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娟
【摘要】文章從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視角探討了高職數學課程內容改革。實踐證明,改革后的高職數學課程內容對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職業核心能力 高職數學 課程體系構建
【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現代學徒制下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G15EB101)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34-01
人的職業核心能力是每個人在職業生涯中除崗位專業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是伴隨人終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高職數學課程可以鍛煉思維能力、培養創造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處理的能力,于是我們提出以培養學生能力的需要來改革教學內容。
在進行高職數學教學內容改革時,教學內容改革應該堅持“一條主線,兩大能力”。一條主線即“在教學中始終把握住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培養這條主線”,“兩大能力”為數學能力和應用能力。其中數學能力包括理解和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能力、正確熟練的解題能力、自學能力。應用能力即把實際問題或專業課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的能力。
1.重視概念的講解。高職數學最基礎的部分(一元微積分)中,務必使學生直觀理解掌握幾個重要的概念(極限、連續、導數、定積分、不定積分)及這些概念產生的背景、實質和應用之處,而不能只停留在會用公式計算上。例如有個管理系會計專業的同學導數計算很熟練,甚至連一些復雜的求導數題目,都能正確求出,可一碰到實際應用題,比如與邊際成本有關的問題,就沒有頭緒,其原因是導數的本質是什么沒有弄清楚。概念的本質弄不清楚就不能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專業課中,數學為專業課服務的工具性也就無從談起。
2.高職教學內容的取舍遵從“必需、夠用”的原則,作為基礎課程還要體現為專業服務的原則。以專業課教學目標為服務對象,根據專業需求設定教學內容,對高職數學課實施內容彈性化的教學。教師需要針對不同專業的需要淡化數學的理論性和系統性,突出數學與專業的內在聯系,根據專業的需要在教學內容上作進一步取舍和整合,必須加強它與生活、專業的聯系,充分體現其應用價值。比如講導數一節時,對會計專業的學生可以把邊際成本、邊際收入和邊際利潤引進來,對電子類專業的學生可以介紹非恒定電流的電流強度。給測量專業或者市政專業講解觀測值線性函數的中誤差時必須要講偏導數一部分內容。在給動物營養專業和畜牧專業講解用逆矩陣法,高斯消元法求解線性方程組時,可以把如何設計飼料配方引進來。在練習討論或作業布置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應用數學的條件,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或專業中的實際問題,這樣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又可以加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應加強高職數學實際應用的教學。高職教育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的高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教育。因此高職數學教學必須緊緊圍繞“培養高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培養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體現應用能力的知識教材中有,但比重較少,而這些又是高職學生最需要的。為此,我們可依據專業的需要和目前應用的需要適當合理地增加應用部分知識的教學,選取專業上、生活中有思考價值的材料補充到課堂教學中。如對會計類專業可以在極限與連續教學后補充連續復利計算公式和住房按揭貸款案例;在導數教學后補充彈性分析和庫存模型案例,在積分教學后可以增加消費者、供給者剩余資本價值的計算和投資決策。其次建議開設《數學應用》課。該課程以數學建模為核心,以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為目的。在內容上建議不同專業的學生需要什么補充什么,外加數學實驗和數學建模的知識,案例,活動以及一些數學軟件的應用等。此課程可以采用選修課的形式進行。
4.對一些愛好數學又學有余力的學生,可開展數學拓展班,為這部分學生升本后的后續課程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Afzal Ahmed, Alison Clark?鄄Jeavons, Adrian Old?鄄know. How can Teaching Aid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J].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2004,(56).
[2]王存榮. 職業能力視角下的高職數學課程改革[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1,(23).
[3]任路平.注重高職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J]. 中國成人教育, 2010,(11).
[4]張拓.高職數學課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與職業,2008,(2).
[5]解術霞.高職院校高等數學定位與改革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4).
[6]王瑾.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探討[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1).
[7]侯建軍、李小平.談高職數學教學中應用能力的培養[J].職業教育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