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
現階段在中學教學中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中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不高,即使在學習文學名著時,語文教學過程也無法引起學生的注意。文學名著作品都屬于經典作品,是人類文化長期發展中的優秀成果。學生應該認真閱讀這類作品,從中吸取精華。對于語文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充分考慮到語文課堂上的接受者——學生的真正需要,盡管當前一直在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依然沒有擺脫主導的限制。
語文教學新策略名著教學現階段,在中學教學中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中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不高,即使在學習文學名著時,語文教學過程也無法引起學生的注意。文學名著作品都屬于經典作品,是人類文化長期發展中的優秀成果。學生應該認真閱讀這類作品,從中吸取精華。對于語文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充分考慮到語文課堂上的接受者——學生的真正需要,盡管當前一直在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依然沒有掙脫主導的限制。本文重點從接受者的角度,討論中學語文名著教學的新策略。
第一,教師在正式開課之前應該鼓勵學生復述名著中的情節,落實課外閱讀。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的五分鐘內檢查學生對名著的閱讀情況。教師可以征求學生的意見,約定閱讀整本名著花費的時間,規定學生在固定時間內看完。然后將要求學生依照座位順序,輪流進行演講,讓學生提前準備演講的內容,按照書中的目錄,復述其中的具體情節。如果是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其脫稿,如果能力較弱,教師應該允許學生看稿復述。教師應該保證每個學期,每名學生都有為大家演講的機會。課前的演講可以促進學生積極地閱讀,并為達到良好的演講效果做準備。課前演講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對故事情節的概況水平,還能夠輔助教師檢查學生對名著的閱讀情況,增強學生閱讀文章的主動性,能夠發揮很多作用。
第二,教師應該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根據名著改編的影視作品,回憶情節。教師在學生閱讀完名著后,確定學生大致了解其中情節。然后利用自習時間,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激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對比的心情,觀看電影,會促進對原著的理解。如果學生在觀看視頻時,發現了其中與原著有差異的地方,可以有效地檢查學生閱讀名著的情況。在播放視頻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影視作品中與原著存在出入的地方,要求學生在觀看后進行總結;對于作品中省略的部分情節,也需要總結。在觀看到一些經典部分時,教師可以暫停一下,鼓勵學生簡單概括,表達某一情節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其中蘊含的藝術特點等。如果學生能夠分辨出差異,或者正確回答問題,就意味著學生的閱讀作業完成的較好。雖然觀看視頻比較花費時間,但是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對原著內容的記憶。
第三,教師在講授文學名著時,應該先在黑板上列出導讀提高,促進學生對作品的閱讀。在學生完成基礎的閱讀過程后,需要學生具備更好的閱讀水平。學生應該充分掌握作品、作者以及其他的文學常識;不僅需要掌握作品的主體內容,還應該按照教師的要求把進行概括;同時,學生還應該具備欣賞主要人物與藝術特點的能力,根據重點的語段進行分析;能夠清晰表達自己閱讀作品的感受,同時能夠根據主要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最后,能夠仔細回味名著作品,認真研究。
第四,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寫感悟,善于思考。寫作既能將所學知識鞏固和深化,也能讓學將自己的思想火花形成文字或者模仿作品寫人寫景精彩的地方,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樣有利于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給學生打造了一個自由交流、激發學生智慧、擴大思維容量的平臺。學生甩掉了“標準”答案的束縛,各抒己見,在一次次課堂交流與讀后感中,學生逐步體會出名著的魅力。
總之,在中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從接受者——學生的角度出發,全面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興趣,尊重學生在名著方面的看法,促進教與學的結合。語文能力的提升需要大量的閱讀作為基礎。閱讀語文名著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與閱讀水平,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語文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將語文名著的教學引到良性循環的方向,以此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開發學生的各項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