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柱(冀州市南午村中學,河北 衡水 053200)
想說愛你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培養初一學生寫作興趣的方法初探
王蘭柱
(冀州市南午村中學,河北 衡水053200)
讓學生會寫作文,寫好作文的關鍵是,必須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如何培養初一學生的寫作興趣呢?我們可以從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懼怕心理、培養學生寫作的信心、保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強化學生寫作的欲望幾方面作一些有益地嘗試。
以說帶寫;片斷練習;佳作仿寫;評價激勵;寫作興趣
初一學生,因為涉世尚淺,知識、閱歷、生活經驗等尚不豐富,寫作的素材極少,導致初一學生普遍對寫作不感興趣,更有甚者“聞寫作而色變”。但寫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既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也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是展示語文學習成果的重要形式。因些,要讓學生會寫作文,寫好作文是相當重要的。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讓學生會寫作文,寫好作文的關鍵是,必須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呢?我總結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認為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一些有益的嘗試。
初一學生寫作的時間不長,但從咿呀學語開始就會說話了。因此,利用“說”這一優勢,由說到寫、循序漸進,逐步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首先,平時每堂課前都安排5分鐘的說話訓練。上課鈴一響,輪到說話的學生就會自覺走上講臺,把自己課下準備好的內容用普通話流利的說出來,講到精彩之處,同學們還自發地給予掌聲鼓勵。一天一個,內容自定,可以是腦筋急轉彎、勵志小故事、電影或電視劇的精彩片段……有時我也會根據實際情況定內容。說得好,給予表揚;說得不好,給與指導。同學們都非常踴躍,積極準備,樂于表現。
其次,每周的作文課上,針對作文題目,指導學生從審題、選材、組材、詳略、確立中心等方面,先自己構思,然后小組內交流,把要寫的內容先說出來,在班內進行充分的討論,最后綜合討論的意見和自己的理解,列出作文題綱,按規定進行作文。這時,學生個個臉上洋溢著自信,輕松愉快地寫著自己的得意之作。
這樣說說寫寫,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提高了書面語言能力,同時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激活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寫作其實是一種習慣,因此平時要讓學生多練筆,寫作文小片段便是學生練筆的首選,字數不限,三五十字、一二百字均可,逐漸增多。
(一)學完某一課后,給學生布置一些片段寫作練習。例如:學習完寫景的文章,可以進行寫景的作文訓練。首先讓學生進行春夏秋冬、花草樹木、山川河流等片段練習;學習完寫人敘事的文章,可以讓學生進行肖像、語言、動作等人物描寫的片段練習。
(二)課上讓學生欣賞一首歌曲或一段音樂,給學生布置聽后感的片段練習。比如,學習七上第五單元時,可以欣賞《一封家書》或《常回家看看》,同學們聽得很投入,很陶醉,有的學生甚至跟著哼唱起來。聽完之后,讓學生寫出在欣賞歌曲的同時,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頭腦中浮現出一個什么樣的場景,或自己心中有什么希望的、憧憬等等,把自己的真實感受用片段表達出來。
(三)以課文或者利用多媒體呈現范文為依托,架構作文與生活的橋梁,讓學生在學以致用中練筆,品嘗到寫作的樂趣。例如:學過《羚羊木雕》一課后,可以因勢利導,羚羊木雕就像一架天平,衡量了在不同人心中金錢和友誼的分量。隨后設計寫作話題:“同學們都在悄悄地長大,在你的生活中可能不得不面對與父母的分歧,你是如何面對如何解決的,你能將其寫出來嗎?”學生都感到有話可說,都能真實地再現生活,并掌握了以“物”為敘事線索揭示中心的寫法。這樣以課文或優秀作文為范文,拓展視野,遷移思維,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去寫作,品嘗到了寫作的樂趣,增強了寫作的信心。
(一)增加閱讀量,拓寬知識面,積累素材,讓它成為學生寫作的“源頭活水”。寫作本身就是知識積累的運用,胸中無丘壑,很難寫出思想深刻、內容豐富的好文章來。仍有不少學生還在“題海戰術”中沉浮以提高分數,“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理科書”,平時很少進行課外閱讀,缺乏寫作材料,對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學生作文有話可說,有物可寫,必須注意積累寫作材料,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多,知識積累才厚實,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如有神”助。
(二)用心感受生活,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葉圣陶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個不歇”。教師要想方設法把學生引入“真”、“實”的世界中去,教給學生利用五官,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角度來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努力捕捉平凡生活中閃亮的火花,以及最能打動心靈的細節、瞬間。還可以及時把這些記錄下來,每次作文時,可利用這些素材,寫真人、說真話、吐真情。有了生活這一寫作源泉,學生的作文興趣就會得以保持并不斷強化。
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教師的評價對學生非常重要。同樣,作文評價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也至關重要。
(一)以鼓勵為主,讓學生人人敢作文。不論質量怎樣的作文,都是學生辛勤勞動的成果。教師要尊重學生勞動成果,善于發現作文中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生樹立寫作的自信心,不再“聞寫作而色變”,人人敢寫作文。
(二)運用多元化評價機制,讓學生人人樂作文。作文既是學生寫作水平的體現,又是其思想、情感的反映,還是與學生溝通、交心的最佳方式。因此,作文評價不能單一地就作文談作文,而應關注學生情感、思想的發展動向等,所以,評價標準不要求統一,要多給予肯定,讓學生充分享受作文成功帶來的喜悅,人人樂寫作文。
(三)形式靈活多樣,讓學生人人善作文。傳統的作文評價是教師的獨角戲,費時費力不說,重要的是學生變懶了,依賴性強了,沒寫作興趣了。所以作文評價應該積極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形式,可以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共評……這樣,可以在評改中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人人善寫作文。
多年來,我始終注重從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進行作文教學,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的學生逐漸從“要我寫”轉變為“我要寫”、“我樂寫”,有很多學生還與寫作結下了不解之緣,學生們都說,原來寫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1]張思偉;抒寫真情,激發興趣--淺談如何提高高中學生的作文水平[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G715
A
1671-864X(2016)05-02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