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之
【摘 要】學校對學生開展必要的擇業指導,是適應當今就業形勢需要、維系學校發展的有力措施。作為一名高職畢業生,如果對自己所學專業以及今后將要從事的職業,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找不到適合自己和自己適合的社會位置,將會直接影響自身專業才能的發揮,而且對于學校而言,如果只管教育學生,不管就業,也就沒有了吸引力,沒有了發展后勁。當前的高職院校就業指導仍然面臨的與市場脫節、自我意識不強等問題,急需改變。本文將圍繞這一點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職;就業指導;現狀;對策
有人說,一所職業學校要生存,要發展,關鍵是兩條:一是教學質量要居高;二是學生就業要有出路。學生能夠就業,猶如工廠生產的產品有小路。不可否認,高職學校畢業生絕大多數面臨就業問題。尚未步入社會的畢業生,在當今勞動力供大于求,就業競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如何求職,更需要指導。
高職教育的性質、任務、培養人才目標,決定了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途徑,應該是多種類型、多種品味、多種規格、多種層次的。如今,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而言,有財會、裝潢、電子、機械、化工、機電、旅游等等,只要地方經濟建設所需要的,學校就應該培養并輸送這樣的人才。在就業指導中,大多數院校會考慮,培養英才的重要性,成績出色的可以考入相應的大學繼續深造,但絕大部分同學畢業后還是要直接加入地方經濟建設大軍的行列。因此,高職院校就業指導更多的是面向普通型勞動者,培養有一技之長者。本文認為,在目前高職院校就業指導中,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職業興趣的缺乏。一個人的職業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在各種遺傳素質的基礎上,通過后天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逐步形成和發展的。高職畢業生,雖說在入學的時候就一定程度上已經確定了就業方向,但是相當部分的學生,有的是唯家長之命,有的是處于無奈來讀的。她們對自己職業的選擇還懷有疑慮。
二是意志品質的缺乏。社會上有這樣一些案例:高職畢業生有的學生在自主求知過程中因為一兩次沒有被錄用而情緒消極;有的學生雖然被聘用入門,但是一旦到了新環境,或者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困難或者不稱心的事情,就會產生脫崗思想,這些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現。
結合以上幾點,我們需要在就業指導中,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中突出一下幾點:
一、明確就業指導的中心思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正確的就業指導,不僅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而且一定程度上也能夠規劃學生的教育教學方向。
第一,就業指導必須要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結合起來。一是在處理事業與謀生的關系上,要明確事業終于謀生。就業是人們謀生的一種手段,但是就業絕不僅僅是為了謀生。使社會事業和個人的才智都得到充分的發展那,以獲取最大限度的社會效益,這才是就業的真正目的。二是處理奉獻與索取的關系上,要明確奉獻重于索取。就業后通過勞動獲取報酬本來無可厚非。但是,社會的發展也離不開人類個體的風險。從這個意義上講,就業就是為了社會做貢獻的途徑,所以必須培養學生重奉獻對策精神。
第二,就業指導必須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這就要求一定要認清市場經濟形勢,把客觀的市場經濟人才需要和主觀的個人就業意愿郵寄結合起來,讓學生明白,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才已經越來越商品化,競爭機制已經成為制約就業的關鍵因素,以此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的勇氣和需求。
第三,就業指導必須同學生的實際結合起來。就業是選擇與被選擇的有機統一。這就要求教育學生正確地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估價,避免過高地估價或對自己缺乏信心,只有實事求是地對待自己,才能實現順利就業。
二、正面教育為主,采取得力保障措施
高職院校的就業教育必須把正面的教育放在首位。要多方位、多層次地開展教育,不斷地培養學生對人生、對社會、對自己的正確態度,引導學生打好基礎、培養其開拓進取的精神。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健康素質、法律素質,要注重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及正確地面對各種困難和榮譽的素質,同時還要有健康的體魄和遵紀守法、善于用法律保護自己及他人的合法權益的素質。其次要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這個培養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除了開學指出要進行專業教育之外,還要經常性地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另外,建議配備高素質的專業教師擔任主導工作,使之不斷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強化學生的技能訓練,及時了解并指導學生在專業思想上出現的偏頗,為就業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邱向英.職業生涯規劃在高職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應用探討[J].人才資源開發,2016(12).
[2]王文強.淺談衛生學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4(03).
[3]胡坤權.“對口實習的就業指導”教學法初探[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4(01).
[3]王政芳.高職院校“多元全程式”就業指導與服務模式研究與實踐——以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