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松溪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等為依據,采用走訪有關部門、深入各鄉鎮實地調查的方法,重點調查研究了近幾年來全縣林地分類保護、林業生態建設、林業產業合理開發利用的現狀,分析林地保護利用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最后從規劃、區域重點管理、健全林地管理制度、加強基礎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松溪縣林地保護利用的建設性措施。
關鍵詞:松溪縣;林地;保護利用
中圖分類號:S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020(2016)05-0068-04
林地是森林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根基,是林業發展和生態建設的載體,在保障林產品供給、維護國土生態安全中具有核心地位。松溪縣地處閩北山區,林業用地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81%,調查研究全縣林地的保護利用情況對依法履行林地資源管理職責、提升林地管理水平、保障林業可持續發展,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的國土生態安全體系,處理好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區域概況
松溪縣地處福建省北部閩浙交界,系閩江支流建溪上游。境內以山地為主、中山多,四周環山、中央低陷,為層狀的丘陵地貌特征。全縣屬亞熱帶海洋性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 ℃,年平均降雨量1 557~1 743 mm,相對濕度79%。境內水系發育,支流密布,地表、地下水質較好;主要溪流有松溪、七里溪、杉溪等;干流松溪河由東北向西南流貫松溪,在縣境內流長約45 km。林業土壤生產力評價一級占759%,二級占241%。境內植被資源豐富。地帶性植被為常綠闊葉林、杉松針葉林、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毛竹林和灌叢草甸。縣轄1個街道、2個鎮、6個鄉,總人口有16.46萬人。出境有3個高速公路互通口和二級省道。縣內通行政村公路705 km,農村公路已實現全部硬化。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福建省松溪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松溪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2013年松溪縣林地二類調查成果本底材料等綱領性文件為依據,走訪了松溪縣林業局林業資源站、林權辦、營林股、竹業股和各鄉鎮林業站及縣土地、建設、旅游、水利等管理部門。通過重點調查研究近幾年來全縣林地分類保護、林業生態建設、林業產業合理開發利用現狀及特點,分析林地保護利用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按照全縣生態布局林地功能劃分如圖1所示:北部竹林生產區、東部城市森林景觀區、南部復合林業經濟區、水源涵養及森林生態區以及西部用材林重點發展區5個區,實地調查研究區域生態特點、林地資源、保護利用方向與措施等。
3調查結果
3.1林地資源現狀
松溪縣全縣土地總面積105 302 hm2,林地總面積85 595 hm2。有林地69 443 hm2,占林地總面積81.13%,其中喬木林地為54 942 hm2,竹林地14 518 hm2;疏林地567 hm2,灌木林地8 838 hm2,未成林造林地1 903 hm2,苗圃地8.6 hm2;宜造林地面積2 416 hm2,占林地總面積2.82%[2]。
3.2林業重點工程項目用地情況
3.2.1重點林業生態工程項目
(1)生態公益林地保護工程。全縣現有生態公益林地17 084 hm2,其中,國家級和省級生態公益林地分別為7 505 hm2和9 576 hm2,一般生態公益林地2.82 hm2。國家級生態公益林地主要分布在白馬山自然保護區、錢橋水庫以及松溪河兩岸,以舊縣鄉和花橋鄉較為集中。省級生態公益林地主要分布白馬山自然保護區、湛盧山風景名勝區、來龍山森林公園,集中在鄭墩鎮、花橋鄉、茶坪鄉、渭田鎮。一般生態公益林地主要為防護林,分布在渭田鎮。全縣生態公益林部局總體合理,總量穩定。尚需從長期封育管護、人工補植改造、區內外局部調整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和穩定。
(2)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重點加強瀕危物種的保護、自然保護區交通干道、松溪流域一重山長廊、來龍山森林公園和園林式鄉村的建設。現已建成:松溪白馬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湛盧山省級風景名勝保護區、來龍山省級森林公園、各級自然保護小區50個、名木古樹保護點30個,高速公路、省級公路沿線綠色長廊120 km。正在建立完善園林式鄉(鎮)2個、省級園林式鄉村9個。規劃至2020年全縣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面積達19 333 hm2。
(3)森林災害防治工程。重點在森林火災易發、多發、高發區域,林田交界、景區周圍、自然保護區周邊地區、道路兩側、村莊四周、墳墓周邊以及山脊等地段建造生物防火林帶,形成系統的生物防火阻隔網。目前已建成生物防火林帶2 000 km、防火路1 000 km,基本建成林火阻隔網絡體系。森林病蟲害監測率、防治率均達92%,生物制劑防治面達50%,成災率控制在0.4%以內。
3.2.2重點林業產業工程項目
(1)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工程。目前全縣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面積3 172 hm2,主要布局在鄭墩鎮、花橋鄉、河東鄉等鄉鎮,以杉木、馬尾松、楓香為主,品種單調。未來十年中要加快木材戰略儲備,維護木材生產安全,必須大力發展培育生長快、產量高、質量好、輪伐期較短的集約一般用材人工林;在全縣范圍內建設以杉木、馬尾松、楓香、泡桐、擬赤楊、木荷為優勢樹種的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同時,應加強現有速生豐產林經營管理,以提高林地單位面積蓄積量或林產品數量,增加經濟效益。
(2)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基地工程。全縣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基地面積1 346 hm2,主要布局在渭田鎮、舊縣鄉等。按照“山上提高質量,山下擴大規模”的要求,要進一步采取合理的施肥措施、適當的采伐方式和合理利用剩余物的處理方法。以市場為導向,結合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需求,定向培育、基地化布局、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加快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基地建設。
(3)茶葉基地建設工程。全縣茶葉基地面積1 335 hm2,主要分布在茶坪鄉、鄭墩鎮。茶葉為全縣特色產業,近年來茶葉產業發展迅速,產品金毛猴、松溪綠茶、正山小種、大紅袍等已成為福建名牌產品,遠銷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調查表明:繼續做好低產茶園改造和品種調整,提高現有茶園的產量和質量;發展新茶區,加大對宜茶山地的標準化茶園建設,并利用邊遠山垅田發展大田茶園,努力擴大松溪縣茶葉品種的生產規模,完善基地生產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以金毛猴、正山小種為主要特色品種,大紅袍、松溪綠茶等四大名優茶共同發展的格局。對全縣以生態立縣,建立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意義重大。
(4)豐產竹林基地工程。全縣有豐產竹林基地6 267 hm2,主要布局在茶坪鄉、渭田鎮、溪東鄉等鄉鎮。目前山上以培育筍竹兩用豐產竹林為重點,加強護筍養竹,積極推廣施肥技術,合理采伐,大力改造低產竹林,加快竹山機耕路和山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竹業科技服務,努力提高竹農自身素質,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和效益。山下筍竹加工業已初具規模,據2014年12月統計:全縣現有筍竹加工廠37家,產值60 8119萬元,實現利稅7 8587萬元。其中亞達、三信、永華、宏興、凱盛板業、隆達、華韻7家企業年產值已在1 000萬元以上。
湖北林業科技第45卷第5期胡文興:松溪縣林地保護利用調查研究4林地保護利用存在問題及分析
(1)歷史遺留林權問題多,林業管理難度大。隨著林業改革的不斷深入,松溪縣林業產權不斷明晰,林農作為經營主體的地位越來越明確,并對山林資源越來越重視,買賣青山、自留山、山林權屬糾紛等歷史遺留問題逐步暴露出來,促使糾紛、矛盾逐步顯現,致使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難度較大。同時,林區和國有林經營區的穩定、社會化服務體系的配套政策及林業生產服務、管理體系的完善等問題都亟需認真研究解決。
(2)森林經營粗放,林業經濟效益不高。集約經營、規模經營的單位少,科技示范、優化樹種、適地適樹、肥水管理、撫育間伐等方面經營粗放,林分質量總體不高。荒山綠化、低產林改造力度不足,林業發展潛力有待充分發揮。
(3)林業三種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林業產業化水平低。一產比重偏大、經營粗放,產品以出售原材料為主,經濟效益低。二產比重偏小、林產品加工深度、廣度、精度等方面水平偏低,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偏少,林業產業化水平和加工水平較低;缺乏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名牌產品,企業整體競爭力不強。三產雖初步形成,但高附加值的林產品品種偏少,質量不高,銷售以本地、近地為主,遠銷省外、國外的產品很少。
(4)林分質量不高,有的林業產品加工業難以維持。單位面積蓄積量尚處于較低水平,針闊葉比為8∶2,針葉化問題突出,闊葉林偏少,什木加工原料不足,竹木加工利用與資源培育供應之間脫節現象比較嚴重,什木、筍竹加工企業外購原料比重逐年提高。
(5)防御森林自然災害能力較薄弱,森林資源保護壓力大。森林防火長效機制不完善,生物防火林帶總量偏少,密度偏低,森林火險預警監測體系不完善,森林防火信息網絡系統和信息指揮系統需要升級改造,森林消防專業隊伍裝備水平、快速反應與火災撲救能力偏低。林業有害生物防控,預警監測、防治減災、應急反應的公共服務體系不健全,有害生物檢疫、監測、防治專業技術人員少,缺少應對松材線蟲病等外來有害生物的檢疫防范和除治能力。森林資源保護壓力較大,盜砍濫伐林木和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現象時有發生,依法治林難度較大[2]。
(6)占用征用林地管理不夠完善。一是一些部門和領導在處理項目建設和林地管理問題上往往重建設輕保護,只顧發展地方經濟,給依法管理林地和查處林地違法案件造成困難和障礙。二是有些用地單位和個人為追求經濟利益,毀林開墾、改變林地用途等各種非法占用林地問題仍比較突出,尤其是在重點工程和地方招商引資項目中存在未批先占、邊批邊占、少批多占、不批也占等違法違規使用林地情況。三是按照現行法律規定征占用林地項目審核需在建設項目完成項目選址、立項、可研、評估等之后,林業主管部門才介入辦理林地審核審批手續。由于林業主管部門介入環節滯后,無法正確引導建設項目合理使用林地,存在被動審批的情形。四是對非法占用林地的違法犯罪行為制止不及時,打擊不堅決,不徹底,在案件查處過程中往往存在避重就輕,以罰代法,以補辦手續替代處罰的傾向。五是有的建設項目占用經濟林,在未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情況下,土地部門就辦理了建設用地相關手續,林地主管部門與土地管理部門之間尚未理順。六是按照省、市核定,松溪縣征占用林地年審批定額為305 hm2。隨著經濟的發展,我縣征占用林地項目數量逐漸上升,審批定額無法滿足用地需要,審批定額與建設用地需要矛盾突出[3]。
5加強林地保護利用的措施
5.1認真執行規劃,突出區域重點管理
按照《福建省松溪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的要求,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將全縣林地分為5個功能區[2]。①北部竹林生產功能區,包括溪東鄉、渭田鎮北部、祖墩鄉北部、舊縣鄉北部。是以保護和發展鄉土竹林資源為主,通過科學規劃,保護、培育和引進相結合,適當引進外來竹種;全面發展竹材加工、精細竹編、竹筍精加工等多種經營模式,在資源培育、產品加工、創造特色方面全面提高水平。②東部城市森林景觀功能區,包括松源街道中部、河東鄉東部以及舊縣鄉東南部。以生態型江濱園林城市為目標,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城市綠地,完善具有山水城市特色的公共綠地系統,規劃期內爭取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③南部復合林業經濟區,包括茶坪鄉、河東鄉南部、松源街道南部以及鄭墩鎮東南部。應加強南部重點商品林基地的建設,調節各個基地的動態平衡;優先保障重點商品林地基地用地,通過集約經營、規模經營,科技示范,重點建立以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名特優茶葉、水果基地。④水源涵養及森林生態功能區,包括河東鄉西北部、花橋鄉東南部、舊縣鄉西南部、松源街道西北部以及鄭墩鎮西北部。應著重提高溪流源頭森林的水涵養能力,增強水源、水庫的調蓄功能,保持水土。在松溪飲水水源保護區水廠取水口下100 m到上游4 km及其沿岸外延2 km范圍的陸域,應嚴格保護重點區位生態公益林地,積極保護天然林資源,增加區域闊葉林面積,提高生物多樣性,減少林地水土流失,保障區域用水安全。⑤西部用材林重點發展功能區,包括花橋鄉西北部、舊縣鄉西北部、渭田鎮西南部、祖墩鄉大部。應根據該區的特點重點培育以杉木、馬尾松為主的用材林,適度發展楓香、泡桐、擬赤楊、木荷為優勢樹種的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同時,了解并主動適應市場供求變化,實現資源培育與產業發展相結合。
5.2維護規劃的嚴肅性
松溪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編制應與各部門編制的城鄉、交通、水利、能源、旅游、工業、農業、環保和生態建設等相關規劃相銜接,符合林地保護利用的方向和要求,切實落實各項林地保護利用制度和政策。嚴禁擅自修改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確需對規劃進行修改和完善的,在實施評價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報原批準機關批準后頒布實施;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制度,實行專項檢查與經常性檢查相結合,及時發現、制止違反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的行為,定期公布檢查結果;加大執法力度,對擅自修改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的行為要嚴肅查處,追究責任;對違反規劃使用林地的行為,依法查處,限期整改。
5.3健全林地管理制度
深化改革林地保護利用管理機制。全面推進和不斷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善政策,放活經營,規范流轉,強化服務,提高農民保護林地和發展森林的積極性;統籌開展國有林場改革,通過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落實國有林地保護責任,形成有利于林地保護利用管理的堅實基礎。應加強林地林權管理,落實林地保護利用目標考核責任制,并完善林地調查和定期監測。
5.4加強基礎建設
強化林地保護管理隊伍建設。健全林地林權管理機構、基層林業工作站、林業行政執法機構等機構和隊伍建設。加大培訓力度,培養一批能夠正確運用法律法規、業務精通、技術過硬、責任心強的森林資源調查和林地管理人員。
建立穩定的投入機制。廣泛吸引社會投資參與林地的保護和利用,積極爭取財政資金用于保證林地確權、定界、調查、監測、檔案管理以及林地執法、管護、用地審核等強化林地保護利用調節機制。不斷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逐步提高財政對森林生態效益的補償標準。
制訂和完善林地保護利用規章和標準。嚴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國家林業局《占用征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及福建省林業廳的有關規定,制訂和完善林地保護利用有關制度,使林地保護與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6小結
通過調查研究結果表明:松溪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比較完善。生態公益林地保護工程、生物多樣性工程以及整體的森林植被能夠滿足松溪縣及閩江源頭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及生態環境的要求,尚需按照林地規劃進一步調整完善。全縣森林經營粗放,林業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偏少,林業產業化水平和加工水平較低,缺乏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名牌產品,企業整體競爭力不強,林業發展潛力很大,有待充分發揮。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占用征用林地管理的長效機制不完善,非法占用林地、盜砍濫伐林木的現象時有發生,依法保護林地、林木難度較大。可以在深化改革林地保護利用管理機制,加強林地林權管理,落實林地保護利用目標考核責任制,完善林地調查和定期監測等方面健全林地管理制度;在加強林地保護利用管理隊伍建設,建立穩定投入機制,制定和完善林地保護利用規章和標準等方面加強林地保護利用的基礎建設。通過嚴格執行松溪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落實林地五個功能區的重點管理措施,充分調動全縣干部、群眾依法保護利用林地的積極性,使松溪縣的林地保護利用成效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院.松溪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M].福建:松溪縣人民政府,2012.
[2]福建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院.福建省松溪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2010-2020年)[M].福建:松溪縣人民政府,2013.
[3]袁志湘,陳志陽.隆回縣征占用林地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報,2009(2):7375.
(責任編輯:唐 嵐)第45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