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 要: 文章主要講述機械制造專業產學研一體化的基本內容和基本特點,以及機械制造專業產學研一體化的實踐探索經驗。
關鍵詞: 機械制造 產學研一體化 教學實踐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生產力的日益進步,為了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機械制造要摒棄常規,改變落后的教育模式,促進新型的教育教學相結合,實踐和探索產學研與專業產業相結合的發展新思路,逐漸開辟出一條新的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新道路。
一、機械制造專業產學研一體化培養模式的基本內容
機械制造專業產學研一體化培養模式是一種以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相結合的模式,它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緊密結合,用求真務實的態度開展學生的知識學習和教師的科研產業、學生實習活動與教師教學實踐、學校專業建設與社會產業實際相結合的一種培養模式,達到學生、學校、社會發展協調一致,學生可以把學到的知識通過在企業實習得到運用和印證,從而豐厚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同時可以把學生通過實習得到的實踐經驗反饋給學校,讓學校也能夠對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進行改造升級。
產學研一體化的培養模式實際上是一種將課堂知識通過對專業崗位的實踐,培養出切合社會實際的現實需求,滿足社會行業、企業要求的技能型人才,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與舊模式有所不懂,不僅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導,而且兼備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實現學生、學校、社會共同發展。
二、機械制造專業產學研一體化培養模式的基本特點
學校機械制造專業產學研一體化培養模式的基本特點在于做到三個一致,首先,要做到學生專業理論知識與教師的教學研究相一致;其次,要做到學生的實踐學習與教師的實踐經驗與體會相一致;最后,要做到學校機械制造專業人才的培育與社會需求相一致。產學研一體化培養模式其實就是把學習、實踐和就業三者緊密聯系起來,成為一個整體,同時把學生、學校和社會鏈接在一起,讓學生不為學習而迷茫,調動學生就業的積極性,讓學生了解到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是社會及企業都需要的,產學研一體化培養模式的本質就是要根據社會的需求辦好學校的理念。通過教師的研究方向、理論實踐等,在教給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力,鍛煉他們的專業技術能力,做到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時刻根據社會的需求改變教學模式思維,依托產業辦好教學,利用教育推動產業的發展。產學研一體化培養模式就是以人才培養為目標,讓學生和老師在產學研一體化的培養中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提高,同時促進產業的發展,實現校產結合,使得專業和企業共同發展。
產學研一體化培養模式就是打破了以往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舊模式太過于單調,注重與強調理論的重要性,從而缺乏對實踐的結合。現模式就是要培養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構建學生、學校和企業共贏的局面。
三、機械制造專業產學研一體化培養模式的實踐途徑
學校是學生和社會企業聯系的一個樞紐,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適應社會的改變和競爭是學校的本職工作和必須達到的要求,學校教育的開展就是基于這一點展開執行的。在機械制造專業中,學校大力建設師資隊伍,在一體化的教學中,把理論知識和實踐充分結合起來,培養出理論知識豐富和實踐能力強的學生;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建立機械制造的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踐平臺和印證理論知識的地方,把理論和實踐滲透在學校中,讓兩個看似不同的點合并為同一個點,做到企業就是課堂,課堂也是工作,這樣能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感覺自己就要這樣做,也應該這樣做。讓學生一畢業走出學校就能與社會企業零距離接觸,這樣既可以學以致用,走進社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又可以讓學生在新模式下得到更好的發展,企業能得到更優秀的人才。
要建立理論知識與產業技能相結合的課程體系,讓學生可以學以致用。學校應當注重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轉移到學研結合實踐的過程中不能忽略傳統的理論教學,只不過要改變教學思路,進行專業基礎課和課程體系的改造,適當增加職業技能培訓在傳統教學中的比例。課程教學的內容要科學合理,切記不要教條空洞,與社會實際脫軌。教學的開始也是樹立學生職業意識的開始,兩者可以同時進行,讓學生更早接觸專業就業中,早做打算,展望職業未來。學校職業基礎是以應用為主的,同時可以根據校園活動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培養學生對專業知識和實踐的興趣,例如開展校園技能大賽,專業知識競賽,也可以通過與企業合作展開大賽,這樣更能吸引學生,讓學生有意識、有目的地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和鍛煉實際動手能力與意識。學校還應該積極開展各項專業技能的資格證書考試,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報考各項專業資格證,通過考試培養學生的就業意識,讓學生更早地與就業聯系起來,更早的認識往往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學校可以開展與專業相關的培訓課程,讓學生無時無刻不在學習,也可以讓學得不好或者不夠自信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學習專業知識,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實踐活動,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學有所用。開展以學生為本的學習模式,做到學有所成,成有所獲,獲有所用。
總而言之,機械制造專業產學研一體化培養模式適應了社會的發展要求,建立了高效的課堂,它是符合現代需求和需要的,能夠讓學校改革創新教學模式,為學校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更能讓學生學以致用,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激情和欲望,還提高了學生理論知識實踐能力,讓學生可以將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充分發揮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素養,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明確了自己的發展道路;對企業來說,可以招收更有能力的員工,不斷壯大企業自身,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實現了學生、學校、社會企業的結合。
參考文獻:
[1]楊楊.機械制造專業綜合能力培養體系的探討.
[2]鐘志賢,孫寶福.機械制造專業校企聯合培養機制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