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河北金融學院,河北 保定 071051)
構建和諧校園問題探析
李杰
(河北金融學院,河北 保定071051)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但是社會建設仍是一塊“短板”。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著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對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提出許多新的要求、作出許多新的部署,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同時也為和諧校園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
和諧校園;改革;構建
首先,建設和諧校園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構建和諧校園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胡錦濤同志曾強調指出:“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的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學校是整個社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整個國家和民族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學校應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起到帶頭作用,走在前面。
其次,構建和諧校園是促進學校事業全面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發展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前提和基礎,和諧校園是建立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的基礎之上,需要發達的物質技術基礎為支撐。因此,需要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學校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通過構建和諧校園,為促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在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增加社會物質財富等方面承擔起高等教育應有的歷史重任。
最后,建設和諧校園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和諧能夠凝聚人心,和諧可以團結力量,和諧可以促進事業發展。只有擁有和諧的環境氛圍,學校的組織效能才能得到充分發揮,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培養出合格的高素質人才。
首先,創建公平、穩定、公正的校園。建設和諧校園,要加強各項管理制度的建設,學校作為一個服務性組織,嚴格的規章制度是其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其組織目標實現的基本保證。堅持依法治校,從嚴治校,建立健全的、專業化的管理機構,以和諧的理念和方法激勵教師主動發展。另外,還要進一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充分發揮教職員工的作用,以師德建設為載體,突出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提倡講團結、講協作、講守信、講友愛、講寬容的新風。
其次,創建輕松、文明、包容的校園。要為教師創造寬松和諧的教學科研環境,發揮廣大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是學校發展的依靠力量,是服務的主體而不是管理對象;應該將教師從瑣碎的事務中解放出來。因此,為了達到和諧,從學校角度來看,應該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切實加強管理工作,力爭把最優質的資源用到人才隊伍建設上來,從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支持力度,建立公平、公開、公正的良性競爭、激勵、監督保證等機制,建設一種寬松、包容的和諧的校園氣氛。另外,教師要注重自身的和諧,應從自身的道德修養、思想觀念與心理要素等內在道德環境諸因素發展和諧關系,增強專業技能與實踐技能的和諧統一,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做個和諧的人。弘揚正氣,遵章守紀。要做到對人對事客觀公正,實事求是。提倡執行規章的自覺性和勇于維護規章制度的正氣行為。加強學習,完善自我。要努力學習業務知識和各項技能,提高自身素質,為優質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開拓創新,優質教學。對教育事業做到有心、耐心、細心、熱心,努力為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做出貢獻。顧全大局,愛崗敬業。提倡樂于奉獻、顧全大局和互助協作的團隊精
神。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積極主動、吃苦耐勞、各盡其能,優質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和諧相處,團結友愛。同事之間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誠信友愛;提倡互相謙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積極營造健康、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諧處理教與學過程中的矛盾,在教學過程中追求以人為本,能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調動學生的主體積極性。
再次,創建團結的校園。妥善處理各種關系,學校作為一個典型組織,各職能部門和教學系、部,都應明確職責和任務,強化服務意識,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形成相互理解和信任,支持與配合的工作格局。學校是由教師、學生、教育管理者、后勤服務者等所組成的群體。各類人員盡管文化層次、基本素質各異,但他們都是學校這個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缺少哪部分人都不可。各類人員都應以大局為重,以學校的發展為先,同心協力,以自己的實際本領,促進學校的改革和發展。
最后,創建科學、向上、創新的校園。構建和諧校園要實現教育管理與教學服務的和諧統一。管理的本質是決策,目的是通過分層決策,實施科學的實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管理有它的標準與規范,有其科學性、規范性。而服務就是為滿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服務。對高等教育自身來說,科學化的管理是服務的前提,無論是什么層次的管理,沒有科學化的管理難以提供良好的服務,現代的大學必須要有現代化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服務是科學化管理實現的保障,良好的服務意識、服務態度、服務質量都使科學化管理得以順利實施。同時,還要努力實現教學與科研的和諧統一。教學與科研的關系應當是正相關關系,科學研究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推動著科學研究的開展。優秀的教師往往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將其積極應用于教學中的教師。廣大教師應當利用在探索自然規律過程中形成的創新知識和技術來豐富和更新教學內容,成為新的教學內容的源泉。同時,還應當建立一套圍繞培養人才進行科學研究的新機制,吸收廣大同學參與科研活動,培養科學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另外,創造活力是學校生命力和學校生存發展的現實力量和動力源泉,是教育事業協調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礎條件,這就要求我們尊重和保護好廣大教師的首創精神,承認、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學校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和切實保證。構建和諧校園,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學校事業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斷增強校園創造活力。
和諧可以凝聚人心,和諧可以團結力量,和諧可以發展事業。校園奏響和諧的旋律,必將為學校、教職工和學生的發展注入活力。我們要倍加珍惜當前保定金專已有的團結和諧的局面,始終用和諧的音符推動學校穩定持續的發展,以發展增和諧、以改革促和諧、以公平求和諧、以穩定保和諧,使構建保定金專和諧校園,促進保定金專永久發展成為光輝的現實。
G47
A
1671-864X(2016)05-0186-01
李杰,男,1973年11月21日出生,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與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