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紅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9-000-02
摘 要 作風是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態度或行為風格。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對于市場建設管理單位來說,加強作風建設,對于強化隊伍建設、提升辦事效率、優化發展環境有著重要而又積極的意義。本文就此進行討論。
關鍵詞 作風建設 加強和改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作風建設特別是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持不懈糾正“四風”的重要論述,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作風建設的規律性認識,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為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加強作風建設,是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根本保障,是提升領導干部整體素質的迫切需要,是團結和帶領廣大職工拼搏進取、開拓前進的基石;加強作風建設,對于開展個性服務,持續提質增效,干部有所作為,實現自我價值,不斷提升和深化服務企業、為民辦實事的成效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當前作風建設普遍存在的薄弱之處
當前,隨著國民經濟進入新常態和國家行政事業改革的不斷推進,執行和落實已經成為高頻關鍵詞。特別是黨中央國務院簡政放權的部署實施,對市場建設管理局提出了更加高、更嚴的工作要求。如何適應新形勢和新要求,抓好執行力建設,以優質的服務、優良的作風來保障上級組織的工作安排和人民群眾的工作期望,已經成為擺在干部職工面前一項重要的工作。但是當前,在作風建設上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和薄弱環節。一是反應遲鈍,無動于衷。有些干部職工在工作中缺乏政治敏感性,對于上級委派的工作不能立即付諸行動,對同事的善意提醒和建設不能領會,導致工作滯后被動。二是不善籌謀,束手無策。不善于超前籌劃,對事物的發展缺乏預見性,對問題的處理缺乏主動性,總認為車到山前必有路,但事到臨頭又往往束手無策。三是怨天尤人,推卸責任。出現問題總是強調客觀,埋怨別人,不能正確地審視自己,也不能承擔責任,即使口頭上承認了責任在己,內心仍然忿忿不平,強調客觀。四是輕飄浮躁,眼高手低。不愿從基礎工作做起,對待本職工作走馬觀花、淺嘗輒止、有頭無尾。五是小勝即安,沾沾自喜。不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取得一點成績,就自鳴得意、忘乎所以,不能冷靜分析別人的優勢和自身劣勢。六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能正確處理眼前利益和長遠的利益的關系,不審時度勢,量力而行,只做表面文章,缺乏上進心和工作熱情。七是思路單一,顧此失彼。不能用科學系統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沒有掌握“彈鋼琴”式的工作方法,往往是照葫蘆畫瓢,顧此失彼。在項目管理中類似情形不勝枚舉:顧了橋,忘了隧;八是畫地為牢,自我封閉。技術人員不善于溝通交流,獨來獨往,就不可能得到幫助;領導干部不善于組織協調,單槍匹馬,就不可能凝聚集體力量。只有加強合作溝通,才能知己知彼,左右逢源。九是放棄原則,無視紀律。以自我為中心,大局意識淡泊,組織紀律性較差。不能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十是回避矛盾,明哲保身。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發現問題不說、遇到困難就躲、看見好處就上。
二、改進和強化作風建設的措施和辦法
當前,市場建設管理局面臨的形勢嚴峻、任務逼人,如果廣大干部職工的工作作風不扎實,執行力走樣打折扣,就不能有效地處理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就會嚴重影響自身職責的履行,就會影響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謀后而定,行且堅毅”。抓好各項工作、確保發展目標,關鍵在于執行和落實。我們必須時刻警戒和著力破除以上十種在執行力建設方面的不良因素,用非常的舉措抓落實,用非常落實促發展,在干部隊伍中樹立政治堅定、勤奮好學,心系職工、真抓實干、開拓創新,民主和諧、團結協作,道德高尚、清廉節儉的清風正氣。
(一)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端正思想認識,轉變工作作風。有什么樣的思想作風,就有什么樣的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學習是端正思想認識的有效途徑,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必須從抓學習、提高認識這一源頭做起。要把學習作為一種日常習慣來培養,更要把它作為一種能力來提高。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們要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歷次全會精神,學習《黨章》及黨紀黨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同時要努力學習經濟、法律、科技和社會管理等方面的知識,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應對復雜局面、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工作開展的能力。健全學習制度,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形成認真讀書、刻苦學習、勤于思考、用心研究、狠抓落實的風氣。
(二)加強作風建設,必須做好率先垂范,樹立良好風氣。良好的風氣是一個單位的無形資產,一個單位風氣的形成,與這個單位領導干部的作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鄧小平同志曾經明確指出:“為了整頓黨風,搞好民風,先要從我們高級干部整起。”“高級干部能不能以身作則,影響是很大的。現在,不正之風很突出,要先從領導干部糾正起。群眾的眼睛都在盯著他們,他們改了,下面就好辦。”事實正是如此,制定的一些重要思路和措施之所以在一些單位和部門得不到有效貫徹落實,主要問題不在那里的職工,而在那里的領導干部。領導干部是職工的榜樣,上級是下級的榜樣。“己不正,焉能正人?”先賢孔子曾經說過,官如風,民如草,風吹草動,官風帶動影響著民風。因此,職工思想行為的養成,受到領導干部作風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久而久之,便形成一致的態度和共同的行為方式、行動為習慣,表現在旁觀者眼里便是這個單位的風氣。身教勝于言教,領導干部只有以身作則,率先示范,才能在單位內樹立起一種良好的風氣。
(三)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維護職工團結,做到政令暢通。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團結在一定程度上關系一個單位的興衰成敗。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工作、生活在一個風清氣正、團結和諧、相互信任的環境里,就會心情舒暢、精神愉悅,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就可以集中精力做事情、一心一意干事業。反之,工作、生活在一個矛盾重重、關系緊張、彼此猜忌的環境里,就會心情壓抑、精神沮喪,難以凝神聚力投入工作,自然也就無法成就一番事業。懂團結是大智慧,會團結是大本事。對于領導干部和職工群眾來說,主動加強團結、自覺維護團結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能力。只有建立從領導干部到一線職工同頻共振、一抓到底的落實渠道,才能以剛性執行的暢通確保各項工作目標的順利實現。
(四)加強作風建設,必須堅持求真務實,履好神圣職責。“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古今事業必成于實”。實現科學發展,離不開科學態度和良好作風,需要領導干部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求真務實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也是領導干部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能不能把求真務實的精神落到實處,體現到實際工作中去,是衡量領導干部作風是否過硬的重要標志。做到求真務實首先需要一個住址的態度,毛澤東說過:世界上什么都不怕,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人最講認真。作為一名領導干部,每個人身上都擔負著實現促進市場又好又快發展的神圣責任。對于這份責任,要時刻保持認真的態度。不管什么工作,不管事情大小,都要認真對待、一絲不茍;承擔每一項任務、處理每一件事務,都要兢兢業業,扎扎實實,保證工作的質量和實效。說到底就是求真務實,就是實干。實干就是腳踏實地、扎實做事,自覺做到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求真,當前就是要認真查找影響本單位本部門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正視問題,知難而進。務實,就是既牢固樹立大局觀念,又堅持從本單位的實際出發;既抓好當前工作,又著眼長遠發展;既堅持過去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又不斷推進工作不斷取得突破。落實到個人具體的行動上就是要敬業,就是要在工作中堅持科學發展觀,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弄虛作假。做有利于職工的好事,做有益于市場發展的實事,做促進本職工作的具體事。
鄧小平曾經說過,世界上的事情是干出來的。對市場建設,成績不是寫出來的,發展不是喊出來的。只有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狠抓作風建設,緊緊抓住“不落實的事”,嚴肅批評“不落實的人”,堅決懲治說假話、辦假事,做假承諾、搞假動作,才能創造出實實在在的業績,才能把市場建設管理工作的宏偉藍圖落到實處,才能促進市場的繁榮發展,樹立為民服務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