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星雷(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041)
NBA高關注率對CBA發展的啟示
吳星雷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041)
該文主要運用觀察法、文獻研究法、數理統計法、類比推理法對人們對NBA的高關注率進行研究思考,以及人們對觀看CBA興致不高的原因進行探究。得出CBA的發展受球員各方面素質、選秀體制、裁判體制以及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等結論,在體制、球員自身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注率 NBA CBA 啟示
籃球于1891年被詹姆斯·史密斯先生發明,1895年就已經傳入中國,何以美國籃球的發展能大幅度領先中國?值得大家深思。NBA常規賽進行的如火如荼,勇士隊完成開局20連勝的恐怖記錄,庫里的“變態準”,他的技術風格已然成為青少年競相模仿的對象。一大部分人群表示,勇士隊的比賽必看。再觀察CBA的關注情況就遠不及此,從CBA的上座率以及電視和媒體轉播收視率就可看出二者之間的巨大差距,當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1 NBA發展概況
NBA全稱美國及加拿大職業籃球聯盟(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成立于1946年6月6日,至今已有69年歷史,是一個國際體育及媒體集團,由3個職業體育聯盟組成:美國男子職業籃球聯盟(NBA)、美國女子職業籃球聯盟(WNBA)以及NBA發展聯盟(NBA Development League)。其中NBA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籃球聯賽、美國四大職業體育聯賽之一。該文所提到的NBA特指美國男子職業籃球聯盟(NBA)。NBA有30支球隊,常規賽82場,季后賽四輪,7局4勝制,還有多種著名的活動,如,全明星周末、NBA選秀、NBA總決賽等。
1.2 CBA發展概況
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即CBA,英文全稱China Basketball Association),簡稱中國籃球協會,是由中國籃球協會所主辦的跨年度主客場制籃球聯賽,中國最高等級的籃球聯賽。1995年CBA聯賽(甲A聯賽)創辦時有12支球隊參加,已有20年歷史,在2014—2015賽季,球隊數量由18支升至20支。比賽時間跨度與NBA相仿,自每年的10月或11月開始至次年的4月結束。比賽形式分為常規賽和季后賽。常規賽:所有參賽球隊進行雙循環比賽,勝一場得2分,負一場得1分,棄權得0分。季后賽:常規賽的前8名進入季后賽。季后賽采用交叉淘汰賽。1/4決賽和半決賽均采用五戰三勝制(1-2-1-1),總冠軍決賽采用七戰四勝制(2-3-2),常規賽名次列前的隊多一個主場。
2.1 美國多元文化的影響[1]
2.1.1 “個人主義”文化與“集體主義”文化
“個人主義”文化對NBA的形成和發展以及技戰術風格的形成有著極大影響。美國人的個人主義是非常強的,其體現在方方面面,中國人認識晚輩時,都稱呼這是誰的孩子,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是誰,但是在美國絕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均是直接稱呼晚輩的姓名,而不提及他的父母親。在球場中更是用實力說話,球員無時無刻都在用各種方式表現自己。NBA中個人主義最強的無疑非科比莫屬,科比單場出手次數可以比整個球隊其余人加起來都多,在NBA中,也只有科比一人可以如此,一方面體現了美國人深入骨髓的“個人主義”,同時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那種專注、執著、拼搏以及對自己的那份不可言喻的自信。雖然有時因為個人主義的原因導致球隊輸球,但更多值得稱贊的是他們充當球隊的藍領,做出無法替代的貢獻。在當球隊的球隊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球隊球員首先考慮的是球隊利益。美國的主流文化是“個人主義”,能在關鍵的時刻首先考慮集體利益,否則無法打出那些神來之筆的配合,這是讓其具有高關注率的原因之一。
2.1.2 “白人文化”與“黑人文化”
黑人的解剖、生理特點決定了其比白種人和黃種人更好的身體機能,使其有能力完成各種高難度、賞心悅目、令人震撼的技術動作,從美國成立以來,黑人就貼有奴隸的標簽,可以說毫無社會地位,直至1861年林肯上臺發動南北戰爭頒布《廢除黑人奴隸宣言》,黑人才得以解放,但歷史的改變很困難,人們的觀念意識很難轉變,可能因為這些原因,所以,黑人球員在球場上希望得到更多地認同,通過更具有攻擊性的表現使他們展示出自己比白人更凜冽的天賦。
黑人對自我表現的熱衷以及個性的宣泄,表現在方方面面,他們個性張揚的發型,寬松的服飾,NBA的流行音樂已經被Hip-Hop和Rap音樂所統治,許多球員在賽前會通過聽這些音樂使自己達到興奮狀態,大量的中國球員及球迷也在賽前或平時情緒低落時采用這種方式來提高興奮性或者釋放情緒。
2.1.3 “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
美國的精英文化更多是針對權力精英而言的,所謂權力精英就是那些對國家經濟模式、政治制度和形態具有支配和操縱決斷權力的人。而大眾文化可以解釋為孕育在民眾之中的,為普通百姓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上流行的文化作品和行為體育精神的感染。大眾文化沖擊精英文化、蠶食主流文化、對美國人的生活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
美國是籃球運動的發源地,它的職業化、產業化進程已有半個多世紀,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籃球文化體系[2]。為了迎合大眾文化的需要,NBA采取了很多措施,如,比賽規則的變化、媒體的宣傳、各種活動的舉辦、球員包裝、主場造勢、利用海外球員資源。
2.2 運動員的人格魅力
西方體育要求“更快、更高、更強”。諸多NBA球員能踏入巨星行列,就是因為他們平時比其他球員要更加刻苦的訓練。
有記者問科比(Kobe·Bryant):“科比,你為什么如此成功?”科比反問記者:“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的樣子嗎?”,記者搖搖頭,科比說:“我知道每一天凌晨四點洛杉磯的樣子”。現快船當家球星克里斯·保羅(Chris Paul)凌晨3:21分時到球館練基本功、力量、投籃,曾說:“現在我的肌肉越疼,我在場上得到的回報就越多”,這是他的原話。不斷地努力練就了獨特的精湛技術,打造屬于自己的標志性動作,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讓無數人為之癡迷。
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MichaelJorden)在其出版的《成功路上的邁克爾·喬丹》在領導團隊上這樣寫道:“如果你講的話沒有行動和努力做后盾,他就毫無意義。”“我允許別人犯錯誤,尤其是我被認為是一個球隊或公司的領導時,我總是如此,為什么不呢?如果一名主力隊員沒有來或在比賽中不努力,其他人為何不行?”。“如果大家認為我是最好的球員或收入最多,那么,我要讓大家都知道那些錢是我掙得。我不但要讓周圍的人知道那不是偶然,而且要讓他們知道我也正在注視他們。”[3]這就是一名籃球巨星,他的人格魅力,人們怎能不被其影響?
巨星之所以為巨星,絕不是偶然。他們背后人們看不見的付出,對一件事情力爭完美的追求精神,體現著體育精神的同時,展示出了其自身的獨特的人格魅力。而這些精神深深的影響著每一位關注者。
2.3 宗教的影響
美國是一個宗教國家,主要受基督新教、天主教和猶太教這3個宗教團體的影響。在美國平均每100個人中就有63個是教會人員,剩下的人中多數都有宗教信仰,只有3%的人宣稱自己不信教,宗教對美國人來說,絕不僅僅是一種信仰,而且還滲透在生活的各個方面。
2013年6月20日,在NBA總決賽第7場熱火95比88擊敗馬刺后奪得總冠軍,賽后球星韋德感謝神,并稱自己是有福的。韋德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他對基督教的信仰與母親喬琳達是分不開的,喬琳達因吸毒、販毒、酗酒而入獄,在服刑期間開始接觸基督教義,并且在刑滿釋放后走上傳教之路,現在是教堂的一名助理牧師。韋德為了支持母親,資助母親在芝加哥建立一所教堂。韋德信主以后,把自己收入的1/10都奉獻給了教堂,2012年的圣誕節,韋德得知南佛羅里達州一家人因為孩子在玩耍時不小心燒毀了房子及所有家產,韋德立馬決定贈予他們一間新屋子,還包括一些家具、衣物和圣誕禮物。
一些球星對宗教的信仰,會對其自身的行為產生影響,身為公眾人物,本就受廣大人民和媒體的密切關注,加上他們做的一些對社會有正面或負面影響的事件,無疑會增加人們對他們的關注,從而間接的增加了對NBA的關注。
2.4 體制問題[4]
2.4.1 升降制度
NBA沒有升降制度,而且對聯盟戰績較差的隊伍給予優惠政策,這體現在優先選秀權,得到與其他俱樂部相同的聯盟收益分配等。
2.4.2 Cartel式壟斷
NBA聯盟由會員俱樂部組成,現有30個成員,其最高權力機構是聯盟董事會,各俱樂部老板或者代言人是董事會成員,聯盟擴大或俱樂部遷徙等重大問題采用投票制度。3/4董事贊成方可通過。
2.4.3 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董事會雇傭總裁和總裁辦公室成員來履行最高執行權和日常經營管理權。
2.4.4 平衡制度
主要包括選秀權、轉會制度、工資帽與奢侈稅等。NBA新加入球員被各俱樂部統一選擇,且按照弱隊優先原則,每年選秀大會上,按照上賽季球隊由弱到強的順序依次挑選自己所需要的球員。轉會制度是針對老球員,一個俱樂部的球員到另外一個俱樂部打球的制度安排。工資帽是聯盟對各球隊球員工資的一個限定性規定,如果某球隊球員工資超過工資帽就得按等價于超過部分向聯盟繳納“奢侈稅”,聯盟用奢侈稅補助較弱的球隊。
2.4.5 統一NBA品牌
統一經營NBA品牌,收益平均分配給各俱樂部,主要指電視轉播權轉讓收益和相關產品開發收益,而各俱樂部只有當地電視轉播轉讓權和有限的廣告等經營權。
2.4.6 職業化裁判制度
NBA的裁判都是聯盟雇傭的專職裁判員,聯盟對裁判進行培訓、監督。一般認為這些制度安排是支撐NBA取得良好發展的基礎,這些制度安排保證了NBA的基礎產品——比賽對觀眾的吸引力。
3.1 球員職業精神
通過觀看NBA與CBA的職業聯賽可以發現,相比NBA,CBA球員職業精神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運動員技術粗糙,基本功不扎實。邁克爾·喬丹在其所著的《成功路上的邁克爾·喬丹》書中提到:基本功是我在NBA比賽中最關鍵的部分,我所做的每一件事和我所成就的每一件事,都能追溯到我對待籃球基本功的方式和怎么盡我的能力應用他們。
(2)拼搏精神不足。一些通過進一步爭搶可以得到的球沒有去全力爭奪,很少看見CBA球場上飛身救球或飛身斷球的場面。
2015年男籃亞錦賽,中國隊每一位球員都來自于CBA,值得稱贊的是,在小組賽第2場中國隊對陣韓國隊時,第4節在落后15分的情況下,中國隊完成大逆轉,以76比73險勝韓國隊,最終以全勝的輝煌戰績豪取冠軍寶座。足以證明,通過每一位球員的刻苦訓練,賽場上永不服輸的奮力拼搏,是可以取得優異成績的。
3.2 CBA所處大環境
中國人口眾多,西方思想文化進入中國,其本身具有的先進性、開放性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從而逐漸淡忘了本土文化,導致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未能良好的流傳后世。社會有太多的誘惑,人的自控力接連面臨挑戰,尤其是絕大多數成年人、青少年甚至孩童都成為拜金主義,過于看重物質而不重視人最為本質的內在精神。人們基本素質低下,一些基本的道德、禮儀已不復存在。閱讀水平往往體現一個國家人們的基本素質,中國全國人民平均閱讀量每年不足一本,種種現象體現出中國人民基本素質令人堪憂。這個大環境中的種種問題,都在各個方面影響著CBA的發展。
3.3 體制問題
3.3.1 國家體制
舉國體制下,CBA聯賽由國家體育總局籃球運動管理中心全權負責,集操作、管理和決定大權于一身,形成壟斷局面。而下屬的基本單位是各俱樂部,從某種程度上講,籃管中心是委托方,各俱樂部是被委托方——代理方,但是籃管中心和各俱樂部沒有直接利益關系。一般情況下,籃管中心對俱樂部的關注較少,俱樂部由于在政府權力壓制之下,無法充分施展手腳去經營和發展[5]。
3.3.2 俱樂部產權
CBA俱樂部大都由原體育行政部門和投資企業合伙建立,即由行政部門提供運動場地和運動員,企業提供資金。這就存在諸多問題:首先,俱樂部該聽誰的?其次,俱樂部受兩方面的牽制,辦事效率上大打折扣,極不利于俱樂部的管理工作。
3.3.3 選秀制度
NBA選秀制度公開、公正,有目共睹,已成為NBA的重要活動。CBA的選秀過程分2個階段:選秀前訓練營和選秀球員測試[6]。如今CBA選秀主要是引進外援,引進外援采取的方式為:(1)俱樂部自己完成;(2)邀請國外球員來試訓;(3)通過國內、外經紀人物色優秀球員。
引進外援的目的是要通過國外高水平運動員來帶動中國籃球的整體水平,但是縱觀1995年浙江隊引進的第一位到中國打球的外援——薩文科夫,到如今各支隊伍都有外援,中國的籃球水平可能有所提高,但與世界籃球高水平地區仍有較大差距。選秀忽視了對中國年輕球員的選拔,大學生超級聯賽、CUBA中的球員能進入CBA的寥寥無幾,難道真是這些年輕球員的各方面的水平不足嗎?NBA每只球隊每年都會舉行一次屬于自己的訓練營,參訓球員都是各球隊自己物色的年輕球員,他們并不是每人都能打NBA,但是這些預備役隊員在一些特殊時期,比如:球隊傷病情況比較嚴重時,他們就會被列入球員名單中,同時還可以鍛煉年輕球員。
4.1 重視文化建設
首先應加強CBA球員的基本素質和文化水平,每年的選秀中也要注重球員的基本素質和文化水平,使觀眾能從CBA中看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優良傳統文化并從中學習。
4.2 運動員培養自身的獨特魅力
球場拼搏的態度,精湛的球技,強硬的球風;賽場外謙遜有禮,幸福的家庭生活等等這些正能量,在提高自身的同時,增加了人們對球員的關注,間接增加了對CBA的關注。
4.3 制度上可先從裁判制度、選秀制度予以改進
裁判員要更加職業化,設置CBA專職裁判,對裁判員進行統一嚴格的培訓和考核,一旦經過考核,成為CBA專職裁判員就可享受優厚的待遇和嚴格的限制。選秀不但要重視合理的引進外援,更要重視國內年輕球員的發展,以保證整體水平長盛不衰。
[1]劉艷,王家宏,劉洋.亞文化對美國職業籃球發展的影響[J].體育文化導刊,2008(10):112-113.
[2]孫民治,楊伯鏞.關于我國籃球文化的一些思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30(2):30-34.
[3]邁克爾·喬丹,楊世強,扈寅喜.成功路上的邁克爾·喬丹[J].體育世界,1995(12):4-8.
[4]嚴維石.NBA體制的經濟學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0(1):87-87.
[5]劉鉑.NBA強勢入侵的形勢下,對CBA現狀和發展的思考[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1(1):45-48.
[6]李同輝.CBA與NBA選秀制度的比較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8(3):24-26.
G80-32
A
2095-2813(2016)07(b)-0156-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