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玲
?
關于我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張美玲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南京體育學院奧林匹克學院8個專業3個年級的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狀況以及存在的問題等進行調查與研究,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建議,旨在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從而提高其身體素質。研究結果顯示,我院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普遍不高,且女生要低于男生。
大學生;體育鍛煉;調查分析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命在于運動”等說法已經不再是隨便喊喊的口號,逐漸成為被踐行的真理。人們發現,一個強壯的身體對一個人有多重要,而強壯的身體來自于持久的體育鍛煉。所以,體育鍛煉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特別是大學生。高校是學生接受系統體育教育的最后階段,對于學生健康意識的形成、運動技能的學習和鍛煉習慣的養成極其關鍵。南京體育學院奧林匹克學院(后簡稱“奧院”)是南京體育學院的一個二級學院。學院利用獨立校區優勢,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重視教學、突出實踐,打破專業設置和學歷教育的限制,現開設“運動康復與健康”、“新聞學”、“社會體育”、“英語”、“數字媒體藝術”、“表演(影視藝術)”、“運動人體科學”、“體育經濟管理”等8個專業。在這樣一個帶有體育背景的民辦院校做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情況的調查和研究,有著很強的研究效應。
1.1 研究對象
以奧院“運動康復與健康”、 “新聞學”、“社會體育”、“英語”、“數字媒體藝術”、“表演(影視藝術)”、“運動人體科學”、“體育經濟管理”8個專業的大一、大二、大三3個年級的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其參加體育鍛煉情況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廣泛搜集和查閱關于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情況有關的專著、論文、政府文件等文獻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和總結,為問卷設計、調研和論文的撰寫奠定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課題研究目的和任務,設計好調查問卷,并對問卷的內容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按8個專業從大一、大二、大三每個年級的在校生中隨機抽取20人,共480人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48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6%。
1.2.3 數理統計法
調查后將問卷收回并運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2.1 體育鍛煉基本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34.26%的學生有時間就去鍛煉,32.98%的學生會偶爾鍛煉, 13.4%的學生只有在體育課上鍛煉,13.62%的學生是可以堅持每天鍛煉,而5.74%的學生直接沒有鍛煉身體的習慣。
2.1.1 不同性別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有40.86%的男生會選擇有時間就去鍛煉,而女生有時間就去鍛煉只占29.93%。每天都去鍛煉的男生比例是21.51%,女生只有8.45%。由此可見,男女生在體育鍛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

表1 男女生鍛煉習慣的基本情況
2.1.2 不同專業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專業學生的鍛煉情況有所不同。具體表現如下: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生有53.13%有時間就去鍛煉,23.44%每天都要鍛煉;表演專業和新聞專業的學生分別有10.17%和11.32%沒有鍛煉習慣,42.37%和35.85%的學生偶爾會鍛煉;只有在體育課上鍛煉的,表演專業20.34%,體育經濟管理專業有20%,英語專業有18%。

表2 不同專業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
2.1.3 不同生源地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
表3顯示,不同生源地的學生體育鍛煉習慣也不一樣。沒有鍛煉習慣的學生,城市生源地最高(8.49%),鄉鎮生源地最少(2.38%);能夠堅持每天都鍛煉的城市生源地最高(17.45%),農村生源地最少(8.33%)。

表3 不同生源地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
2.1.4 不同年級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
調查顯示,不同年級的學生體育鍛煉習慣也有所區別。沒有鍛煉習慣的學生,大三最高(7.84%),大二最少(4.24%)。
2.2 對體育鍛煉的一些認識存在偏差
調查顯示,48.3%的學生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比較滿意,43.62%的學生覺得有待改善,只有8.09%的學生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非常滿意。
在調查“體育鍛煉對自己的最大幫助”中發現,64.89%的學生表示體育鍛煉可以使自己全面發展,20.21%的學生認為可以提高自己的競爭意識、團隊合作精神,14.89%的學生認為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學習、工作進步。
但是在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調查中發現,5.74%的學生認為可有可無,28.72%的學生認為還好,只有65.53%的學生認為重要。
對體育鍛煉的關注度調查結果表明,66.6%的學生表示一般,7.45%的學生表示不關注,只有25.96%的學生表示很關注。
調查中,42.77%的學生表示愿意在周末或余暇時間進行體育鍛煉,也有9.15%的學生表示不愿意。很愿意的占11.49%,一般的占36.6%。
對“是否愿意花一部分費用去體育鍛煉”進行調查,只有5.11%的學生表示很愿意,有19.15%的學生不愿意,38.72%的學生表示愿意,37.02%的學生表示一般。
“除了體育課,您每周通?;ǘ嗌贂r間花在體育鍛煉上?”調查結果表明,7個小時以上的學生只有15.11%,3-7個小時的學生有35.74%, 2個小時內有39.36%,而有9.79%的學生是除了體育課,就沒有在花時間進行體育鍛煉。
“當課業繁忙時,是如何安排體育鍛煉時間?” 調查結果表明,只有19.15%的學生是擠時間保證鍛煉,24.68%的學生表示會減少鍛煉,11.7%的學生自己不考慮鍛煉,而有44.47%的學生是看心情而定。
從上述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雖然知道體育鍛煉很重要,但是知而不行等于沒用。另外還有部分學生根本就沒有體育鍛煉意識,他們認為體育鍛煉對他們而言可有可無,對體育鍛煉不關注,也不愿意花時間、精力和金錢去進行體育鍛煉。
2.3 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
研究表明,鍛煉動機對于鍛煉習慣的形成和體育鍛煉持久性有重要作用[1-2]。調查數據表明,我院學生為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約占75.11%,為塑造體形的約占65.32%,愉悅身心的約占53.4%,培養愛好的約占28.3%,增強自信的約占21.7%,社會交往約占16.81%,應付大學體育的約占6.6%,受他人影響常見體育鍛煉的約占5.74%。
2.4 大學生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
有研究表明,不參加鍛煉活動的人使用最多的理由是沒時間[3], 與本次調查結果一致。大學生興趣愛好廣泛、學習任務重等原因,客觀上使其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相對較少;但有一部分學生卻是因為自身在時間管理方面存在問題導致[4-5]。從表4可以看出,66.38%的學生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是,學習或工作太忙,沒空運動,即使沒課也想休息或想利用業余時間做一些其它的事情;47.66%是想運動,但找不到同伴;39.79%的學生是不喜歡運動;38.09%是受場地限制;25.96%的學生認為是浪費時間,睡覺還不夠;11.49%的學生認為沒有意義,鍛不鍛煉無所謂。

表4 大學生不積極鍛煉的原因
調查表明,24.04%的學生認為可以通過實施體育任務來提高大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22.98%的學生建議學校多舉辦運動會;37.66%的學生認為可以通過多開展體育課來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從學生本身來說,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是因為沒有體育鍛煉的氛圍和興趣。大學階段不同于中學,學生在學習之余,還要忙于兼職、社團工作、交友等,所以閑下來的時候很多學生會選擇上網打游戲、看電視等方式來放松,很少有人會去鍛煉身體。有時想去健身,卻因找不到同伴而放棄。因為一個好的體育鍛煉氛圍非常重要,像足、籃、排、乒、羽、網等球類運動項目,需要2人以上去完成,如果找不到球伴就只能選擇放棄。數據表明,62.13%的學生喜歡和朋友一起運動,15.53%的學生喜歡參加集體活動,13.4%的學生喜歡獨自一人,8.94%的學生喜歡去健身俱樂部。此外,受場地器材限制、運動技術欠缺等,也是影響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重要因素。
研究發現,雖然我校是一所具有體育背景的院校,但是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情況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除了專業課程需要外,能夠為了提高體質而主動去鍛煉的學生比例很小。而且參與體育鍛煉的情況與性別、年級、專業和生源地有一定的關系。學生對體育鍛煉的一些認識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不足。針對這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 加大體育硬件設施投入
調查數據顯示,66.6%的學生認為學校健身設施有待改進。在對學生選擇什么樣的健身場所的調查中發現,40.43%的學生會選擇學校操場,28.72%的學生選擇體育館,16.81%的學生選擇健身房(見表5)。

表5 健身場所的選擇
而對平時鍛煉的方式調查數據也顯示,72.55%的學生選擇跑步,62.34%的學生會選擇球類運動(見表6)。

表6 平時鍛煉方式
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應該進一步加大場館設施和健身器材的投入。在現階段,應進一步提高現有體育場館的利用率,完善體育場館和器材的管理,使現有的場地設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要求。同時,對學校操場進行整修和定期維護,保證學生體育鍛煉的安全。此外,努力拓展校外體育運動場所(如游泳池的租借,除了保證游泳課的正常開設,還要保證學生有機會練習),充分利用校外體育場地設施,來滿足我院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
3.2 學生體育活動的組織和管理
調查中發現,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學校體育鍛煉氛圍不濃,建議學??梢远嚅_展體育比賽項目。關于學生體育活動的組織和管理,可以充分發揮優秀的學生社團作用,鼓勵學生社團自主組織和管理一些體育賽事活動,這樣不僅可以給體育相關專業學生以實踐的機會,從學生角度去帶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教師方面,可以從體育與健康理論與技能、賽事策劃等方面來幫助大學生開展體育活動。在對“你覺得是否需要專業的人士來指導你進行體育鍛煉或健身活動?” 調查顯示:6.17%的學生表示已經有專業人士指導;58.3%的學生表示需要專業人士指導;15.11%的學生認為不需要專業人士指導;20.43%的學生認為有沒有指導無所謂。學校方面,可以從活動經費、場地器材、獎勵制度等方面進一步推動學生體育活動的組織和管理工作,使學生體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和益處并逐步養成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
3.3 優化體育課程設置
從調查中發現,54.26%的學生認為學校體育課程設置比較死板,缺乏靈活性;38.94%的學生認為學校體育課程內容豐富,真正達到鍛煉身體的教學目標,能滿足自己的體育鍛煉需要;而仍然有6.81%的學生認為體育鍛煉對自己可有可無,學校體育課程對自己無所謂。所以,我們應該順應目前課程改革的熱潮,對學校體育課程設置及教學提出改革要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比如說結合當下的流行趨勢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布置有趣的體育任務、游戲探究、撕名牌等方式,來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1] 霍建勛,楊翠英,關明杰.包頭市 533 名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評定[J].中國學校衛生,2008,29(5) : 455-456.
[2] 張戈.大學生體育鍛煉促進的研究: 以北京大學為個案[D].北京: 北京體育大學,2011.
[3] 邱芬,季瀏,崔德剛.時間管理對體育專業大學生完美主義與學業成績的中介作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33(8):87-91.
[4] 唐靜.大學生課余時間管理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9):1101-1102.
[5] 袁湄.大學生時間管理行為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6.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Exercise
Zhang Meiling
This study usesthe literature data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methods to make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Olympic College Of Nanjing Sport Institute’s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exercis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8 specialties students in three different grades, and put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suggestions for solving problems which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aims to further enhance the students' awareness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so as to improve their physical qua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thusiasm of our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is generally not high, and females are less than males.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南京體育學院奧林匹克學院科技發展基金項目資助(項目編號:aym201505)
張美玲(1982-),女,江蘇新沂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體育保健與康復。
南京體育學院奧林匹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Olympics College of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Nanjing 210000, Jiangsu, China.
G806
A
1005-0256(2016)011-0057-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