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亞麗


【摘要】目的 研討腦卒中恢復期患者運用中藥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收集的腦卒中恢復期患者75例進行分組研究,Ⅰ組接受常規內科治療35例,Ⅱ組在上述治療下接受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40例。評估兩種給藥方案的治療與安全情況。結果 經治療,Ⅱ組總治愈率95.0%顯著高于Ⅰ組的7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Ⅰ、Ⅱ組的Fugl-Meyer、Barthel指數評測結果經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Ⅱ組兩項評測結果相比Ⅰ組均有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給藥期間,Ⅰ、Ⅱ組均未產生嚴重副反應。結論 在腦卒中恢復期的治療中加用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藥效理想、安全,對患者的運動能力與自理能力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值得推薦。
【關鍵詞】腦卒中恢復期;中藥;加味補陽還五湯;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4..02
腦卒中在目前社會上很常見,其病因多與腦循環障礙有關,雖經系統、及時治療后病情可得到控制,但仍有大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失語、偏癱等問題,對其生活、家庭均有非常不利的影響。傳統臨床對該病的治療一般是首選西藥治療,但藥效并非特別理想。近年隨著醫學界對腦卒中的致病機理、施治原則的了解不斷加深,在該病恢復期采取中醫藥治療的藥效得到了肯定[1]。本文主要采取加味補陽還五湯對部分腦卒中恢復期患者進行治療,效果滿意,現歸納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收集的腦卒中恢復期患者75例進行分組研究,其中男41例,女34例,年齡47~75歲,平均年齡(62.1±4.3)歲;病程21天~8年,平均病程(3.4±0.8)年;原發病型:腦出血15例,蛛網膜下腔出血8例,腦梗死者52例。入組標準:①經顱腦CT、MRI等檢查確診;②與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第四屆)發行的相關判斷標準相符;③已在研究同意書上簽字;排除標準:①伴心肺肝腎類嚴重疾病;②精神異常或意識障礙;③凝血功能障礙。以隨機分配法為原則分為Ⅰ組與Ⅱ,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入院后,Ⅰ組提供常規內科治療,主要包括糾正酸堿度及水電解質紊亂、抗血小板聚集、促進腦部循環恢復等措施。Ⅱ組在上述治療的條件下接受加味補陽還五湯(生黃芪40 g,葛根與赤芍各16 g,當歸、川芎與大黃各12 g,地龍10 g)治療,水煎煮1劑/d,于早晚間分服,對大便干燥甚者,予郁李仁加減;對小便失禁甚者,予山萸肉、五味子加減;對言語不利者,予益智仁、膽南星加減;若有口眼歪斜癥狀,則給予加用白附子、全蝎。兩組均治療3~4個療程(2個月)。
1.3 療效判定標準[1-2]
療效:①治愈。治療后患者相關臨床癥狀、體征等恢復正常,無言語不利癥狀,且肌力提升至V級,生活可自理;②顯效。治療后相關癥狀及體征明顯緩解,且肌力較前提升至Ⅲ級;③有效。治療后癥狀及體征有一定改善,但肌力較前僅提升Ⅰ級;④無效。未見患者的癥狀或體征改變,甚至有惡化的情況。對于患者的運動功能與生活自理能力,分別由Fugl-Meyer(運動
評分量表)、改良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數評測。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百分數(%)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治愈率
經治療,Ⅱ組總治愈率95.0%顯著高于Ⅰ組的7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Fugl-Meyer與Barthel指數
治療前,Ⅰ、Ⅱ組的Fugl-Meyer、Barthel指數評測結果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Ⅱ組兩項評測結果相比Ⅰ組均有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
給藥期間,Ⅰ、Ⅱ組均未產生嚴重副反應。
3 討 論
腦卒中即“中風”或“腦血管意外”,其是致殘與致死率均較高的一種腦血管疾病,與冠心病、癌癥、腫瘤共同被列為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三大疾病[3]。從中醫學角度看,腦卒中后遺癥應屬氣虛血瘀證范疇,蓋因內傷積損,致經脈虧虛、氣血瘀阻,復加勞逸無度,外邪內侵而致病。該病患者自身正氣空虛、經脈閉阻,往往容易引發言語失利、肢體偏廢等問題,故積極有效的臨床論治,對于控制癥狀、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與能力非常關鍵。
其可采取抗血小板聚集、調節大腦循環功能、維持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等常規措施雖可達到治療的目的,但效果有限,經此治療后,仍有部分患者難以取得較理想的預后[4]。我院所用加味補陽還五湯中,黃芪有補中益氣、通脈行瘀的功效,川芎為血中氣藥,與當歸均有益氣活血的作用,用于血氣不通所致瘀證的療效明顯,而桃仁、紅花和葛根均利于活血行瘀,地龍利于通經活絡,幾者合用辯證加減,對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的治療非常適合。據現代藥理學介紹,方中黃芪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促進腦卒中面積減小等作用,葛根可用于人體微循環的調節,而赤芍、桃紅兩味藥,則有降膽固醇和改善腦血管功能的效果。采取該藥方對腦卒中恢復期患者進行治療,不僅可促進其腦血管擴張,改善其腦部血運,同時也有利于患者機體內自由基的清除,對于修復受損腦神經、調節血液循環作用顯著。
本研究中,Ⅱ組經該藥方治療后具有更加理想的療效,總治愈率高達95.0%,與上述資料結果基本相符[1]。通過對其運動與自理能力的觀察,發現Ⅱ組患者的Fugl-Meyer、Barthel指數評測結果較Ⅰ組顯著改善(P<0.05)。而且該藥方藥性溫和,治療期間不會對患者造成嚴重毒副作用,長期服用,患者易耐受,安全性較有保障。
綜上所述,在腦卒中恢復期的治療中加用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藥效理想、安全,對患者的運動能力與自理能力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 滑瑞熙.對腦卒中恢復期患者使用加味補陽還五湯進行治療的療效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20):26-27.
[2] 胡彩鳳.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療效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1):68-69.
[3] 謝佳宏,楊志新,韓淑麗.補陽還五湯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的系統評價[J].中醫藥導報,2015,21(20):78-83.
[4] 韓 彬.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中風恢復期的臨床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5(2):23.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