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署近日發布的一項最新報告顯示,過去20年中全球約135萬人死于自然災害,其中地震與海嘯造成的死亡人數占全球總死亡人數的56%;但近15年內,極端天氣造成死亡人數比例已超過地震與海嘯,并且與氣候相關的自然災害導致的死亡案例大多發生在溫室氣體排放較少的中低收入國家。
在去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近200個締約方經過努力,達成《巴黎協定》,對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做出制度性安排。而《巴黎協定》已于今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丹佛斯總裁兼CEO克里安森(中)參加第二十二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倡導積極行動兌現承諾。
第22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于今年11月7日至18日在摩洛哥南部旅游城市馬拉喀什舉行。這是《巴黎協定》正式生效后的第一次締約方大會,被廣泛地認為是一次“落實行動”的大會。會議期間,各國代表就提交的自主貢獻減排方案等具體規則和路線圖進行進一步商定和談判。
作為能效解決方案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丹麥最大工業集團Danfoss(丹佛斯)致力于通過創新技術幫助地球減少能源浪費和二氧化碳排放。丹佛斯總裁兼CEO克里安森是聯合國氣候大會的“常客”,一直呼吁用技術創新來解決能源問題。以下是他在第22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講話全文。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上曾這樣對代表們說:“我們是感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第一代人,也是能對其采取行動的最后一代人。”
2016年11月4日,在巴黎氣候大會這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磋商和決策一年后,《巴黎協定》正式生效。
對于國家、城市和企業來說,《巴黎協定》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接下來的問題便一定是如何將這一協定轉化為可執行的方案。
在巴黎氣候大會上,我們看到了企業界對這一問題的巨大興趣。得益于法國政府的推動,企業界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角色更為清晰:在氣候領域發揮領袖作用將會產生很大的商業價值,對政策制定者來說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對氣候有益的,往往也對經濟有益。
在此,讓我們從商業角度回顧一下巴黎氣候大會之后這一年。毫無疑問《巴黎協定》提高了商界對于成就低碳未來的雄心。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意識到:轉變的時刻到了。大家都感受到了緊迫感。我們整個社會經濟體系都在對此進行熱烈的討論。突然之間,能源效率不再是“勒緊褲腰帶”節能了,現在已經成為國家、城市和企業實現發展的一次良機。
就在巴黎氣候大會召開之前,各國遞交了承諾書,勾畫出各國為履行《巴黎協定》所將做出的貢獻。對企業界而言,這些承諾書應該被視為全球范圍內161項潛在商業案例。大部分締約國都在承諾書中提到了能效問題,其中很多國家還提及了區域能源部署的問題。這是一個推廣可以幫我們緩解當前碳鎖定并極具未來性技術的商業機會。
現在,我們急需轉向,與未來的低碳發展軌道接軌。借用一句古老的商業格言來說,是時候少說大話,并拿出實際行動來了!國際能源署在《2016年能源效率市場報告》中稱,能源效率應當被列為世界各國能源政策的核心內容, 這一點正在變得越來越清晰。
幸運的是,第22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2)正是一次行動的大會。為了抓住能源效率方面的巨大潛力,這次大會過程中我們應該重點關注政策行動,這既體現在全球、國家和地區各個層面,也體現在城市、政治家和企業等各個方面。我們應當同時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同時采取行動,才能建成智能且協調的能源系統。
從供給側來看,區域能源是一個絕佳的解決方案。與傳統的供熱和發電系統相比,區域能源可以減少40%~80%的一次能源消耗。而目前區域能源僅占歐洲供熱需求的12%~14%。
丹麥的經驗表明,區域能源可以使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耗分離成為可能。當前,區域能源供給已經占到丹麥居民住宅總能耗的63%,而在哥本哈根,這一數字已高達98%。
目前,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能源中有近98%都存在著浪費,而沒有被轉化成有用的服務和產品。請注意這樣一個有趣的事實:僅在美國,到2030年,能源生產效率翻倍計劃就將每年節約3270億美元能源成本,創造130萬個就業崗位,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達33%。節約的能源和新創造的就業機會都是實實在在的益處,這將有助于在我們大踏步邁向我們共同的氣候變化目標的同時,推動全球經濟增長。
在本次氣候變化大會中,我們期待將現有技術和解決方案與各個國家承諾書進行匹配。
在各方正積極準備兌現承諾之時,丹佛斯愿意積極同合作伙伴分享我們在節能和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專業技術和經驗。區域能源是城市智能能源系統的支柱,而在這一領域丹佛斯廣泛的、經市場充分驗證的項目經驗將會發揮重要作用,以支持國家以及城市開發、擴大和升級區域能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