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新(淮海工學院體育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5)
體育游戲創編流程探究
劉洪新
(淮海工學院體育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5)
體育游戲源于生活,現代體育運動大多也緣自體育游戲。作為一種常用的教學手段,體育游戲不同于競技運動,參與的技術難度較低,組織形式靈活可變,合理地應用體育游戲既可以增強體質、娛樂身心,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對塑造良好的個人品德以及團隊合作意識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但如果機械地生搬硬套,成效則得不到保障,甚至會產生消極負面的影響。因此,體育游戲的創編并不是一時的沖動,而是為了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不斷優化、不斷完善的流程體系。
1.1鍛煉性原則
身體運動是體育游戲和一般游戲的本質區別,鍛煉性原則是體育游戲創編的基本原則,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體育游戲具有不同的健身價值。按項目類型,可分為籃球、排球、足球、田徑、體操、武術等;按身體素質類型,可分為速度、力量、耐力、靈敏等;按形式,可分為接力、追逐、拋接、集體競技等。體育游戲的創編要善于應用各種不同的手段和形式賦予其特殊的鍛煉價值,保障其練習的時間和頻率,從而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
1.2趣味性原則
趣味性是體育游戲的一大特色,提高體育游戲的趣味性要做到:(1)提高游戲的競爭性,通過競爭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喚醒學生的內在潛力。某種程度上講,競爭越激烈趣味性越強,特別是在單調枯燥的練習中,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2)采用一些與日常習慣動作不同或相反的的新穎動作,激發學生模仿沖動。(3)適當增加動作難度也可以提高游戲的趣味性,只有經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動作,才能從中獲得滿足感,才會真正融入到游戲中。(4)設置有趣的游戲規則、制訂搞笑的獎懲方法以及增加游戲的故事情節等都可以提高體育游戲的趣味性。
1.3針對性原則
體育游戲只是體育教學的一種手段,雖然也可以促使學生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但是相對而言,體育游戲活動是零散的,系統性不足,并不能代替系統性的體育教學。因此,體育游戲的應用必須要服從教學任務的完成。通常來說,開始部分體育游戲主要功能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注意力。基本部分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手段。結束部分則是放松身心、調整恢復。此外,還要根據氣候、場地、器材以及其他相關因素,對游戲的持續時間、游戲的難度、游戲的負荷、游戲的規則、游戲的安全性等適當調整,靈活應用。
1.4差異性原則
體育游戲的應用不能生搬硬套,要體現學生的年齡、性別、運動能力、民風民俗等因素。通常隨著年齡的增長體育游戲逐漸被形式化,喜歡游戲的種類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而同一游戲中花費的時間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男生喜歡要求較高的速度和力量的籃球、足球等項目,女生則喜歡體操、舞蹈、集體活動等。小學低年級大多體現個人能力的展示,小學高年級出現兩人、多人、小團體的合作意識,高中階段才有真正意義上的團隊合作。運動能力是完成體育游戲的基礎,需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游戲的動作難度、規則的復雜性等做出相應調整,保障教學效果。民風民俗除了可以為體育游戲提供良好的素材,還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對某些禁忌的行為要避諱,這一點在少數民族地區格外重要。
2.1明確教學目的
體育游戲不僅是為了獲得愉快的體驗,更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一種手段。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應用要服從教學任務的達成,它只承擔著部分功能,如激發鍛煉熱情、動作或戰術輔助練習,放松練習等。因此,體育游戲的創編首先要明確游戲的目的與任務。
2.2分析基本狀況
基本狀況包括參與學生的年齡、性別比例、運動能力、游戲的經歷、場地設施以及風土民俗等,這樣,游戲的創編就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
2.3選擇游戲素材
體育游戲的素材有很多,凡是體現身體運動特征的均可以作為素材,大致可以包括:基本運動能力方面(如跑、跳、投、追逐、攀爬等),隊列練習方面(如齊步走、立定、轉向、下蹲、起立等),競技運動方面(如球類運動的傳接球、投籃、射門、體操中的翻滾,跳躍等),生活實踐方面(如肩挑背扛、移動重物、夾遞物品等),還有模仿性動作(如兔子跳、鴨子走、飛機起飛、機械臂等)。圍繞教學目的,針對學生狀況,精心挑選,通過移植、組合、提煉、變化等方法使其成為體育游戲的素材。值得一提的是,從民族傳統體育、民間游戲、民間舞蹈等方面提煉的游戲素材更受到學生歡迎。
2.4制訂游戲方案
體育游戲方案的制訂包含準備、組織形式、隊形變化、活動路線、活動范圍、活動時間、動作要求等內容。準備包括所需要的器材及放置地點,所需的場地規格,游戲學生的分組及站位情況。組織形式有接力、追逐、角力、傳遞、集體競速等等,要根據游戲的目的和素材選擇合適的組織形式。合理的游戲隊形有利于提高效率,縱隊便于接力和傳遞,橫隊便于拋接和角力,圓形便于追逐和攻防,三角形便于戰術訓練。活動路線指參與的學生移動的路線,通常有穿梭式、往返式和環繞式3種。活動范圍就是游戲能夠有效開展所需要的場地大小。活動時間取決于游戲的難易程度和規則復雜程度,越復雜越難持續的時間就越長。動作要求包含動作的規范以及接替動作完成的規范。
2.5制訂游戲規則
規則是體育游戲順利進行的保障,也是裁定勝負的主要依據。體育游戲很多情況下采用一些“不規范”的動作,在游戲中卻是合理的,制訂規則的原則包括:(1)要界定合理動作與不合理動作,界定什么情況下屬于成功,什么情況下屬于失敗。(2)要制訂獎懲措施,對成功者獎勵,對失敗者批評,對違規者罰出場外,并采用扣分降級等。(3)規則的制訂要簡單明了,要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彈性,保留一定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空間,盡可能地降低游戲中斷的頻率,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2.6確定游戲名稱
游戲名稱要簡單明了,不要繞口。通常可以對游戲的內容和形式直接命名,如趣味傳球、迎面接力等。也可以個根據游戲活動的情景擬喻命名,如排山倒海、火線救援等。
2.7制訂應急預案
制訂應急預案不僅僅是針對天氣、場地、器械等發生的突然狀況時的預備方案,也是在游戲中能否達成教學目標而要對難度、規則等作出的相應調整。同時也要對游戲操作過程中出現的突發情況,如情緒、游戲難度、安全隱患等作出相應的處理方法。
2.8成效分析與反饋
作為一項教學活動,游戲結束后需要對其成效進行分析總結,對游戲的各個環節也需要進行重新審視,分析成功和不足的地方,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及注意事項,為今后游戲的開展提供有益的幫助。
體育游戲是寓教于樂的最佳方式,也是組織教學的有效手段。體育游戲的創編要為教學任務的完成創造條件,將體育游戲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不斷地汲取游戲素材,不斷地優化升級,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運動技術,真正享受到體育的樂趣,愛上體育運動,從而為體育生活方式的形成奠定基礎。
[1]莫少強.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運用的分析[J].體育科技,2005(2):71-72.
[2]林君薇.體育游戲論[J].體育文化導刊,2009(10):103-105.
[3]袁海強.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運用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15(3);146-149.
G898 文獻標識碼:A
1674-151X(2016)08-060-02
2016-07-04
劉洪新(1967~),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