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達(四川大學江安校區,四川 成都 610000)
電視綜藝節目的多樣性與當下面臨的問題
朱俊達
(四川大學江安校區,四川 成都610000)
隨著時代的改變,電視綜藝節目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不同的節目以及不同的明星,對觀眾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但是盲目跟風與低質量的節目還是我國電視綜藝仍舊存在的問題。本文將對我國電視綜藝節目產生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綜藝質量;懷舊;創新
電視綜藝節目其主要的收視在于嘉賓和主持人之間的多方面影響,嘉賓的明星效應,主持人的鮮明主持風格都是吸引觀眾的主要因素,其實支持人也可以算作一種另類的明星效應。當然,除此之外節目的戲劇性和娛樂性同樣是觀眾的一大看點,當明星效應與吸引眼球的娛樂方式結合在一起,也就造就了極好的收視效果。
(一)一種是“拿來主義”也就是請當前的熱門明星做客節目,用明星本身的粉絲群吸引觀眾博取收視率,像《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都是在節目中請到了一些當前熱門的明星來助陣以提高收視率“我是歌手”則是最典型的例子,通過現有的明星本身的影響力來進行推廣,擴大收視范圍。
(二)另一種則是“本土打造”利用各種各樣方式的選秀以及競賽類的活動來塑造明星,提高觀眾的關注度,此外對明星的塑造也是有很大的幫助,《快樂男聲》《超級女生》就是此類“造星”方式的典型,欄目組用各種各樣新奇的競技或者比賽的形式提高節目的樂趣與收視,同時也塑造出一批為人熟知的新藝人,進一步提高了收視率,并且在以后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下一檔節目推出的時候能夠保證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但是《中國好聲音》則集合了這兩種節目為一體,借導師的明星效應,節目的娛樂性,同時塑造了一批極受歡迎的平民藝人,同樣為觀眾所熟知。
(一)電視綜藝節目的出現讓觀眾們不斷的接觸到不同年代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各類嘉賓,每一類嘉賓都曾經或者當下火熱過,他們總有一些屬于他們那個時代的印記,而正是這些印記讓我們的觀眾產生了無法自拔的懷舊心理,人們想念過去,通過這類人群爆發出來,而且節目在制作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迎合觀眾們的這種懷舊心理,通過一代人的懷舊熱潮掀起電視綜藝節目的新的方向。
(二)其次,電視綜藝節目的這種懷舊方式其目的就是為了營造敬畏感,對過去,對回憶,對時代的敬畏感這類綜藝目的并不是要為觀眾呈現不同的視覺沖擊,給觀眾不同的觀感體驗,而是為了使觀眾能夠從這些節目中暫時忘卻當下,置身于時代的洪流之中去,但這類節目也只能是片面的去引導觀眾,在當下的社會中尋找一塊心靈慰籍的土地,但還是有很多缺陷和局限性,比如表達方式的單調性,這類綜藝節目一般都是以記錄片段或者情景演繹來呈現這些記憶,又不能單純的用黑白紀錄片貫穿全場,也不能用現在演員來整場飾演,因此,懷舊情結的表達一直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年代秀》《黃金年代》這類節目都是如此,主持人雖然可以調劑這些不穩定因素,但終歸不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式,因此,如何把握不同年齡段的人對同一年代產生不同的時代記憶是我們最先要解決的問題。新生代的明星用自己的特色去演繹歷史,是一種獨特的繼承,也是一種另類的創新。
(三)這種利用集體記憶為主要內容的電視綜藝節目的出現與興起,不僅得益于轉型期人們的懷舊心理,更是節目制作人結合了觀眾的心理需求和自我理解而精心策劃的結果,無論是儀式化的節目形態,還是象征性的節目內容,集體記憶的電視綜藝表征實踐都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狂歡儀式”。
(一)我國電視臺數量眾多,但是各地電視臺盲目跟風,節目類型的抄襲,以《非誠勿擾》為代表的婚戀類綜藝節目在各地都有抄襲,并且節目質量低下,制作不精細,近乎完全的、滿目的抄襲與跟風使得電視綜藝節目絲毫沒有創新性,觀眾們想要區分這些節目還需要通過臺標或者主持人來進行分辨。
(二)節目質量的低下,對嘉賓的隱私的發掘,不注意節目內容的導向,而是通過新奇的事物來吸引觀眾們的關注而不去考慮給社會帶來的影響,出現了大量的出位、審丑,還有一些顛覆了傳統觀念的理念呈現給觀眾,如金錢至上、享樂主義。完全拋棄了綜藝節目的社會教育功能,有些節目甚至還拋棄了道德底線,綜藝節目的目的是讓人們放松身心舒緩壓力,而很多電視節目往往背棄了這一點,讓人們帶來恐慌,憤怒,甚至在潛移默化觀眾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三)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社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人們對電視綜藝節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的電視綜藝節目雖然經過不斷的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和不足,需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努力提高節目質量,加強創新,不能老是跟隨國外電視節目的步伐,隨著科技的進步,網絡電視的興起,數字電視已經開始呈現他們的緩慢發展期,如果繼續有低質量大量重復類型的綜藝節目呈現給觀眾,毫無新意,網絡的發展將會慢慢侵蝕數字電視的觀眾,電視綜藝節目會將舉步維艱。因此,創造有新意,獨特,有社會影響力的電視綜藝節目是我們當下的首要任務。
在當下全球化的大環境中,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必須努力鍛造屬于自己的獨特印記,提高影響力。同時對內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突破自身,積極迎接挑戰,要有高尚的理念,雖然大眾娛樂是電視綜藝節目的最終目的,但是娛樂大眾和低趣味是不同的,提升節目整體素養,加強人們觀賞素質,大眾娛樂,是我們綜藝節目的最終目的。
G222
A
1671-864X(2016)05-0204-01
朱俊達,男,漢,籍貫:山東,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