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瑞琦
?
八周網球訓練對協調性的影響
程瑞琦
目的:本研究探討網球訓練對平衡能力和手眼協調性的影響。我們嘗試確定接受過網球訓練的人與沒接受過網球訓練的人之間協調發展速度的差異。實驗方法:首先將受試者分為兩組。第一組為17名男性大學生且都打過網球,年齡平均為22.11±0.98歲。他們平均球齡在兩年以上,并且平均每周有三天在打球;第二組為從沒打過網球的15名男性大學生,平均年齡為20.46±1.60歲。對他們同時進行8周的網球訓練,訓練內容一樣,訓練時間一樣,每周兩次,每次兩小時。在訓練中不會進行針對的平衡與協調性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對受試者進行平衡測試、手眼協調性測試以及網球技術測試。第一次測試時間為第2周訓練完,第二次測試為第4周訓練完,最后一次測試在第8周訓練完。實驗結果:在第一次測試和第三次測試結果上,平衡能力、隱性手眼協調和網球技術方面,兩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此外,在學習速度方面第一次與第二次測試結果有顯著性差異(P<0.05)大于第二次測試與第三次測試(P>0.05)。這個結果支持了第二個研究目的,隨著訓練時間加長兩組的弱勢手手眼協調性和網球技術的學習速度在變慢。
網球;平衡;手眼協調;學習;運動控制
網球不僅是一項運動游戲,還是一項運動項目,它需要平衡、協調性、力量、速度、耐力和靈活性等身體素質。反手擊球與正手擊球是網球運動的基礎,這兩個動作的完成需要軀干與下肢的協調配合。在擊球時,它需要利用身體各肌肉的配合將力量傳送于球拍,使球拍產生速度并作用于網球,形成擊球。運動技能的學習受到耐力、力量等其它運動素質的影響。在網球運動中,風、不平整的地面以及網球的旋轉等因素都可以改變網球的運動方向,所以網球沒有相同的速度與方向。擊球時,必須注重手與眼睛的密切配合。在磁共振成像當中可以發現小腦是影響手眼協調的關鍵,所以網球是一項有效改善手眼協調能力與身體素質的運動。
2.1 研究對象
所有的受試者為在校的男性大學生,將受試者分為兩組。其中第一組是在過去2年中這些受試者必須有一項球類運動但不是網球,并且一周運動至少3天。第二組受試者是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球類運動項目的大學生(見表1)。所有受試者的測試方法與計分方法相同。受試者的年齡納入范圍20-22歲之間。
給受試者進行8周的網球訓練,每周兩次,每次兩小時,受試者必須完成總訓練時間的75%。在訓練中不會進行針對的平衡與協調性的訓練,每名受試者的直拍手都為優勢手。

表1 受試者基本信息表
2.2 研究方法
2.2.1 實驗法
2.2.1.1 實驗步驟
第一階段(0-2周),階段完成后第一次測試。內容:感覺,感知和認識網球。介紹一與網球有關的比賽。介紹基本的網球技術。第二階段(2-4周),階段完成后第二次測試。內容:教學基本的網球技術。介紹一些簡單的技術的變化。進行發球區內的迷你比賽。
第三階段(4-8周),階段完成后第三次測試。內容:針對球的某些特殊點,進行教學。學習一些復雜技術的變化。舉行簡單的單打和雙打比賽。
2.2.1.2 實驗測試內容
(1)閉眼單腳站(平衡測試)
測試人員打開電源開關,按“按鍵”后,顯示屏上出現閃爍信號,蜂鳴器發出聲響,表明測試儀進入工作狀態。受試者雙腳依次踏上測試板,其中習慣支撐腳站在中間踏板上,另一只腳站在周邊踏板上,顯示屏上顯示“0”,同時蜂鳴器發出聲響,受試者閉眼,抬起周邊踏板上的腳時,蜂鳴器停止發聲,測試儀開始計時。當受試者的支撐腳移動或抬起腳著地時,蜂鳴器發出聲響,表明測試結束,顯示屏上顯示測試值。測試2次,記錄最好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不計小數。
(2)(反應時)手眼協調測試
打開電源待儀器所有燈熄滅,LED顯示0.000后,可按鍵開始測試。按“啟動”鍵后在0.5-3秒后(該時間任意變化)反應時鍵1-5號中任一鍵發光有音響,這時食指離開“啟動”鍵(簡單反應時),LED顯示簡單反應時,同時受測者食指以最快速度按向給出信號的鍵,一旦食指按下鍵,燈光信號隨時停止,LED顯示綜合反應時,這樣連續測試操作5次后,按“功能”鍵,顯示簡單反應時的平均值,再按一次“功能”鍵顯示綜合反應時的平均值。再按一次“功能”鍵。結束本次測試,準備一下受測者測試。
(3)網球能力測試
受試者(subject)站在底線發球點位置,測試者(tester)站在另一面的發球區T點上,給受試者喂球,反手位與正手位各喂11顆球,每個球為5分,評分標準見圖1,受試者正手位或反手位的球休息5分鐘。受試者擊球后,球落在指定的區域得到該區域內的分數。出界與下網均為0分,其它可分為五個等級,分別為1、2、3、4、5分。

圖1 網球能力測試示意圖
2.2.2 數理統計法
首先將實驗所得數據錄入spss20.0數據統計軟件,并將數據整理分析,進行正態分布性檢驗,如果數據呈正態分布則進行配對或獨立樣本T檢驗。如果不是正態分布則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和Kruskall沃利斯統計分析用來檢驗組內差異性。
3.1 平衡能力的測試結果
三次平衡能力測試結果(表2)顯示,兩組之間不存在顯著性的差異。在組內比較,第一次與第二次測量結果之間之間和第二次與第三次測量結果兩組組內之間也不存在在顯著性差異(p>0.05)。但是第一次與第三次測量結果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第一組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第二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表2 平衡能力測試結果對比表
橫向為組內對比,縱向為組間對比,顯著性差異為*p<0.05 ,非常顯著性差異為**p<0.01。
3.2 手眼協調能力測試結果
通過重復測量發差分析對手眼協調能力的測試可以看出,兩組組內三次優勢手手眼協調測量結果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這說明這三此次測量的結果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在弱勢手手眼協調能力測試結果上,在兩組第一次與第三次測量結果上,差異性顯著(p<0.05)。在弱勢手手眼協調測試結果上第二組受試者的第三次測量與第一次相比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見表4)。

表3 優勢手手眼協調能力的測試結果
橫向為組內對比,縱向為組間對比,顯著性差異為*p<0.05 ,非常顯著性差異為**p<0.01。

表4 弱勢手的手眼協調能力的測試結果
橫向為組內對比,縱向為組間對比,顯著性差異為*p<0.05 ,非常顯著性差異為**p<0.01。
3.3 網球能力測試結果
根據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對網球能力測試結果(見表5)可看出,三此次兩結果組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第一與第三次測量結果上有顯著性差異(p<0.01)。

表5 網球能力測試結果表
橫向為組內對比,縱向為組間對比,顯著性差異為*p<0.05 ,非常顯著性差異為**p<0.01
網球運動是一項需要平衡和協調能力的運動項目。在運動過程中,肌肉的反應過程是一種被動和主動調節過程,這個過程被稱為康斯坦協調。運動控制主要有大腦皮質控制,但是在每個運動之前還有一個低級的運動控制,那就是延髓參與的調節。再多關節的運動當中,如果延髓的控制過多參與調節,會使運動反應時間變長,運動遲緩,造成在網球運動中對球的控制能力減弱。
網球技術練習需要上肢、軀干和下肢肌肉的相互協調才能完成,所以大腦皮層運動控制必須協調各肌肉的相互運作,使動作流暢。這種調節系統稱為單位協同,也就是多關節運動控制。當初學者練習網球是,這種多關節的運動控制會影響動作的完成。只有不斷地練習,加強大腦皮層與延髓的相互配合才能使網球動作流暢。初學者中,動作的錯誤率會非常高主要原因是兩者之間沒有形成協調地控制。
在本文的研究中可發現,在評價手眼能力測試的結果中這兩組受試者優勢手的手眼協調能力都得到顯著性的改善。但是結果卻顯示不出兩組之間存在的差異因素(p>0.05),即使無運動經驗的一組比有過球類運動經驗的一組改善效果更好。有過球類經驗一組比沒接受訓練之前提高了25.53%的改善,無運動經驗的一組得到了59.7%的改善。對于弱勢手的手眼協調能力也有顯著性的改善(p<0.01)。弱勢手的手眼協調能力第一組得到了52.14%的改善,第二組得到了15.38%的改善。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的結果顯示,經過8周的網球培訓,受試者的平衡和手眼協調能力都得到了改善,無運動經驗的一組改善更為明顯。
本研究還顯示,弱勢手的的手眼協調能力改善更為顯著,由于網球培訓優勢手的手眼協調能力提高有助于弱勢手的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以上的結果可以證明:1)網球訓練能夠提高機體的整體控制能力;2)雖然機體的整體手眼協調性已經得到改善,但是弱勢手的手眼協調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改善;3)雖然網球訓練對優勢手的手眼協調能力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但是對于弱勢手的改善已經取得了有意義的進展。
當一個人進行網球練習時,他的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將會得到改善,這種改善有利于提高生活質量。現實生活中,網球教練大多只注重練習者的運動成績而忽略了網球對生活質量的改變。在完成某一個動作時其它關節也會參與到其中來實現機體的平衡和協調。所以網球運動員更應該控制好機體在短時間內做出協調動作來完成擊球。
1.經過8周的網球訓練,受試者協調與平衡能力改善顯著(p<0.01),受試者學會了打網球。
2.如果網球訓練的好,能夠最佳的改善受試者的身體能力,網球運動需要協調與平衡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動作。
3.網球訓練是顯著提高20-22歲成年男性協調和平衡能力的運動項目。同時,網球訓練對優勢手的手眼協調能力改善不明顯,但是可以快速發展弱勢手的手眼協調能力。
4.在弱勢手眼協調能力和網球能力測試中,他們的學習能力在逐步減緩。第一次與第二次結果比較差異大于第二次與第三次的比較差異。
[1] Filipcic A, Filipcic T. The relationship of tennis-specific motor abilities and the competition efficiency of young female tennis players. Kinesiology 2005; 372: 167-72.
[2] Groppeln JL, Loehr JE, Melville DS, Quinn AM. Science of coaching tennis. USA: Hum Kin 1989.
[3] Grosser M, Sch?rnborn R. Competitive tennis for young players. Oxford: Meyer & Meyer 2002.
[4] Lafont D. Six good reasons to keep your eye of the ball. ITF Coaching Sport Sci Rev 2008; 15(44): 5-6.
[5] Sch?born R. Advanced techniques for competitive tennis. Oxford:Meyer&Meyer Sport 2000.
The Effect to Coordination after 8-Week-Training on Tennis
Cheng Ruiqi
Purpos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tennis training on balance and hand eye coordination. We try to determin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between people who have trained in tennis and those who do not receive tennis training. Experiment method: first, the subjects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first group is made by 17 male college students and each of them has played tennis, the average age of 22.11±0.98 years old. Their average age for playing tennisis more than two years, and play three days a week on average. The second group is made by 15 males who had never played tennisbefore, their average age is 20.46±1.60 years old.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ve 8 weeks of tennis training,the context and time on training are totally same, two times a week, two hours each. Duringthe training, thetraining for balance and coordination will not be taught. Balance, hand eye coordination and tennis technology test will be testedduring the training process. The first test willbe carried on after the second week, the second test will be after the fourth weeks, the last test will be after the eighth weeks of training. The result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between the first test and the third test on balance ability, hand eye coordination and tennis technology. In addition, the speed of learning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test h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which is bigger than second tests and third tests (P > 0.05).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purpose of second research, with longer time on training the recessive hand eye coordination and tennis learning speed oftwo groups are getting slower.
tennis; balance; hand-eye coordination; improvement of learning; motor control
程瑞琦(1992-),女,山西運城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Sport College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0,Shanxi, China.
G808
A
1005-0256(2016)011-0066-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