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桂琴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轉變,小學美術教育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關注。為了進一步提高小學美術的教學質量,教師應當重視情感教育在小學美術中的重要性,注重小學生的情感需求和人文意識的培養,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著重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小學美術數學中的意義,并提出了加強小學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情感教育;教學模式
小學美術作為小學教育中的藝術類課程,對于學生未來的生活和學習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美術教師應當通過情感教育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的藝術內涵。小學美術教學不但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因而,小學美術教師應當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
一、情感教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情感性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特性,體現了美術的人文內涵。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應當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還應當提高對學生情感需求的重視程度。小學美術和情感教育是相輔相成的,缺少了情感教育的小學美術教學無法激發學生對社會和自然的熱愛之情,也就無法創作出具有飽滿感情的作品。情感教育不僅能增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還能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人文意識。小學美術中的情感教育應當以培養綜合型人才為目標,注重增強學生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的能力。情感教育對于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通過情感教育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與他人間的情感溝通,對于學習其他科目也有一定的幫助。
二、小學美術中的情感教育應用策略
小學美術教師應當采用多種方法優化課堂教學,重視情感教育在小學美術中的重要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資源
教材是小學美術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合理地利用小學美術教材能夠提高課堂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美術教材中的情感資源十分充沛,涉及面也極為廣泛,主要有我國的風土人情、人文藝術等內容,因而,為了更好地實現情感教育,小學美術教師應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筆者在指導五年級的學生學習《在快樂的節日里》這一課時,為學生提供了很多節日活動、文化遺產等方面的拓展資料,通過閱讀這些資料,學生充分地了解了不同節日所蘊含的道德內涵和宗教觀念,并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對不同節日的情感理解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認真了解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充分理解教材中的精神內涵,并將其傳達給學生,加強學生對情感教育的認識。
2.鼓勵學生用心創作美術作品,表達內心情感
美術作品通常都能夠表達作者的內心情感,因而,為了更好地實現情感教育,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心創作美術作品,表達自己的內心感情。例如,在教學《我做的罐和壺》時,筆者精心設計了教學流程,首先,讓學生說出自己對茶壺的了解,然后再為學生提供茶壺的圖片,從而啟發學生的思維,在觀看了不同的茶壺圖片后,筆者詢問學生“大家想象中的茶壺是什么樣子的呢?”通過前面的教學鋪墊,學生紛紛積極地說出了自己想象中的茶壺,最后筆者讓學生將自己心目中的茶壺畫出來。通過批閱學生的課堂作業,筆者發現,每個學生的茶壺都各有不同,有些像幾何圖形,而有些像小動物,甚至有些學生的茶壺像人。通過這樣的小學美術教學,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有利于學生情感的表達。
3.利用多媒體設備增強課堂的有效性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小學美術的教學設備也不僅僅局限于原有的傳統輔助工具,多媒體設備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課堂內容,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小學美術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情感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中來,從而增強課堂的有效性,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進一步優化課堂效果。例如,筆者在指導學生學習《恐龍世界》這一課時,就充分利用了多媒體設備來進行情感教育。由于恐龍已經滅絕,因此,學生很難對恐龍有直觀的認識,筆者選擇采用恐龍圖片或者恐龍的小視頻來為學生展示恐龍的形象,幫助學生加深對恐龍的理解。通過多媒體設備,學生能夠將抽象化的知識具體化,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除此之外,多媒體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增強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情感教育能夠增強學生的人文意識,提高學生對美術的情感認識,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小學美術還將不斷革新,通過多種教學模式進一步優化課堂效果,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趙瑩瑩.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
[2]吳敏.情動辭發,披文入情: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考試周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