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祖海,龍晨蒙,李鋒
(廣西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普外科,廣西柳州545002)
經驗交流
腔鏡下一種新打結方法
董祖海,龍晨蒙,李鋒
(廣西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普外科,廣西柳州545002)
隨著醫學的發展,腔鏡下手術范圍開展越來越廣泛,而鏡下打結是一切腔鏡手術的基礎,結扎是否牢固及打結是否順暢關系到手術成敗。作者結合傳統繞線打結法的經驗,自創了一套安全可套,且不需要任何特殊器械的打結法,以期在狹小空間也能順暢打結,提高手術成功率。值得臨床推廣。
腹腔鏡;打結;新方法
腔鏡下打結是外科醫生的基礎操作,傳統繞線打結法經典可靠[1]。但在腔鏡下由于空間的限制,或在單孔腔鏡手術中,由于操作鉗之間處于基本平行狀態,使用傳統方法打結時也會出現不順利的時候[2]。筆者介紹一種新的打結方式,不需要任何特殊器械,并在實際運用中檢驗該法簡單、安全、可靠,在狹小的空間中也能順暢運用此法打結。并命名為“董氏打結法”。
鏡下打結步驟見附圖。①如附圖A所示,分離鉗a鉗夾住打結線一端,并預留出約0.5 cm長度尾線;②如附圖B所示,鉗a的鉗桿順時針轉動2圈(若轉2圈則最終形成外科結,轉1圈則形成單結);③如附圖C,鉗b夾住線頭并松開鉗a;④如附圖D和E,運用鉗b夾線并使線圈繞行在鉗a的鉗桿上;⑤如附圖F所示,鉗a夾住遠端回頭線;⑥如附圖G所示,將結鎖緊。一個外科結就成功了。此結基礎上加一個或多個反向單結即很牢固。

附圖打結方法
隨著醫學的發展,腔鏡下手術范圍開展越來越廣泛,而鏡下打結是一切腔鏡手術的基礎,結扎是否牢固及打結是否順暢關系到手術成敗。在單孔腔鏡下兩把操作鉗之間相互靠近接近平行狀態,喪失三角關系,采用傳統打結方法很有難度。實際操作時年輕醫生在腹腔內打一個外科結耗費3min以上的情況并不少見。此種新方式步驟簡單,即使在兩把操作鉗相互靠近平行時使用該法縫合打結也很容易。操作前可將打結線先濕水而使線的硬度不會太大,在繞圈時線圈不易從鉗上滑脫而解散,在兩鉗相互協助下使線完全繞行于鉗桿上,然后夾住遠端回頭線鎖結。運用此方法打結最終生成外科結與傳統方法無異,殊途同歸,在外科結基礎上再加一單結便牢固可靠。此法學習曲線短,經練習后能在狹小空間里或縫線很短時運用。筆者在大小腔鏡手術中運用此法打結尚無滑脫及松結。此法在單孔或多孔腔鏡手術下均運用方便,值得推廣。
[1]吳孟超,吳在德.黃家駟外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18-219.
[2]Miyazaki D,Ebihara Y,Hirano S.A New technique for making the aberdeen knot in laparoscopic surgery[J].Journal of Laparoendoscopic&Advanced Surgical Techniques,2015,25(6): 499-502.
(吳靜編輯)
R 615
C
10.3969/j.issn.1007-1989.2016.02.027
1007-1989(2016)02-0111-02
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