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昆昆(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7)
新的起點,就在腳下
杜昆昆
(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陜西 西安710127)
兩會是心系民生,反映心聲的平臺,它代表人民的殷切期望,代表人民的日常生活一切。今年的兩會在總結以往工作的同時,也對當前乃至今后工作提出了要求。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更要努力學習,用知識繪制美麗中國,用文化裝點中華大地,用情感為人民服務。
兩會;民生
大地回春,萬物復蘇。人們一直關注的兩會于2016年3月3日在北京大會堂勝利召開。兩會是聚集民生,反映心聲的平臺,所以各行各業的代表云集于北京,他們代表著人們的殷切期盼,代表著與人們密切相關的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問題。所謂重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從古至今,民生與民心都與國家生死存亡相聯系。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黨的主要職責就是全意全意為人民服務。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必須要堅持一切為了人民、服務人民、依靠人民。因此,我們在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同時要與時俱進,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今年兩會中提出了養老改革、醫療改革、就業問題、住房保障、環境治理等都是心系群眾生活方方面面的問題。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學習兩會精神,不斷學習新知識,積累新經驗,增加新本領,以積極的態度去關注國家政治文化生活。
在今年兩會的學習中,就業是大多數大學生關注的焦點,同樣我也不例外。談到就業問題。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國家整體的素質得到提高,高素質、高學歷者比比皆是,這就使得近幾年畢業生出現了就業難的困境,畢業的人數總量在增加,同樣失業比率也在上升。李克強總理表示,只有就業“穩”,中國經濟大的基本面才能“穩”。據統計我國經濟增長速度雖然放緩,但就業較穩定,這表明中國在培育新功能,發展新經濟方面有了顯著的成效,這也是中國經濟的一個新亮點,就業情況樂觀的征兆。
就業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可以說就業是貫穿我國政府執政的一條主線,就業率可以反映經濟的發展狀況。面對就業問題,大多數人回答都是“難”,至此一些專家學者通過數據分析就業困難的原因,首先是對于高學歷,高能力者他們要求較高,認為大多數企業不符合他們的目標。有的人就會選擇自主創業的道路,自主創業對他們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面對剛畢業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自主創業多數是事半功倍,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也有的學生會選擇去國外發展,導致了我國人才的流失。其次是高學歷、低能力者,他們認為自己學歷高就可以為所欲為,就會出現小事不去做,大事干不好情況,這種情況我認為大多數屬于畢業生,學校在提高學生理論知識的的同時而忽視了對實踐方面的要求,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講到,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性,這就要求我們要重視實踐的作用,我們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自己不僅成為一個高素質者也要成為一個動手的強者,這種情況也是找工作困難一個主要原因。還有一部分人是低學歷、高能力者,這部分人的就業狀況還是相對比較樂觀,因為有些崗位對技術要求較高,他們可能因為某種原因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習,但是能力強者也是社會所需,所以這類人群后期應該通過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來提高自己的學歷,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最后就屬于低學歷、低能力者,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貧困地區,貧困地區師資力量薄弱,從小就沒有接收到高等教育,所以國家也加大對這些地區幫扶,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鼓勵貧困地區人們走出來接受大城市新環境的熏陶,接受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也要鼓勵人們繼續向貧困宣戰,抵制貧困代代相傳。就業問題是民生之本,是一個家庭生存的保障,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基。所以2015年兩會之后,2016年政府報告中繼續要求,各級政府務必堅持就業優先戰略,繼續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重點扶持就業容量大的企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并且鼓勵大學生創業,減輕就業壓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談到民生問題。政府報告中指出:“為政之道,民生之本”。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方面,既2015年之后,再次提出發展社會工作專業,推進城鄉社區建設,促進基層民主協商。支持專業社會工作、志愿服務和慈善事業的發展,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保障婦女、兒童以及殘疾人的權利,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和老年的關愛。社會工作專業本著為人們服務的理念,受到社會的關注,但由于多數人都是報著志愿服務的心態,認為社會工作不是一種可以謀生的職業,其實他們并沒有切實理解社會工作真正的含義,社會工作既是一門專業,也是一種職業,國家要縮小貧富差異,就要幫助社會中的弱勢群體,解決他們的就業、生存、醫療等各種問題,只有關注到各種人群國家才能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談到發展問題。發展可以說是所有問題之基,不管是家庭還是社會或者國家都離不開發展,家庭要解決溫飽問題就必須要發展,社會要實現進步也要首先考慮發展方面,國家更是如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夢”的實現,其中一帶一路是習近平總書記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順應地區和時代潮流,契合沿線國家和地區發展需要,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的偉大構想,這個構想與我們的中國夢是息息相關。國家要發展,就要實現中國夢,要實現中國夢就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要堅持改革開放和對外開放的政策,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就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理念,實現全世界各個國家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從總理的報告中看到我國這五年來的重大發展,這對于我們實現“中國夢”和“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咫尺之遙了。
關注兩會工作報告不僅了解國家未來的發展,而且也讓我進一步認識到如何結合兩會精神設定自己的人生目標,確定努力的方向。黨的十八大貫徹落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以及實現“中國夢”的宏偉藍圖,這不僅是黨和政府的事,也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必有的夢想。所以我們必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實現夢想。總的來說,主要是學習兩會精神,了解國際國內的情況,明辨是非,堅決擁護黨和政府作出的決定。作為學生,也要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習上,端正學習態度,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既要學習傳統文化,又要向時代靠近;在生活方面,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愛護校園一草一木;也要與同學和睦相處,做到以理服人,以智謀事。
C912
A
1671-864X(2016)05-0066-01
杜昆昆(1991-)女,漢族,陜西省咸陽市,法學學士,單位:現在就讀于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專業: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