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外賣平臺通過競價排名的方式,向平臺商家收取費用,幫助交錢多的商家提高排名、增加曝光率,一些無證經營的“黑作坊”也能靠錢買到好位次。從這一點看,被視為外賣平臺新吸金術的競價排名,很容易成為“黑作坊”的保護傘,嚴重危害“舌尖上的安全”。(9月2日《新華每日電訊》)
點評:對于互聯網領域的競價排名機制,公眾并不陌生。如今一些外賣平臺采取競價排名機制,本質上是經濟利益使然。
排名在公眾觀念里應當是與品質與服務質量掛鉤的,而如今的排名榜名次卻是價高者得,可以說剝奪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明顯欺騙了消費者。
競價排名模式下,企業和商家各取所需,看似受害者只是廣大消費者,但實質上企業和商家丟掉了消費者的信任。外賣平臺對餐飲安全不重視,不僅影響了用戶的用餐體驗乃至健康問題,也制約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