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林
【摘要】目的 探究血府逐瘀湯治療急性輕中度顱腦損傷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輕中度顱腦損傷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各37例。常規組予以常規護理治療,于此基礎上,研究組予以血府逐瘀湯治療。比較兩組患者HAMA評分、Barthel指數及綜合功能。結果 治療后,研究組HAMA評分、Barthel指數均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認知、運動功能評分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常規護理基礎上應用血府逐瘀湯治療輕中度顱腦損傷,可有效提高患者綜合功能,改善其焦慮情況,從而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在臨床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血府逐瘀湯;急性輕中度顱腦損傷;療效
【中圖分類號】R651.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4..02
顱腦損害為常見神經外科重癥疾病。隨著近年來醫療水平的快速發展,顱腦損傷臨床診治水平顯著提升,病死率也明顯降低,據相關統計資料表明[1],輕中度顱腦損傷患者占所有顱腦損傷患者的70%以上,一般預后較好,其臨床主要表現為頭痛、嘔吐、出血等,且因受到心理、生理及突發性創傷等多種因素影響,易產生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不利于患者康復,嚴重者導致病情加重,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2]。本研究對急性輕中度顱腦損傷患者應用血府逐瘀湯治療,取得效果頗佳,現報告
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輕中度顱腦損傷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各37例。其中男49例,女25例;平均年齡(37.4±10.3)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神經外科常規護理治療。①情志護理:該疾病患者一般七情過急,損傷臟腑,對其進行中醫移情法護理,告知其疾病診治、預后情況,與患者多溝通交流,多播放輕緩音樂,使患者以積極、樂觀情緒面對治療。②飲食護理:該疾病患者多瘀血內阻、痰濁蒙竅、髓海不足,中醫強調藥食同源,囑咐患者多食用動物腦髓制品、豆制品等,以達到濡養髓海、健脾升清的目標,同時食用通竅行氣化瘀食物,食忌辛辣、寒涼、油膩、肥厚之品。③康復期護理:生命體征平穩2天內,患者局部腫脹疼痛、頭部經絡及筋骨損傷明顯,予以止痛消腫、祛瘀活血中藥,囑咐其避免寒涼侵襲;生命體征平穩2~14天,指導患者床上運動,幫助其活動關節,并予按摩穴位,2次/d,強度依次增加。對其肢體實施康復按摩,按摩手法由慢到快,先輕后重,2次/d,20 min/次。生命體征平穩14天后,依據調陰陽、順四時原則進行戶外鍛煉,注意補氣養陰。于此基礎上,研究組予以血府逐瘀湯治療,處方:赤芍25 g,桔梗、川牛膝、炙黃芪、郁金、甘草各20 g,桃仁、生地黃、枳殼、炒黨參、連翹各15 g,紅花、當歸、川穹、柴胡、丹參各10 g,三七粉、浙貝母各5 g,上述藥物以水煎,去渣取汁300 mL,1劑/d,早晚2次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周。
1.3 觀察指標
應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估所有患者焦慮情況,評分在18分以上說明患者存在焦慮,分值越高說明焦慮情況越嚴重;應用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Barthel)評估患者自理能力,總分100分,分值越低說明自理能力越差;應用綜合功能評定量表(FCA)評估患者綜合功能,包括認知、運動功能兩方面,共12項,分值越低,患者綜合功能
越差[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HAMA評分、Barthel指數
研究組入院時HAMA評分(20.6±2.9)分、Barthel指數(37.7±8.6)分,出院4周后分別為(10.1±2.5)分、(72.5±12.9)分;常規組入院時HAMA評分(20.7±2.8)分、Barthel指數(37.2±8.8)分,出院4周后分別為(13.6±2.7)分、(63.9±10.7)分。兩組患者治療后HAMA評分、Barthel指數均顯著優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HAMA評分、Barthel指數均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患者綜合功能
研究組入院時認知功能評分(10.8±1.9)分,運動功能評分(21.9±3.5)分,出院4周后分別為(17.8±2.9)分、(27.2±3.8)分;常規組入院時認知功能評分(11.0±1.7)分,運動功能評分(22.1±3.4)分,出院4周后分別為(13.9±2.5)分、(23.8±3.6)分。兩組患者治療后認知、運動功能評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認知、運動功能評分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顱腦損傷多由外力作用于頭部而引發的腦組織損傷,為常見神經外科急危重癥疾病,特別是重癥顱腦損傷病情嚴重、復雜,致殘率及病死率較高,是神經外科醫護人員的關注焦點。但70%以上顱腦損傷患者是輕中度,病死率較低,但護理、治療不當可導致患者認知、運動、語言等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工作、生活。相關研究指出[4],輕中度顱腦損傷患者普遍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焦慮,嚴重降低患者睡眠質量,從而對免疫功能發揮抑制作用,對患者康復造成阻礙。
中醫認為情志與氣機聯系密切,情志是其精神外在表現,本研究應用移情法護理調節患者氣機,與舒緩音樂配合,有利于患者疏泄郁結情緒。本研究應用血府逐瘀湯治療急性輕中度顱腦損傷,取得效果顯著。血府逐瘀湯由柴胡、生地黃、赤芍、紅花、川穹、枳殼、桃仁等共同煎制而成,其基礎處方為桃紅四物湯,可化瘀活血;川牛膝可通利血脈,引瘀血下行;柴胡具有通肝理氣的作用,與桔梗同用可引藥上行;枳殼可消滯寬胸,黃芪具有補氣功效;炒黨參具有固本健脾益氣的功效,可促進氣血運行;三七與丹參均可祛瘀生新。相關文獻證實[5],血府逐瘀湯可有效保護血管內皮組織,阻礙血小板聚集,提升腦血流供應,顯著提高血氧利用率,從而對腦血管疾病癥狀進行改善。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HAMA評分、Barthel指數均優于常規組P<0.05)。提示血府逐瘀湯可改善患者焦慮情況,提高其自理能力。治療后,研究組認知、運動功能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結果表明血府逐瘀湯可顯著提高患者認知、運動功能。
綜上所述,常規護理基礎上應用血府逐瘀湯治療輕中度顱腦損傷,可有效提高患者綜合功能,改善其焦慮情況,從而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在臨床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均邁.血府逐瘀湯加味辨治顱腦損傷臨床研究[J].河南中醫,2015,35(05):980-982.
[2] 譚齊家,張志強,方雅秀,等.血府逐瘀湯治療顱腦損傷所致精神障礙的臨床研究[J].海南醫學,2015,26(09):1360-1362.
[3] 王 佳,張紅玉.不同程度顱腦損傷后炎癥因子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6,21(03):72-75.
[4] 李樹祥,王景春,崔 杰,等.血府逐瘀湯加味對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04):350-352.
[5] 焦明義,趙明光.顱腦損傷術后顱骨缺損與腦認知功能損害的研究進展[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6,32(01):97-99.
本文編輯:孫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