.033
黃文忠(1975,2—),男,漢,廣東化州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和社會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