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
【摘要】獨立學院是滿足社會培養高等教育人才多樣化需求的必然結果,在國家培養各種應用型人才過程中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而在教學過程中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更是各種教學方法的基礎指導,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但是在獨立學院教學管理中,教材建設滯后于高等教育改革及發展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因此要深入分析高校獨立學院教材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解決策略,以提高獨立學院的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關鍵詞】普通高校 獨立學院 教材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24-02
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是其在教材建設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教材建設與教學改革不同步、教材內容陳舊、部分課程可供選擇的教材品種單一等,因此加強獨立學院的教材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獨立學院教材建設存在的問題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獨立學院教材建設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不重視獨立學院的教材建設工作
社會發展過程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也越來越迫切,再加之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教育背景,獨立學院已成為民辦本科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背景下開發、編寫適用于獨立學院本科層次的教材十分必要。但是獨立學院屬于民辦高校,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高校領導對獨立學院的教材建設不夠重視,導致教材建設無資金、無專業人員、無教材規劃等“三無”現象,導致獨立學院的教材建設發展受到限制。
(二)教材建設與專業建設不同步
獨立學院大多數由地方依法管理,其主要任務也是為地方培養應用人才,需要隨著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靈活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并提高培養市場急需短線專業人才的效率,因此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要突顯地方特色,專業設置靈活,專業調整、更新效率高,以滿足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在這種背景要求下獨立學院要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課程體系,但是目前教材改革、更新周期卻遠遠滯后于專業建設及課程改革,未包含專業建設發展中所需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導致教材的適用性、實用性不強。
(三)缺乏專業的教材建設隊伍
獨立學院辦學具有“優”、“獨”、“民”的特點,其在辦學、管理、教學等各方面均依托于校本部。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是教材建設的主體,既是教材的編寫者也是使用者,一本教材從選題立項到出版應用至少需要2年以上的時間,而獨立學院教學運動機制中以本部與外聘教師為主,而臨臨受聘的教師參與教材建設的積極性不高,且其教學積累相對較少,還有些教師的教學經歷、知識結構也不適合編寫教材,這些都是缺乏專業教材建設隊伍的直接體現。
二、獨立學院教材建設的基本原則
獨立學院的教材建設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首先,強調教材的實用性。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了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因此教材建設要突出實用性,加大實習、實訓教材的開發力度,突出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時應具備的基本知識技能,實現獨立學院專業教學“寬”與“專”的有機融合,加強職業定向與就業導向,使得學生在其整個職業生涯不同的階段均可應用學校學到的基本知識繼續學習,不斷提高其專業技能及綜合素質。其次,強調教材的適用性。教材的編寫必須與使用對象的發展水平、年齡特征相符,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教材建設的基本背景及基本現實,體現知識面寬泛、理論淺顯、通俗易懂的特點,以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與自我發展。當然獨立學院的培養層次為本科,其教材建設也要與本科的基本要求相符,符合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要求,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力。再次,教材內容要與職業資格證書互相銜接。獨立學院可以借鑒高等職業教育的“雙證制”特點,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指導其掌握更多職業資格認證的相關知識,有意識的在教材中突出這部分知識,使學生在畢業時可獲得兩個或多個證書,以提高其就業競爭力,充分體現出獨立學院的教材特色。最后,注重教材內容的發展性。任何學科均處于不斷發展的狀態,知識的更新、科技的發展決定了教材內容的持續更新與調整,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證知識的前沿性與實用性。教材內容不僅要符合本學科的理論發展要求,還要與社會及經濟發展需要相符,并與學生的個性發展與未來求職相符。
三、加強普通高校獨立學院教材建設的策略
分析獨立學院教材建設存在的問題,在遵循上述幾點建設原則的基礎上,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普通高校獨立學院的教材建設:
(一)體現出獨立學院的教材特色
大眾化的高等教育背景下,大部分高校均以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為主,而精品教材也不再是研究型大學的專利,獨立學院要根據國家的相關政策、社會需求、生源的實際情況等做好準確的教材建設定位,將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特色充分發掘出來,結合培養目標、培養模式、總結教學經驗,構建出真正適合獨立學院教學特色的教材體系。教材建設要以能力為主線,體現出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思路及程序。一個專業培養方案涉及到多項課程內容及教學環節,保證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實現知識之間的互相銜接及呼應,根據既定的知識系統、條理進行創新型組合、編排,處理好教材理論知識與能力培養的關系,構建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
(二)完善教材自編體系
獨立學院要在自身準確定位的基礎上,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不斷完善教材建設隊伍,提高自身獨立編寫教材的能力。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教材自編體系:首先,獨立編寫教材。獨立學院自行編寫教材可以最大程度上立足本校實際,突出實用性、適用性。獨立編寫教材要注意不得過分突出自身的特色,而忽略了人才培養的共性問題,并且獨立學院自行編寫的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教材出版成本高,長期效率較差。其次,可采用校際聯合編寫的模式。獨立學院在發展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加強與其它院校的聯系、溝通,特別是教材建設方面,提倡多所獨立學院聯合編寫。高校之間可成立專門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課程組等學術組織,在教材建設方面可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獨立學院之間加強校際合作,相同專業的優秀教師可共同研究編寫教材,不僅可保證教材質量,而且降低了出版成本。最后,企業顧問式教材建設。獨立學院教材建設強調實用性,編寫教材的老師要具備相當的實踐經驗,因此要經常深入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各個行業的一線崗位進行調查研究,收集行業內最新的專業信息,根據課程改革要求擬定編寫方案。教材成稿后可交由行業資深人士進行審閱,由其提出審閱間見及修改建議,及時做出調整、增刪,最后成稿,最大程度上保證教材的先進性、實用性。
(三)推行教材信息化、現代化的管理
獨立學院應該加大推行教材信息化的管理。使教材管理人員充分了解學院的培養目標、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及主干課程的教學大綱,熟悉教學全過程,提高教材管理的水平。在教材管理工作中引入計算機網絡等現代管理方式,可以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教材管理的工作效率。開發具有實際效應的教材管理系統。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是更新教材管理手段、提高教材管理效率的重要舉措。建立加強教材信息收集及發布機制,實現教材征訂與選用的無縫對接。
參考文獻:
[1]潘懋元.精英高等教育與大眾高等教育應統籌、協調發展[J].教育研究,2016,(1).
[2]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與特色發展[J].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7).
[3]周建平.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傾向性問題剖析——課程改革的視角[J].教育發展研究,2016,(6).
[4]邱坤,錢可強.高職教育需要什么樣的教材[J].中國教育報,2014- 12- 13.
[5]蔣夫爾.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立足崗位需求滿足學生需要[J].中國教育報,20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