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我國社會管理越發困難,而公安機關作為最為基層的執法機關,面對高科技作案手法往往力不從心,而公安情報信息作為“情報”和“信息”的綜合體在公安工作人員同犯罪分子做斗爭的過程中的作用越發明顯。雖然我國情報信息在發展中逐步完善,但依然面臨著許多問題,所以研究公安情報信息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相關情況的調查,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情報信息警務戰略工作目前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諸如脫離群眾、來源隨意且不真實失去預警能力等方面。因此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更應該看到其面臨的問題,加強情報信息意識的思考也越發重要。
關鍵詞 情報信息 警務戰略 預警能力
作者簡介:劉海燕,甘肅政法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偵查理論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280
一、公安情報信息的基本內涵
情報信息是“情報”和“信息”的綜合,是在所謂的“政治情報”上演變而來的,它是指公安偵查人員或者國家安全人員在同間諜以及所謂的敵對分子和犯罪分子開展斗爭所需要的各種資料、信息和知識的綜合。情報信息的概念是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在長期的工作中結合自身工作性質和工作要求,運用現代化的高科技偵查技能,對各種涉案人員的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從而形成的一種逐漸被認可接受并發展的現代化破案必備技術。由于公安情報信息涉密的特殊性,情報信息歷來被各級公安機關尤其是國家安全保衛機關所重視。《公安部關于加強情報信息研判工作》中認為在現行公安工作中,公安情報信息已經起到了引導破案的必備技能,基層民警作為情報信息的主體,更應該具有良好的情報信息意識思考,將公安情報信息熟記于心并靈活運用,以被及時獲取有效資料,進而提高辦案效率。
情報信息作為現代化高科技的破案必備在現實的公安工作中所費成本相對較高,因此它受到當地經濟水平的限制。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造成了各地公安機關情報信息的發展落差,進而在公安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出入。總體而言,情報信息作為公安工作較為隱蔽的戰線,需要具備較高政治素質和知識素質以及體能素質等多方面綜合素質較高且經驗豐富和具備社會閱歷的公安工作人員,然而傳統的情報信息依然主導著現行的公安工作,目前我國并未建立統一的情報信息專業培養情報信息技術人員。
二、當前公安情報信息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情報信息主導警務實際有利于加速破案,但是公安情報信息運用不當往往會給破案帶向反方向,而公安情報信息在運用中本身就存在許多問題。
(一)情報信息采集不能有效發揮群眾作用
基層派出所的基層民警在對一些具體案件的情報信息搜查過程中存在主觀性和不確定性。基層民警往往將信息集中在具體的時間、地點和當事人之間,并沒有充分利用好其他資源。我國以往公安工作依靠群眾,來源于群眾,因此發生案件時候在場群眾會主動向公安民警提供有效線索。然而近幾年情況來看,即便公安情報信息工作人員深入調查也不會獲得有效信息,甚至有些群眾帶有敵對情緒。因此公安情報信息搜集顯得越發困難。這些情況告訴我們,只有依靠群眾才能搜集到有關案情的情報信息。基層派出所作為和群眾直接接觸的執法主體,與群眾的聯系更應該深入,只有這樣,才能高效便捷的搜集到與案情直接相關的情報。背離了基層群眾的思想和脫離了基層群眾的支持,對于我們公安工作無疑是雪上加霜。而由于主觀外的許多原因,我們公安工作越來越得不到群眾的支持,更有群眾對公安人員帶有敵對情緒。
(二)情報信息搜集存在主觀性
情報信息作為指導破案的基本情況在破案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基層派出所,情報信息的搜集和錄入本身存在嚴重的主觀性。2013年5月,XX省陽信縣水落坡派出所管轄的村民報案稱有人在其承包的養魚池投放毒藥造成大量魚類死亡,工作人員并未及時向附近居民調查走訪取證,只是簡單的推測可能為與該村民有矛盾人員作案,這樣憑空猜測所獲取的所謂的情報信息往往會給破案造成阻力。
(三)情報信息真實性存在質疑
情報信息有效與否首先是要做到搜集的信息真實,必須要只有在信息來源可靠、搜集方法真實等諸多環節上同時下功夫,對于那種僅僅是道聽途說或捕風捉影搜集的信息,走馬觀花或以訛傳訛的搜集方法,斷章取義或添油加醋的流通環節,先入為主或生搬硬套的加工過程,我們都要極力遏制,否則會對公安破案引向反方向,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同時也會造成冤假錯案。近幾年曝光的冤假錯案無一不說明情報信息若不真實,對于當事人而言是一場噩夢,同時也會破壞公安機關的整體形象。因為一次不公正的審判比十次犯罪的后果更可怕。2015年1月,某派出所管轄范圍發生樹苗被燒事件,事主報案稱自家樹苗被人點火,造成幾萬元損失。民警調查得知其與本村村民有矛盾,而其村民稱也曾見到其在樹苗地走過,因此民警根據搜查的情報信息確認其縱火。但后來經林業局調查顯示,該樹林并非起火源頭,最后從一養雞大棚的監控中顯示,該火其實是幾個小孩子在玩耍時候點燃水渠中的野草然后順風勢引起火災。
(四)情報信息運行機制不完善
基層派出所情報信息在報送處理、分析研判、預警通報、實戰應用等各個環節流轉不暢,往往在其傳送過程中出現所謂的盲點和斷點。如果情報信息在打、防、控工作中不能做到相互配合或者相互影響,對于某些特定的情報信息可能產生副作用,使大部分搜集的情報信息失去效用,造成資源的浪費。2014年4月,某派出所發展一特情,至7月三個月的時間,該特情一共向派出所提供關于“黃賭毒”的六條情報信息,因此加大情報信息工作的運行機制并進一步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在以后的公安工作中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
三、加強情報信息工作的思考
(一)突出全面性,使情報信息工作處于基礎性位置
情報信息工作是基層公安機關的情報信息偵查員在長期與敵對分子和犯罪分子進行隱蔽戰爭的一線。作為有效還原案件事實情況和掌握“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有效資料信息,公安情報信息的搜集應當在一定程度上追求其本身具備的全面性,而不應該是零散的片段甚至是片段的拼接。一是參與主體的全面性。現實生活中,每一名警察,面對任何事件都有收集情報信息的責任和義務,情報信息搜集工作更應該是每一名人民警察所具備的基本技能。我們無法想象一名毫無隱蔽意識和毫無政治立場的人如何才能做好本身具備隱蔽特征的情報信息搜集工作。二是收集內容的全面性。情報信息的內容應該是全面真實有效的,零散的情報信息和斷開的情報信息無法從本質上還原案件情況的真相。情報信息如果來源不可靠和不全面則造成了公安情報信息成為無源之火和無根之火。三是效能發揮的全面性。情報信息對公安工作的作用是全面的,而不是局限的。公安情報信息不是單純為破案所服務的,只有在進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協調溝通和其他狀況下所搜集的其他方面的資料信息進行整合,使其起到作用和影響。而不是單純的對所搜集的情報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整合成看似完整卻毫無相關的情報信息綜合體。
(二) 摒棄傳統觀念,加強基層交流
習近平總書記所言,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穿了才知道,所以要善于改革,善于交流信息,利于公安機關內部兄弟單位之間的情報信息資源共享。加強橫向和縱向的聯系,公共和涉密有效整合,有效發動群眾,進而擴大獲取情報信息的渠道,進行基層交流。情報信息工作是一項廣泛的情報信息搜集任務,只有將秘密偵查和公開管理進行統一有效的結合,內外有效深入的交流,甚至是相關單位之間的人才資源共享和較為有效的人才掛職鍛煉制度,這些無疑對我們公安情報信息的整合起到了有效的促進整合作用,在節約資源和成本的基礎上更加完善了我國公安機關關于情報信息工作的管理工作。同時,更應該轉變所謂的“重敵情,輕自我”的偏向認知,這無疑也是對公安情報信息工作的阻礙。只有在“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情況下才能做到更加有效的整合。至于做好嚴格的情報信息管理和整合,才能更加有效的發展我國情報信工作,更好的完善我國的公安情報信息制度。
(三)強化情報信息偵查人員意識
首先加強政治修養,提高政治素質,情報信息工作人員作為公安內部一支戰斗在一線上的偵查人員,其本身的隱蔽性質決定了情報信息偵查人員所具備的政治立場。情報信息工作人員所具備靈敏的政治嗅覺和堅定的政治立場,無論從本身出發還是從公安情報信息本身的特征出發,只有在政治上堅定立場的且能真實有效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并能聽黨指揮、作風優良、能打勝仗的人才能擔此重任,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勇于獻身的革命精神,養成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正人先正己,只有把自己的職責和作風擺正了才會在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踏實。而公安情報信息作為特殊時期特殊工作,因此需要一批政治過硬安分踏實的人。只有這樣,情報信息工作才會順利,公安情報信息體制改革才會更加完善。
在新時期復雜的社會環境下,實行有效的情報信息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掌握了足夠的情報信息,不但會“精、準、狠”的打擊犯罪,而且還能有效的減少資源浪費,減少開支。
參考文獻:
[1]康凌.中國情報信息主導警務初探.東北大學學報.2008(8).
[2]杜航.對公安情報專業定位的思考.遼寧警官學院學報.2009(9).
[3]王鐵石.談公安情報信息源的建設.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1(6).
[4]鄒存柱.公安情報信息發展意識形態.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學報.2009(2).
[5]郭媛珠.加強警校學生情報信息意識的思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13(7).
[6]代青、李曉輝.近十年公安情報信息建設研究.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2(6).
[7]彭知輝.淺談我國公安工作情報信息管理.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學報.2005(10).
[8]宋強.論公安情報信息工作.中國刑警學院學報.2015(3).
[9]趙群.論公安情報工作的性質特征.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