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幾十年來,不少運動員受TOT現象的困擾而徘徊不前,有的被迫退役,當然也有不少運動員自覺和不自覺地度過這一難關仍在繼續奮戰,有的還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一提到這一現象仍心有余悸。所以研究這一現象勢在必行,這對保持我國跳水項目的優勢有著直接的現實的意義。
【關鍵詞】跳水運動 TOT現象 跳水訓練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97-02
舌尖現象(tip of tongue phenomenon,以下簡稱TOT) 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主要表現為:說話者不能說出某個單詞,但是認為自己肯定知道那個單詞,覺得它就在自己的舌頭邊上,只是說不出來。運動心理學家認為,熟練的動作忘了怎樣跳,熟悉的名字忘了怎樣叫,這是同樣一個道理,也可以稱之謂跳水訓練中的TOT現象。為了對這一現象進行深入研究,我們對參加2013年全運會的21個省市的優秀教練員進行了半開放式問卷調查,參與調查的教練員共計65名,并對調查結果進行研究分析。
一、TOT現象在跳水訓練中的基本狀況
(一)跳水運動中TOT現象的普遍性
對65名教練員帶過的運動員中,是或否有人出現過原本很熟練的動作突然找不到感覺,不會跳了的現象,即TOT現象的調查結果為:65名教練員中有68.80%的教練員表示自己帶過的運動員中,出現過原本很熟練的動作突然找不到感覺,不會跳了的現象。這說明,TOT現象在跳水運動中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
(二)容易出現TOT現象的跳水項目
調查65名教練員認為什么項目的運動員更容易出現原本很熟練的動作突然找不到感覺,不會跳了的現象,即TOT現象的結果為:有14.1%的教練員認為跳臺項目更容易出現TOT現象,31.3%的教練員則認為跳板項目更容易出現TOT現象,54.7%的教練員認為兩種項目都容易產生TOT現象。由此可見,不論是跳臺還是跳板運動員都會不同程度的出現TOT現象。
(三)容易出現TOT現象的動作組別
有45.3%的教練員認為二組動作容易出現TOT現象,56.3%的教練員認為三組動作容易出現TOT現象,選擇四組動作容易出現TOT現象的的教練員占65名教練員的62.5%,五組動作為64.1%。這說明二組、三組、四組和五組動作均是TOT現象的高發組別。
二、產生 TOT現象的諸因素
對教練員所填的開放式問題進行語義分析,導致運動員產生TOT現象的原因可以大致歸納總結為兩方面,一方面體現在運動員的技術動作上,另一方面體現在運動員的情緒體驗上。
(一)產生TOT現象的技術動作因素
原本熟悉的動作,突然找不到感覺,是因為運動員突然產生的動作概念紊亂所致,通俗講是一時的大腦短路,無法正確感知動作,動作感覺錯亂。有教練員分析,有些運動員做動作時不看目標,完全憑借感覺,一旦感覺上出現偏差,TOT現象就很容易出現。尤其在跳板項目中,運動員跳板的節奏與自身節奏的配合失調,是其產生TOT現象的主要因素之一。運動員在焦慮、恐懼的狀態下,大腦無法正常檢索、聯結日常訓練中編碼、儲存的動作,就形成了運動中的TOT現象。
(二)產生TOT現象的情緒體驗因素
過度訓練產生的心理疲勞、多次拍水導致的膽子變小、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緊張和恐懼都屬于運動員產生TOT現象的情緒體驗因素。對教練員認為的TOT現象中運動員常伴隨的情緒體驗的調查結果如下:
表1伴隨TOT現象的情緒體驗
如表1所示,運動員伴隨TOT現象產生時常伴有多種復雜的消極情緒,這些消極情緒是導致其TOT現象產生及發展的一大誘因。
三、TOT現象中的FOK及其對應的干預措施
FOK(feeling of knowing)即知曉感。對運動員所處的TOT現象的判斷要以運動員對自己掌握該動作的知曉感為依據。如果運動員感覺自己清楚地掌握該動作的概念、程式和節奏,也有過多次成功完成的經驗,那么運動員此時的TOT現象只是一時的編碼混亂。此時教練員只需讓運動員適當放松,休息或暫時回避該動作;反之,運動員感覺自己根本不具備完成該動作的能力,甚至感到恐慌,這種情況下的TOT現象則需要教練員及時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該組別動作難度,重新從最簡單的訓練方法手段學習該動作。此外,要從心理角度幫助運動員排除心理陰影,鼓勵運動員重拾信心,戰勝自己。
作者簡介:
李暉(1988-),女,山西太原人,碩士,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運動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