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虹
【關鍵詞】體驗學習 思想品德 教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0A-0073-01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去追求,并且獲得親身感受與體驗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的信息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精神財富。”思想品德是一門對于學生道德素養以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的養成具有重要作用的學科,要想使學生通過思想品德學習學會正確看待社會、認清自己、面對未來,就需要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怎樣才能使學生的思想認識更深刻呢?筆者認為,體驗學習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接下來,筆者主要從心理換位式體驗、游戲活動式體驗、調查問卷式體驗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心理換位式體驗
所謂“心理換位式體驗”,就是指人們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在思品教學中,采取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養成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習慣和意識。如在教學教科版思想品德《陽光下最燦爛的職業》一課時,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理解與尊敬老師。在實際生活中,有的學生不能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認為老師的工作很清閑,高高在上;有的學生對于老師的批評不能虛心接受,討厭老師等,這些都是學生心理上不能真正理解老師造成的。為了幫助學生走出各種誤區,筆者設計了一次“值班老師”的活動:每天選一名學生來當班主任,從早上檢查學生到校情況開始,中間要處理學生的各種矛盾、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放學前要了解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進行路上安全教育等,還要做好詳細記錄,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經過五天的體驗和準備,在正式教學時,筆者讓這些當過“值班老師”的學生現身說法,講述自己當老師的感受。通過換位體驗,學生對老師的工作有了親身體驗,懂得了老師平時的辛苦付出。真實感人的講述使全班學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從而對老師產生了發自內心的敬意。
二、游戲活動式體驗
皮亞杰曾說:“游戲是認識興趣與情感興趣之間的一個緩沖地帶。”在思想品德課上,教師如能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需要,采取游戲活動式體驗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在游戲中增長知識,拓展視野。如在教學教科版思想品德《有朋友的感覺》一課時,怎樣才能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有朋友的感覺真好,學會真誠對待朋友以及學習如何與朋友相處呢?筆者主要采取了游戲活動式體驗教學方法,先把學生劃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自由討論,寫下有關“友誼”的詞語,同時播放歌曲《第一時間》,歌曲播完學生就停筆,哪個小組寫的詞語最多且符合要求,哪個小組就勝出。初中生對于友誼開始有了自己的認識,筆者一開始播放歌曲,學生就迅速動起手來,有的負責說,有的負責記錄。歌曲播完后,各個小組開始數自己小組寫了多少個詞語。最后,筆者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讀出詞語,師生一起評出優勝小組。通過這樣的體驗方式,學生對友誼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學習任務也順利完成了。
三、調查采訪式體驗
思想品德課中有許多學習內容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教師不妨采取調查采訪式體驗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開展問卷調查,現場對當事人進行采訪,使學生獲得與所學知識相關的第一手資料。如在教學教科版思想品德《科學致富,合法納稅》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到“科學致富,合法納稅”的重要意義,在教學時,筆者主要采取了調查采訪式體驗的教學方法。筆者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附近的工廠、超市等場所,了解它們致富的主要渠道以及納稅的情況。通過了解,學生才能真正意識到經濟違法損壞大家的利益,遵紀守法是公民取得合法利益的最佳途徑,從而自覺成為法治社會的維護者。調查采訪式體驗教學方法加強了學生對社會現實的認識,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對課本知識的認識更加深刻了。
總之,“體驗”作為新課標的核心名詞之一,在教學中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在思想品德教學中,除了上述體驗學習方式之外,還可以采取角色換位式體驗、行為訓練式體驗、情境再現式體驗等方法。作為思想品德教師,要用心鉆研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需要選擇適合的體驗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學習體驗更加深刻、更加有效。
(責編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