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媛
摘 要:教育改革是近年來教育界的工作重點,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來自社會人才需求的改變,另一方面是國際教育思想的融合。新課標的提出對教育改革最大的啟發是,學生需要提高學習自主性,提高他們在課堂中的地位,發揮自身的學習能力,調動積極性,成為課堂的主人。教育改革應該從細節處著手,從教育課堂入手,更要從初級教育階段入手。選擇初中語文作為教育改革的實驗科目,并且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對語文課堂改革提出意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其學習潛力,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主動性;教育改革
語言文字自古以來在我國教育中就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并且它也是我國文化的傳承,是中國精神的延續,也有外國文化的理解和熏陶。所以,語文學習與其說是知識的學習,不如說是文化的學習、是能力的學習、是自身修養和人生觀的提高。初中語文更是學習的基礎,是培養閱讀愛好和習慣的重要階段。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學生必須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有歸屬感,愿意學習,愿意掌握知識,自主自愿地閱讀。如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就是要給他們充分的自主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的不同意見,更主張放大差異,提供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主要的課程改革方法如下:
一、主張“先學后教”,督促學生思考
在教育改革中,最大的難度就是督促學生思考,特別是在傳統的教育中,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比較強,且容易造成精力分散。“先學后教”的課堂模式,能讓學生在沒有老師指導的前提下,全憑自己的能力去理解課文、記憶生字生詞、尋找學習點等。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擺脫老師思路的影響,先靠自己的能力產生初步的理解。然后在后續老師的講解中,完成對知識的再度和深度理解。而“先學后教”的模式也要重視后來的“教”,因為此過程是老師了解學生,掌握學生學習程度,了解他們對課文理解深度的時機。全面了解有助于后續的講課,能幫助提高課堂的質量。特別是對于“讓學生成為課堂主人”的目的來說,更是具有非凡的意義。在傳統教育中,學生依賴老師的講課,跟隨老師的思想走,這樣主動性差。而對課文有了了解之后,對老師所講內容都能夠心中有數,是文章中的哪一段,自己是怎樣理解的,有怎樣的理解誤區等。這種督促全憑學生的自覺,對教育改革有很重要的意義。
二、營造“和諧課堂”,主張師生共長
傳統的教育容易給老師冠上“嚴格、嚴厲、發脾氣、教育人”等標簽,學生和老師之間除了學習上的交流沒有其他的話題,這樣的師生關系會造成課堂的單調與苦澀,學生也不敢嘗試說出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營造“和諧課堂”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證課堂順利交流的前提,更是提高學生課堂主人翁意識的關鍵之舉。營造和諧的課堂,要求老師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豐富的文化知識、嚴謹的治學精神等,言傳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做到這些,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才會更加高大,學生對老師才能更加信任,充滿敬仰和崇拜。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學生的學習心情是放松的,更有助于對文章的理解和有突破性的學習領悟。老師應該作為學生的朋友,和學生一起探討語文教材中出現的問題和不理解的地方。
老師和學生在生活閱歷和知識水平上有很大的不同,在理解同一篇文章時也會產生很大的差異,但是其理解都是經過思考的,都是思想精華。在和諧課堂中,學生的發言權得到尊重,才會有主人翁的意識,敢于表達自己不同的意見。而老師從學生的回答當中,一方面可以獲得新的啟發,另一方面能夠了解學生所想,得到更多的教育啟發。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能夠自覺自主學習。而想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構建和諧課堂,讓學生的思想得到解放,盡可能地掌握更多知識。
三、重視“自主時間”,安排高質量“閱讀研討”
重視“自主時間”是給學生更多的自己學習的機會,它是新形勢下教育行業的一項重大的改革。從語文學習的角度來說,應該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研讀課文,閱讀和總結相關知識,并且自己嘗試解決遇到的問題。在這樣的基礎上,輔之教師的領導才能發揮真正的教育作用,還可以鍛煉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自習課是學生完全自主的一個時間段,應該增加自習課的次數,并且保障自習課的質量,高質量的自習課要求學生做到學習自主。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建議實施小組學習的策略。因為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還比較差,需要老師的監督和指導。而為了發展學生做課堂主人的意識,必須要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這也是教育改革的一項重點。小組合作的模式,可以做到相互監督,又能相互討論回答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解決,順利學習下一個知識點。而且語文是討論中的藝術,是集體思想碰撞后出現的火花,甚至在討論中能夠得到某一個靈感,而獲得更好的表達方式和結果。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總之,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是初中語文課堂改革的目的,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挖掘潛力,讓語文學習更有動力、更有預見性。
參考文獻:
[1]張艷彬.議初中語文“先學后教”模式運用研究[J].考試與評析,2016(6).
[2]趙小英.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和諧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