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燕
【摘要】在新課程之下,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強化課程整合,在研究教材文本和課程標準的基礎之上,有效的整合教材,優化教學,從而達到教學效果提高的根本目的。本文就新課程下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教材整合談幾點心得體會,希望對廣大教師的教學方式優化有所啟發。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 教材整合 優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98-01
任何一個版本的教材,其在內容的設置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在當前這個信息時代,知識又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更新著,因此,只有對教材進行適當的整合,才能滿足新時期課程教學的需求。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不斷的對教學理念做出適當的調整,對教材內容與時間上的局限做嘗試性的突破,在教材整合的途徑和方法上努力鉆研,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來發揮新課程改革的功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教材整合的重要性
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是“以人為本”,其教育的原則是“題材——功能——結構——任務”,因此對于中學英語教師來說,必須做到對英語教學規律的充分掌握,以此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新課程改革后的英語教材,在內容上有所增改,新增的話題也較為新穎,環節和信息量增大,面對這些改變,如果教師對教材內容的整合不夠充足或者教師的教材整合能力較差,就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到面面俱到,這樣一來,教學任務就會難以完成,就更不用說實現教學目標了。
二、教材整合的原則
(一)以新課標為基本大綱
在教學的內容、方法以及要求之上,新課標都有基本的規定,以此作為教師教學活動的指導綱領。教師在教材整合過程中,首先要明確任務型教學途徑,其次要對形成性和終結性的評價方法足夠的重視,對于學生的培養,不能僅局限在綜合語言應用能力上,還要注重學生健全的人格、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以及創新能力。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其能獨立制定良好的學習策略。
(二)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
在教材整合的過程之中,教師占據著主導的地位,因此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索和創造來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在實踐與交流之中發揮團隊的力量,應多向專家請教,獲得有針對性的指導,充分的發揮教學智慧,從而使教學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1]。
(三)以學生為基本的出發點
教材整合是為教學活動服務的一種手段,其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教學效果,因此,就要堅持以學生為基本出發點的原則來進行教材整合工作。教師除了要掌握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除此之外,還可以適當的引導學生參與到教材整合工作中來,對教學效果的提高有著顯著的作用。
三、教材整合的形式
通常有三種形式。第一,按照模塊來進行,這一形式的優勢在于,在實際的操作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對教學內容做出調整,也可以按照模塊課程大綱的具體要求,將任意的模塊課程進行組合、排列,統一的對教學中的難點、重點進行安排。第二,按照單元進行,以便提高教材整合的針對性和時效性[2]。該形式有助于教師更好的掌握學生階段內的學習情況,利于對自身教學效果的評估和教學方法的修正。第三,按照課時進行。該形式能夠充分的展現教師個人的教學風格,充分發揮教學優勢,它的針對性最強,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十分明顯,但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因為教師之間能力的高低不同,最終的整合效果是因人而異的。
四、教材整合的方法
教材整合可靈活運用多種方法來開展,但必須以教學實際情況為基礎進行。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第一,可以適當的刪減教材內與學生實際生活差距較大的內容,化繁為簡,同時加入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教材未選用的詞匯或者內容。第二,可以適當的調整教學內容,例如在講解聽力的聽力課堂中,大可不必局限在教材內容之上,以實際的教學情況為基礎,教師可自行設計練習題目,在基本教學任務達成的前提下做一些拓展性的練習。第三,可以適當的對教學順序進行調整。新課程教材的部分內容,并不能完全的符合實際的教學活動,如果教條的按照教材的順序教學,學生學習的難度反而增加了,因此需要做出適當的調整。第四,可以適當的調整教學的方法,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模式,應學會靈活的變通,例如在教學活動中,適當的采用情景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活躍氣氛,還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調動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積極性。
五、結束語
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在新課程改革之下有所轉變,與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新課程標準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培養,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主要發揮引導的作用,講解的比重下降,為了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有更好的感悟,必須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使得學生能夠習得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真正的做到知識的掌握與利用。
參考文獻:
[1]徐玲.淺談新課程下中學英語教學中教材整合的幾點體會[J].校園英語,2014,28:183-184.
[2]張影.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問題及對策分析[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