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6年5月9日,自貿區跨境債券《實施細則》、《業務指南》正式發布,上清所獲批為該業務提供清算服務。9月7日,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業務指引》正式發布。9月23日,中國銀行與上海清算所合作,在自貿區內為企業客戶完成首筆基于FT賬戶體系柜臺債券交易。自貿區跨境債券業務的開展,體現了我國內外資一致的指導思想,通過賬戶隔離、合規管理等措施,在具體業務中規范相應的操作,是自貿區實現金融創新的又一大舉措。
關鍵詞 上海自貿區 跨境債券 上清所 中債登
作者簡介:劉玉潔,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2015級國際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私法。
中圖分類號:D922.2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188
2015年9月,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和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分別獲準在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10億元和100億元人民幣債券,這是首批境外金融機構的在岸人民幣債券發行。 2016年,上海自貿區《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跨境債券業務登記托管、清算結算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貿區跨境債券業務登記托管、清算結算業務指南》(以下簡稱“業務指南”)、《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債券業務指引》(以下簡稱“業務指引”)正式發布。9月23日,上海自貿區首筆柜臺債券交易完成。 那么,自貿區跨境債券的特點和優勢是什么?其背后的法律關系又是怎樣的?對于準備在區內發行債券的區內境外公司來說,此舉措又會帶來哪些變化和風險,自身應該如何應對?
一、 跨境債券背后的法律關系
自貿區跨境債券業務在具體發債流程上,與普通發債基本沒有太大區別,遵循“開戶——登記——信息披露——發行——清算結算——付息兌付”的基本步驟。其背后的法律關系仍然是一個普通債券的過程,當然也就遵循普通債券運作的基本規定,如可能涉及到的合同、擔保及相應的行政審批監管法律關系。
二、跨境債券的特點
區內、境外的合格投資者均可以投資自貿區跨境債券,這是其最大的特點。合格投資人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已設立自貿區分賬核算單元并經過驗收的境內機構;已開立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的境內、外機構;已開立境外機構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NRA賬戶)的境外機構。參考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政策的改革思路,自貿區跨境債券沒有特別的幣種限制,目前發行的還是人民幣債券。
(一) 投資方式
根據《業務指南》規定,投資人參與跨境債券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直接參與、通過結算代理人參與、通過國際合作托管機構參與。其中“直接參與”是在上清所或者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債登”)直接開戶的形式完成債券發行結算全過程;“結算代理人”是指具備結算能力的銀行間市場結算代理人;“國際合作托管機構”是指與上清所互聯的境外機構,且國際合作托管機構應按照監管要求,定期向上海清算所提供通過其參與自貿區跨境人民幣債券業務的境外投資人的名稱、國籍和持倉情況等。
(二) 發行人
發行人包括經管理部門備案和自律組織注冊的境內、外機構,他們可在自貿區以公開或定向的方式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由此可見,其遵循了準入前國民待遇的基本原則,實現了內外一致的基本目標。目前正在籌備發行的主要是上海幾家金融機構和企業。
(三) 債券流通方式
目前自貿區境外債券的流通方式包括電子平臺交易和柜臺交易。中債登承擔自貿區債券柜臺業務的中央登記、一級托管和結算,承辦機構承擔自貿區債券柜臺業務二級托管和結算。
三、中債登與上清所規定的區別
如前所述,二者先后均發布了各自的操作規范,其在投資者條件、發行人、投資方式等方面的規定相同,那么其差異有哪些?
(一) 區內境外機構的含義
目前自貿區跨境債券業務的最大特點就是將發債范圍擴展至區內境外,因此其具體含義的準確界定就顯得十分重要。在境內機構的認定上,二者除了共同的金融機構外,中債登還包括了政策性銀行,而上清算包括了私募基金等;而境外機構二者的規定是相同的。
(二) 開戶申請材料
我們通常所說的賬戶包括兩類:債券賬戶和資金賬戶。
1. 債券賬戶:
根據上清所的規定,不同的投資方式對應著不同的開戶材料,對此《業務指南》有較為詳細的說明;除此之外,開立專用托管賬戶的,應向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備案。而中債登的規定開立債券賬戶需要提供以下材料:中央結算公司賬戶業務申請表;投資者基本信息表;已開立FT賬戶、NRA賬戶的證明,或通過分賬核算單元驗收的證明復印件;已簽署的《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客戶服務協議》、《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CA證書使用協議書》(適用于非法人產品)和《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電子密押器管理使用協議書》(適用于法人機構);已簽署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債券結算業務承諾函》。
2. 資金賬戶:
與債券賬戶相同的,上清所規定不同的投資方式對應著不同的開戶材料。而中債登規定開立資金賬戶須提交如下材料:上海自貿區資金賬戶業務申請表;已簽署《自貿區債券交易券款對付結算協議》和《自貿區債券資金結算賬戶使用協議》;已開立自貿區商業銀行的FT資金賬戶信息,或NRA資金賬戶信息或分賬核算單元驗收證明。
3. 發行賬戶:
除了我們通常所說的債券賬戶,中債登還另外規定了發行賬戶的申請材料:開戶申請書;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組織機構代碼證副本復印件;若發行人為金融機構,需提供金融許可證復印件;債券發行與兌付業務印鑒卡。
(三) 債券登記
上清所規定,債券登記需要履行以下手續:開立發行人賬戶;為發行人配發債券代碼并代理申請ISIN編碼;初始登記;分銷;登記確權;在上海清算所網站進行信息披露。而中債登規定的步驟為:招投標(或簿記建檔)結束后,發行人或簿記管理人在發行系統輸出的文件上簽字確認并交中債登;發行人通過債券信息自助披露系統提交文件;發行人通過其他方式發行債券的,發行人或主承銷商應不晚于發行首日14:00通過債券信息自助披露系統提交債券注冊要素表,如發行資產支持證券,提交專用文件;中債登根據系統發行結果和債券注冊要素表辦理債券注冊,并將承銷額度記入承銷商的債券賬戶。
(四) 清算結算
上清所規定的清算方式以中央對手清算為主,也可根據市場成員的需求,提供全額逐筆清算服務;而中債登則是根據交易雙方確認的成交指令辦理結算,結算方式為券款對付(DVP)。如交割日日終付券方債券或付款方資金仍不足額的,該筆結算失敗。在付息兌付方面,上清所規定:上海清算所承擔代理付息兌付職能。付息兌付登記日,上清所確定債券持有人名冊,計算投資者應收的付息兌付資金;上清所于付息兌付日前10個工作日向發行人出具《付息兌付通知書》,發行人應按照約定時間將債券付息兌付資金足額劃付至上清所賬戶;在發行人資金及時、足額到賬的情況下,上清所于規定時間內將投資者應收的付息兌付資金分別劃付至指定的賬戶,并向發行人出具完成付息兌付的書面證明。中債登規定:中債登承擔自貿區債券業務的代理付息兌付職能。發行人按照《發行、登記及代理兌付服務協議》中約定的時間,按時、足額將債券本息資金劃付至中債登指定的商業銀行FT資金賬戶;在指定的付息兌付日,中債登在收到足額付息兌付資金后,在不遲于付息兌付日日終前,將應付資金撥付給債券持有人;如果發行人未在協議規定時間內將應付資金劃付到指定的賬戶內,則中債登可以順延付息或兌付資金的劃付時間,并向債券發行審批或核準機構報告。
(五) 監管
上清所接入央行人民幣跨境交易監測系統,對自貿區跨境債券業務進行日常監測。中債登按照監管部門要求對投資者在自貿區債券交易結算情況進行監測,并根據需要為監管部門提供賬務數據報送和交易結算數據統計分析。在具體的信息披露方面,上清所的披露網站為上清所官網,具體按照銀行間債券市場現有規定辦理;而中債登披露在中國債券信息網上。
四、 應對措施
此次自貿區的大膽嘗試,一方面有助于吸引境外投資者,豐富債券發行及投資主體,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切實支持自貿區建設;另一方面,實現人民幣債券統一發行定價和集中登記托管,鞏固、整合、完善集中統一的中央托管結算體系,為國家金融提供堅實的支撐力和掌控力。那么作為微觀主體的投資者及發行人,又該采取哪些具體措施開展此項業務呢?
(一)賬戶隔離
為更好的貫徹“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原則,目前自貿區跨境債券業務的主要應對措施就是賬戶隔離制度。首先在資金方面,中債登和上清所均要求投資者開立FT賬戶或NRA賬戶,實現自貿區資金與境內區外資金的有效隔離。同時,中債登還為投資者開立券款對付即DVP結算資金專戶,與FT賬戶一一對應,專用于辦理自貿區債券交易結算的資金清算交收,有效把控自貿區資金向區外滲透。而在債券方面,中債登和上清所為投資者債券賬戶設立自貿區債券業務專用分組合,專用于托管投資者持有的自貿區債券,從而在賬務管理上將投資者在銀行間債券市場與自貿區債券市場持有的債券加以區分,且目前符合條件的合格投資者均可申請在中債登開立債券賬戶并開通自貿區專用分組合;已在中債登開立債券賬戶的投資者使用原有賬戶,僅需開通自貿區專用分組合即可參與自貿區債券業務。同時,中債登會為開通自貿區專用分組合的投資者開立FT資金結算賬戶,專用于辦理自貿區債券業務的資金清算與結算。
(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1.合規管理:
依據現行法規,發行人應與上清所簽訂《發行人服務協議》,約定委托其辦理發行登記、信息披露、付息兌付、募集資金劃付等事項。此外,投資者需與中債登簽訂《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債券結算業務承諾函》、《自貿區債券交易券款對付結算協議》、《自貿區債券資金結算賬戶使用協議》等相關協議。投資者應安裝中債登操作終端。
在該項新業務的開展過程中,投資者應注意規范自身的行為,尤其對于境外投資者而言,應在充分了解中國的相關法規規定的基礎上開展業務,在信息披露、公告等環節中,保證信息真實、完整、及時,配合監管機關監控和調查,防止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等行為。
2.風險控制:
我們需特別注意因涉外性帶來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等系統性風險;此外目前跨境債券的一個重要的流通途徑是電子平臺,故需注意自身信息系統的操作和維護,避免可能產生的非系統性風險。在信息披露方面,如何保證境外發行人披露信息的真實性,避免投資者利益受損,也是其必須充分考慮的問題。此外對于反洗錢問題,除了相關立法層面、行政層面的監管外,投資者自身也應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境外發行人借此實施洗錢行為。
注釋:
戴賾.跨境債券融資實踐.中國金融.2016(1).64.
余新江.上海自貿區將推出跨境債券首單.中國產經新聞.2016-06-03(5).
吳彥彬、劉楚白.債券市場跨境監管新思路.金融市場研究.2012(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