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譽
摘要: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新形勢下新課程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新課改,培養全面的人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本文分別從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開展閱讀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幾大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語文素養;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20-072-1一、激發興趣,讓學生愛上閱讀
1.通過誦讀讓學生愛上閱讀。語文閱讀教學中朗讀是極其重要的方面,朗讀教學可以全面調動學生的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在閱讀教學中絕不能僅僅將朗讀停留在讀準字,讀順句子這個教學環節上。而要盡可能地調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產生心靈的共鳴。其中教師的真情范讀是尤其重要的。教師充滿真情的范讀,可以感染學生,使學生能進一步愛上朗誦。如在教學《沁園春雪》一課時,我深情優美地誦讀課文,使學生陶醉于祖國的大好河山,被這一幅幅壯闊的景象所感染。于是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更濃烈了,學習的動機更強烈了。真情的范讀在無形中能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愛上閱讀,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
2.通過課內外閱讀讓學生愛上閱讀。閱讀不光局限于課堂上的閱讀,還要進行課外的閱讀。課外閱讀是指學生在課外的各種獨立的閱讀活動。它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的內容,是課內閱讀的延續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尤其在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涉及到本課內容的課外讀物應適當的推薦給學生,讓他們結合自身實際進行課外閱讀,以拓寬他們知識面,漸漸愛上閱讀。
3.通過交流鼓勵讓學生愛上閱讀。讀完之后要求同學們寫寫自己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并搭建交流平臺,如:語文老師可以在課上進行讀書交流活動,讓學生暢所欲言的交流自己讀書的心得感受。既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當然每位同學對于文章的感悟和理解是有差異的,教師在指導的同時,要給予更多鼓勵贊許,并且能長期堅持下去。只要多閱讀,廣閱讀,學生才能心中有物,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
二、指導方法,讓學生掌握閱讀
1.對課內閱讀的指導。概括段意的方法指導。如《我的老師》一課的第3自然段至第14自然段,每一個自然段都有幾個能概括全段的主要意思的關鍵詞,只要找出每個自然段中的關鍵詞句,就能概括段意了。
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指導。我是這樣引導學生把握文本的主要內容的。如教學《松鼠》一課,我要求學生畫出能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的一句話,學生聯系了文章的首尾,很快就找出了這一句:“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從而,不僅讓學生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掌握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一種方法,就是聯系文章的首尾,抓中心句來概括。
2.對多讀多背的加強。葉圣陶先生多次重申“要養成閱讀的習慣,非多讀不可”,在他的《精讀指導舉隅》一文中,力推“吟誦”。在教《童年的朋友》一文中,為了體會外祖母的性格特征,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劃出表現性格特征的語句,學生找到后,反復朗讀體會外祖母的性格特征,體會描寫好在哪,以后怎樣借鑒寫法。由于注意朗讀和體會,學生明確了寫人物性格特征的一些寫法。
3.對課外閱讀的重視。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延伸和拓展,一方面,課堂上所學的新知識往往需要課外閱讀的配合來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課堂上所學到的技能可以在課外閱讀中加以運用。每課教完后,我都要找來與課文有關的材料為學生擴展閱讀,讓他們擴大閱讀量。讓學生有新的感受、新的體驗。通過多讀,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也使學生的思想更加豐富。
三、開展活動,讓學生拓展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多年的語文教學工作,讓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語文知識的積累只有通過具體的活動得以實現,活動是厚實學生文化底蘊的必要途徑之一,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踐的。
開展“每日名言”活動。每天由一位同學將喜歡的名言寫在相應的專欄里,其余的同學可以將自己喜歡的名句寫到摘抄本上,通過這項活動,使同學們從平淡的文學世界走向了心中的殿堂,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寫作,學生的習作逐漸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
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有詩朗誦,經典文本的朗誦,結合語文新課標,精選優秀古詩文作品,不僅要求學生熟讀并背誦,而且要求學生能夠談出自己的見解,這樣的活動既增加了積累,又陶冶了性情,培養了審美能力和興趣,提升了語文素養。
開展“共讀一本書”的活動。讓學生通過集體閱讀,寫讀后感,制作手抄報,在班級里舉行相關的讀書會,暢談自己的閱讀感受,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閱讀。
四、培養習慣,讓學生提升閱讀
培根說過:“習慣真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就語文方面,所涉及的習慣就不少,最基本的就是聽、說,讀、寫。比如認真細致的聽講,準確流暢的表達,聲情并茂的朗讀,用心用情的寫作。就寫作方面來說,我們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如經常搜集名言、格言、諺語的習慣,閱讀其他文章有寫隨筆的習慣,熟記優美詞語的習慣,多搜集一些趣聞典故等等。關于語文學習方面,比如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講,課后復習鞏固。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都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