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搖華,張宏杰
(1.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 上海 200093;2.上海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訓練學院 上海 200438)
體育活動導向下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路徑研究
胡搖華1,張宏杰2
(1.上海出版印刷高等??茖W校 上海 200093;2.上海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訓練學院 上海 200438)
以企業招聘人才時看重準入員工的職業素養為切入點,以體育活動為導向對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路徑進行研究。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對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現狀進行歸納,分析大學生職業素養缺失的原因,研究體育活動對職業素養培養的作用和優勢,提出體育活動導向下職業素養培養的內容構建。運用教育學理論、邏輯分析歸納法提出構建體育活動導向下的職業素養課程、編寫教材,選擇教法,制定評價標準、組建多元化校園體育組織、加強體育教師培訓力度、規范學校規章制度以及籌辦校園體育活動賽事等培養路徑,旨在對高職院校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提供操作指引。
體育活動;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
職業素養是繼勞動力市場以資歷取向和能力取向為評價標準后發展而成的,現在大多數企業招聘人才時對準入員工的職業素養尤為看重,因為員工的職業技能可以通過專業的培訓獲得;員工的資歷經驗可以通過工作中積累;但員工的職業素養需要經過長期潛移默化的培養才能形成。如果員工的職業素養較低,可能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高職院校加大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的就業,并且能夠在眾多企業圈內獲得較好的口碑,形成培養優質學生的長效機制,對學生的成長和學校的發展都能起到了更好的促進作用。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方式有很多。其中,體育活動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本研究通過理論疏理和現實依據,運用系統分析法就體育活動對促進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具有哪些作用提出培養職業素養的路徑,旨在對高職院校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方面提供操作指引。
1.1 職業素養內涵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學者對職業素養的研究側重點和定位不同導致出現了差異,但總體的研究趨勢是相同的。陳再兵將職業素養劃分為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和職業技能4個方面。職業道德包括職業義務、職業責任和職業行為上的道德準則;職業意識包括奉獻意識、創業意識、競爭意識和協作意識;職業行為習慣則體現在主動進取、友好合作、服從服務和謙虛低調[1]。洪慧敏認為職業素養可看作是職業人綜合運用自身所擁有的物質和意識條件,較好地完成職業所規定的任務和目標,在努力工作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和面貌[2]。宗美娟認為職業素養實際上就是職業崗位祛除職業技能之外,要求從業者所具備的素養[3]。譚狄溪從“冰山理論”角度把職業素養分為顯性素養和隱性素養,冰山理論原理即將一個人的職業素養比做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1/8 是資質、知識、行為和技能等顯性素養,即職業技能;而潛在水面之下的7/8的冰山,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和職業態度等,稱之為隱性素養[4]。羅蘭芬認為作為對促進職業能力的提升,服從意識、敬業意識、吃苦耐勞精神、團隊合作意識等均屬于職業素養內涵[5]。本研究認為這幾個方面是當前職業院校學生缺少而企業又迫切需要的。這幾個因素是影響學生就業和繼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優化職業技能的關鍵因素。對在校大學生的問卷調查中有78.5%的學生認為職業能力是最重要的,也是獲得工作機會的唯一通行證。但是通過對企業管理人員的調查問卷卻得出了大相徑庭的答案,90.2%的企業管理者認為職業道德、服從意識、誠信等職業素養內容更為重要,這也是員工在獲得工作崗位后能否后續晉升的關鍵因素[3]。然而這部分被企業管理者認為重要的內容卻被如今大多數職業院校所忽略,課堂內容專業化程度高,課堂外活動組織形式單一,很少涉及學生的職業素養內容。因此,為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是非常緊迫的事情。
1.2 大學生職業素養缺失原因
1.2.1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
裘燕南將當前高職學校學生缺乏職業素養的原因歸結為以下三點:教學過程注重書本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動腦與動手的綜合訓練;注重專項能力的培養,忽視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訓練;注重專業知識的教育,忽視對學生職業道德、敬業精神的培養[6]。黎業芬認為學校片面強調學生對各種實用知識的獲得和職業技能的提高,把“現代職業素養”簡單理解為職業技能在實踐教學中只考慮理論教學的系統性,而將實踐教學系統打亂,附設在理論教學各個階段,使實踐教學只起理論的驗證作用,不利于知識、技能和相關能力素質的整合[7]。劉曉波等則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方面進行了反思,認為高職院校職業素養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形成較為有效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目的性、指向性不強的素養教育內容,沒有很好的滿足企業對人才職業素養方面的要求[8]。
1.2.2 教師參與意識薄弱
周建良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得出的結論是目前專業任課教師均認識到職業素養的重要性,但大部分教師將其職責定位于訓練學生的專業技能,認為職業道德、職業生涯規劃等職業素養內容的培養屬于思想政治等課程的任務[9]。在2012年高職院校職業技能交流會上大多數參會者認為現今職業院校教師側重專業教學,教師的意識還僅僅停留在傳遞知識上,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團結協作,尊師重道,服從意識和誠信等職業素養方面談及的較少。超半數教師在課堂上只注重專業知識技能的傳授是導致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素養狀況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1.2.3 社會環境影響
在追求經濟效率的社會大環境中,通貨膨脹、房價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教師的福利待遇上升較小,以上海高校為例,10年間教師的工資獎金提升不到10%,房價和物價的上升卻超過50%以上[10]。教師要體面的生活必須想辦法從其他渠道進行彌補,因此在提升學生素養方面課程研究不夠充分,導致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無培養潤土。羅蘭芬認為政府對普通高校投入比重較大,對高職院校投入比重較小的政策傾斜也是導致職業院校對在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不足的原因之一[5]。
2.1 體育活動培養大學生意志品質、抵抗壓力的作用
體育運動可以磨練人的意志力,能夠提高大學生在職場中對抗壓力的能力。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困難,學生要完成某項任務并達到較好的效果就需要不斷的自我挑戰,努力完成具有難度的任務。比如在學習籃球中的三步低手投籃的動作,要求學生運球熟練、步伐正確、動作協調、并把球投進籃筐。如果學生在球性不熟練,身體不協調的情況下就需要克服自身困難,一次次重復的做三步上籃的動作,并在練習的過程找出自身問題,完成任務。這不僅僅鍛煉了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2.2 體育活動對培養大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作用
團隊合作能力體現了良好的集體主義精神、具備大局觀、與他人積極配合、互相協作等高質量完成任務。楊應威認為在體育運動過程中,不僅要提高學生自身的運動水平和身體素質,同時還會將學生放置在團隊中,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榮譽感,并且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學習融入團體和團隊合作能力[11]。體育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很多活動都需要團隊協作完成任務,比如野外素質拓展訓練、足球、籃球、排球、荷球、多人皮劃艇、英式橄欖球等。在這些團隊體育活動中學生不僅學到了專項技術和危機時刻處理問題的能力,而且學到了團隊協作能力和頑強拼搏的精神。
2.3 體育活動對培養大學生職業道德的作用
高校學生應對自己所學專業表現出熱愛之情,只有這樣才會有拼搏的動力,才會有愛崗敬業的精神。大學生在熱愛的基礎上才會自覺的參與體育活動。在參與的過程中就能體會到拼搏的涵義。公平、公正是每項運動的宗旨,也是顧拜旦先生創辦奧林匹克的目的,他希望人類能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的競爭。因此,各項體育活動都是在公平的環境中進行的,參與體育活動中的人也會被養成具有公平競爭的意識。這種道德意識一旦形成,在生活和工作中會不自覺的表現出來,形成獨特的個人魅力。
2.4 體育活動對培養大學生吃苦耐勞精神的作用
體育活動內容有娛樂性和趣味性的一面,也有強其體魄,育其精神的一面。由于我國政策原因導致現在很多大學生是獨生子女,養尊處優的生活讓大多數大學生感覺比較幸福,但吃苦耐勞的品質較欠缺,生活與學習中存在怕臟、怕累、怕吃苦的心態。通過體育活動中對各種運動器械的接觸能培養大學生不怕臟,不怕累的心態;通過有運動強度的訓練能實實在在的讓大學生體會到“野蠻其體魄”的一面,對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有非常大的作用。
3.1 職業素養的分類和表述
職業素養分為核心素養和一般素養兩個方面,所謂核心素養是某一行業的職業精神所在,比如建筑工人在對成品的質量和安全性方面所具備嚴謹的態度就體現出了這一行業的核心素養。所謂一般素養指的是在某一行業除了核心素養之外的素養內容,比如職業道德,合作意識、學習意識、服從意識、質量意識等。在進行職業素養培養時要懂得分清不同職業的核心素養和一般素養,做到主次分明,合理布局,過程培養有著重點和側重點,這樣也有利于教材的編寫,教學的順利進行。
在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不但要讓學生知道某種職業素養的名稱,同時還要能夠深層次了解到職業素養的內涵,在職業過程中把特定的職業素養通過實際行動表現出來,這樣就需要清晰的職業素養表述,不準確的職業素養表述是不具備行動指導性的。職業素養表述應包括職業素養定義和素養內容兩個方面。定義是對特定職業素養總的概括,在之后的教學培養要讓學生深入的了解定義。如職業道德這一職業素養定義: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既是對本職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標準和要求,同時又是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職業道德既是本行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規范,又是行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和義務[12]。素養的內容指某一行業該素養的特定內涵,這部分的內容要結合具體的職業情景和工作內容進行詳細的表述。如職業道德這一素養內涵在設計專業可被描述為:1)未經允許不能拷貝公司和客戶的資料。2)能夠保守客戶和公司開發的秘密。這一職業道德是結合設計專業專門制定的素養內容,有些素養如吃苦耐勞只體現出個人的自我品質,在課程的開發可不需要結合具體的職業任務進行,只需要結合具體的職業情景就可以了。有些素養內容就需要結合具體的職業任務和職業情景進行開發,如團隊意識,安全意識等需要運用職業能力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體現出來。
3.2 體育活動作為職業素養內容開發的平臺
職業素養是一個員工在職業工作時通過外在表現和內在心理暗示所體現出來的,員工在工作時以及休息時都能體現出職業素養的一面。通過職業能力出色完成工作任務只是職業素養的一方面,道德高尚、守時、注重禮儀等是職業素養的另一面,但這些素養不在員工的工作內容之中。只有內涵廣泛并豐富的職業活動才包含了如此多的職業素養內容?,F在高校主要是以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為主要目標的職業課程開發,通過工作任務的布置,讓學生在所學職業技能的情況下完成工作任務,達到培養學生職業能力這一目標。在學生通過所學技能完成職業任務的過程中,很多職業素養內容并沒有被覆蓋,我們可以依據職業素養的類別進行不同方式的開發,比如守時觀念、吃苦耐勞的品質,團隊協作能力和敬業精神都可以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對高職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培養,因為體育活動內容本身就具備這些職業素養培養所需的元素。體育課是體育活動的主要載體,在體育課程里對大學生職業素養進行針對性的開發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因此高職院校體育課可以做為培養職業素養課程開發的平臺。
3.3 體育活動導向下實現職業素養的內容構建
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相對于傳統課堂內通過語言表述形式傳授具有一定的優勢。傳統課堂內通過語言表述,意圖將職業素養內化到學生內心深處然后轉化為實際行動,這種方式效果比較低,原因是忽視了素養培養的實際行動性。比如說吃苦耐勞、質量意識、安全意識等職業素養要通過職業行動把抽象的意義表現出來。只在課堂內進行言語傳遞其內涵對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意義不大。體育活動內容可包羅萬象,在常規的體育活動中比如吃苦耐勞、團結協作、奮斗精神等素養可通過在運動的過程潛移默化的植入到學生身上。另外還可設定不同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對學生的的職業道德、合作意識、學習意識、服從意識等素養進行培養。如素質拓展游戲可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在一系列跑,爬、攀之后模擬一個捏泥土制作陶藝的職業情景。教學組織:把一組的幾個學生單獨放入隔間,一個學生通過指定的圖案捏橡皮泥制作成樣品,之后給下一個同學觀察30秒,然后拍照并復原。下一個同學在復原的情況下制作同樣的成品再按相同方式傳遞給下一個同學,直到最后一個同學制作完成。這個過程對學生的職業學習意識和觀察力的培養是非常有幫助的。這種拓展形式既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鍛煉身心,又可以通過設定好的情景進行職業素養培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下高職院校以提高職業技能為主要培養目標的教學環境下不允許在教學內容上做很大的改革來實現學生的職業素養培訓。那么在體育課內和課外體育活動中對學生的職業素養進行多方面的培養是可行的。如何能把這種培養模式做出特色并出成效就需要決策者和實施者雙管齊下,相互配合。
4.1 構建體育活動導向下的職業素養課程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高等職業院校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2]?!蹦壳埃咝B殬I技能和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課程都有比較完整的課程體系來支撐,但關于職業素養課程體系卻不是很完善。職業道德通過傳統課堂內語言表述,意圖將這種素養內化到學生內心深處然后轉化為實際行動。這種方式效果比較低,原因是忽視了素養培養的實際行動性。通過體育活動來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比傳統課堂內具有優勢和操作的便利性。當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內容大都以單項技術教學為主,為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為培養目標,忽視了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但體育活動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具有很大的幫助,并且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讓教育者施展各種情景教學。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利用好體育課加大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的技術人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應該有別于本科體育課程,改革當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關鍵是改變培養目標,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職業素養為主要培養目標,修改體育課程計劃大綱,根據不同專業把工作情景融入到體育課堂教學,體育課堂可根據職業情景設計不同的體育活動,同時規范課堂要求,開放課堂內容,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通過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的互動,學習并提高職業素養。
4.2 編寫教材,選擇教法,制定評價標準
4.2.1 實施體育活動為導向的職業素養培養教學,編寫專門的教材非常重要。首先要根據高職院校專業特點,由各高職院校安排體育教師進行教材編寫。體育教師要深入了解本校的專業情況和企業對本專業學生要求的素養內容。其次,在教材體例方面應將涉及的職業素養內容劃分為不同的主題,以不同的主題作為主要章節,在主題之下放置相應的體育活動情景,再輔多個體育活動原則來做具體的闡釋說明?!爸黝}—體育活動—體育活動原則”應成為教材的主要編寫體例。第三,素養培養的內容是語言表述教學所不能涵蓋的和著重需要強調的,素養內容通常是以體育活動形式呈現。
4.2.2 在進行教學時,體育活動的內容要用講解法讓學生了解清楚怎樣做,職業素養的內容思想要提前灌輸給學生,但不要讓讓學生盲從職業素養,而是要讓學生通過體育活動過程中認識到其重要性,能夠自覺的去遵守,認可其價值。在情景教學時,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以及學生之間的對話需從職業素養方面進行設計,同時注意教學的起點,要對學生現有素養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而不是從應然狀態出發。體育教師在教學時扮演引導者和講解員的角色,井然有序的組織體育活動的進程,對體育活動內容的目的以及方法要詳細的講解給學生聽,在學生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耐心鼓勵學生并調動學生之間的互動達到相互鼓勵的作用,從而使學生自主選擇并認同某些價值取向。課堂內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解法,動作示范法,觀看視頻、在角色扮演中進行體育活動、反復演練等。
4.2.3 有效的評價機制對促進學生學習具有積極的作用,評價的目的在于了解學生通過體育活動對素養形成的結果。因此,評價標準要從掌握體育活動程度和職業素養的養成兩方面出發。且評價形式不要單一,要多元化進行評價。既要看學習的過程,也要看學習的結果,既要教師給予評價,也要同學之間互評,達到促進學生認真對待學習過程,提高自覺性的作用。
4.3 組建多元化校園體育組織
高校校園體育組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守時觀念、學習意識等素養,同時還有助于促進體育課的教學效果。校園體育組織具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寬松的學習環境,能讓學生通過體育課后再次對所學體育活動內容進行鞏固,同時還能發揮學生的自我想象力和集體智慧。校園體育課外活動是體育課的延續,但卻有別于體育課,在促進學生自我道德修養、組織能力和團隊凝聚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當下各高職院校校園體育組織較少,而且其建設參差不一,既有比較成熟的校園體育組織,也有只掛名卻沒有運作的校園體育組織。究其原因是現在高職院校大多數校園體育組織由校團委負責經費預算和發放。管理權限沒有下放給體育教師,體育組織的管理模式基本處于學生自我發展,導致校園體育組織機構偏少,功能沒有最大程度發揮出來。多元體育組織的發展壯大要注意以下幾點:1)發起者與管理者協同合作,管理組織者工作態度認真負責、專業化程度高,體育活動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為主,提高運動強度為輔;2)體育活動賽事豐富,獎勵機制要到位;3)實行會員制制度,組織規章制度健全,進入與退出機制并存;4)校級單位要出臺健全的管理參與者津貼補助方案,鼓勵教師積極參與。
4.4 加強體育教師培訓力度
體育教師在新的培養模式下較傳統體育課程需要具有更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需要體育教師們提高自身素養和教學能力。體育教師要學習職業素養的組成和內容,并了解本校專業結構,結合專業特色,創造不同情景的體育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以現有高校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和傳統體育課模式下的定勢思維難以完成如此高質量的教學任務,因此要對他們進行系統的培訓,培訓的時間和形式可根據各高職院校的情況進行操作。體育院校應開設相關的課程來完善學科建設,同時也為各高校體育教師培訓提供專業指導和對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的高質量、高素養的人才實現梯次建設。高職院校應給予體育教師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在福利待遇上要考慮體育教師的隱性勞動,如寒風刺骨的冬日、炎炎夏日里的酷曬、課堂外的訓練和校園體育組織的大量工作。體育教師大多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質與不怕辛勞的精神,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提高體育教師的福利待遇有助于調動體育教師積極性與參與性,對促進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發展和學生的職業素養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4.5 鼓勵體育教師團隊合作
職業素養培養具有養成性、情境性、統整性和長效性原則。在復雜的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一個體育教師教授30~40多人的班級甚至更多人時,會出現力不從心的感覺,也會影響教學效果??筛鶕谡n內容安排多個教師進行教學,如情景教學課堂教師們可一起配合演練示范動作,然后各管理不同的環節,達到組織有序、條理清晰、忙而不亂的教學效果。體育教師團隊合作不僅可以加強教師間的交流、互相學習、互相監督、提高教學效率,而且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監督學生保質保量完成體育活動任務、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習慣。
4.6 規范校園規章制度
無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校規校訓有利于學生對自身的管理。一個嚴謹、合理、健全的制度通過嚴格執行會讓其管轄范圍的人產生一種嚴格遵守規則的素養,反之,則會讓人產生一種放任自流的感覺和我行我素、無視規章制度的態度,這是任何企業和單位都不能接受的。只有校園規章制度落到實處,學生能自覺遵守,那么在課堂里在職業素養的培養才能正常開始,否則學生對守時的素養,對迫切通過考核的心情等都無從培養。校園規章制度不僅學生要遵守,教師也因該遵守,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因此規范體育教師工作中的行為舉止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對體育教師上課的著裝要求,課堂常規的處理,以及特殊問題的處理方式等都要通過工作章程體現出來,并讓體育教師認真遵守,起到正確引導學生和教師自我管理的作用。
4.7 舉辦體育活動賽事
校園體育活動賽事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有很大的功效。學校應通過財政和績效支持鼓勵體育部門籌建規模不等的與職業素養相關的體育活動賽事,且參與的人要多,覆蓋的范圍要廣,影響力要大。如田徑運動會、單項賽事、團體賽事、團體混合的體育活動賽事等。賽事的舉辦可由學校為主,校園體育組織和相關企業為輔的多種形式并存。同時邀請各企業負責人來參觀體育活動賽事,讓其身臨其境的感受學生們在比賽中所表現出來的職業素養與合作意識;了解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效果,為儲備企業后備人才做出正確的選擇。學生們在各種體育活動賽事中也能練就出穩定的心理素質、培養出頑強的拼搏精神、提高團隊的協同合作意識、促進對體育活動的熱愛。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對畢業后從事職業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幫助,甚至能受益終身。良好有效的職業素養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就業、擇業和創業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有效縮短畢業生實習與工作的“磨合陣痛期”,幫助畢業生順利就業、科學擇業、成功創業。高校管理者應該重視職業素養的重要位置,深刻解析職業素養教育的科學內涵,將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過體育活動對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具有便利性、宜操作性和有效性。在培養的過程中放在職業情景中進行,對現有體育課程模式進行改革、編寫新的體育的教材、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制定評價標準、組建校園體育組織、加強體育教師的團結協作力度、規范學校規章制度、籌辦校園體育活動賽事等途徑對大學生職業素養進行長期培養,力爭通過正確的體育活動方式促進高校大學生成為身心健康、高素養和高質量的社會人才。
[1]陳再兵.智障學生職業素養調查與教育對研究[J].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08,(2):22-25.
[2]洪慧敏,王永剛.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的內涵及建設[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53-57.
[3]宗美娟,張成濤.論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內涵及其實現[J].職業時空,2013,(6):14-18.
[4]譚狄溪.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的內涵與實施途徑研究[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5,(3):12-15.
[5]羅蘭芬,袁維新.職業院校學生現代職業素養缺乏社會原因的分析[J].科技風,2008,(4):116.
[6]裘燕南.創設豐富教學情境提高學生職業素養[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3):10-12.
[7]羅蘭芬,黎業芬.高職學生現代職業素養研究與探索——從學校層面論高職學生現代職業素養缺乏的原因與對策[J].硅谷,2008,(1):121.
[8]劉曉波,吳曉平,張敏敏.高職人才核心職業素養教育的意義及內容淺析[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9):10-14.
[9]周建良.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現狀調查及分析[J].才智,2008,(17):142.
[10]胡文昕.高校教師體育鍛煉與健康狀況分析及對策[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2009,(1):126-129.
[11]楊應威,郭佩佩.體育教育對職業素養的培養研究[J].學術探討,2014,(8):251-253.
[12]許亞瓊.活動導向的職業素養培養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Cultivating path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 '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ports activity
HU Yao-hua1,ZHANG Hong-jie2
(1.ShanghaiJuniorCollegeofPublishingandPrinting,Shanghai200093,China; 2.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andTraining,ShanghaiUniversityofSports,Shanghai200438,China)
It focused on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he employees when they are recruiting talents, and takes the sports activities as the orientation to study the path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By reviewing the related literature, it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s'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tudied the role and advantages of sports activities o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put forward the content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cultiv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sports activiti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curriculu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educational theory and the logic analysis induction method, and compiles the textbook, selects the teaching method, sets up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forms the diversified campus sports organization, strengthens the PE teacher training, standardizes the school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organizes campus sports events and other training path, so as to provide the operational guideline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ports activity; university students; vocational literacy; cultivation
2016-05-01
胡搖華(1983-),男,湖南郴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張宏杰(1964-),男,河南鄭州人,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G807.4
A
1009-9840(2016)06-00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