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勁
愛因斯坦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學生只有在上課時能激起強烈的求知欲,調動起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起來才會事半功倍。新《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英語課程應從培養學生興趣入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將學習變成學生自覺、自愿、高興的事,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這就要求小學的英語教學,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從形式上,都要富有趣味性,以迎合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從中獲得有趣的情感體驗,從而將趣味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教學中要盡可能將枯燥乏味的語言結構,轉變成生動活潑的游戲形式,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怎樣構建趣味教學模式呢?應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一、通過游戲,構建趣味教學模式
游戲教學,可以將枯燥的教學內容,轉化成學生都樂于接受的、生動有趣的元素。同時,游戲教學模式在趣味式教學模式中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為此,教師應通過游戲的設置,來營造豐富的語言交際情境,讓學生在享受游戲帶來的樂趣時,深刻感受到英語學習在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小學生的思維水平還處于表象、直觀的階段,有著對新鮮事物滿懷好奇的天性,對于一些有創意性的活動都有著“興趣十足”的思想傾向。進行游戲式教學,恰能滿足小學生的這種心理傾向,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克服自卑、緊張等心理障礙。新課標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英語教學的基本任務。
在教學中,結合英語活動教學法,可以采用“大小聲”、“看嘴型猜單詞”、“拍皮球”、“找朋友”等游戲活動,使活潑有趣的游戲形式與英語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此幫助學生認讀和識記單詞,讓學生在玩樂中快速有效、輕松愉快地記住新單詞。具體做法如下:
(一)“大小聲”。教師大聲讀單詞的時候,學生必須輕聲讀;教師輕聲讀的時候,學生必須大聲讀。如此大聲、小聲交替快速朗讀,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能夠很快地讀準單詞。
(二)“看嘴型猜單詞”。教師只做單詞發音的口型,不發出聲音,學生看口型,猜出單詞,并大聲地說出來。這樣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清楚地看到教師發音的口型,更好地讀準單詞。教師示范后,可以由一個學生做口型,其他學生猜,也可以在小組活動中玩這個游戲,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
(三)“拍皮球”。學生分兩組坐在原位,閉上眼,教師為兩組打分。教師拍皮球,學生默數,教師拍了幾下。假設教師拍了19下教師突然停下,問一個學生“Whats the number”,該學生應該答,“Nineteen”。哪組學生得分多,就為勝者。教師拍球時可以在中間來個停頓,如,先拍4下,停一停,再拍3下,接著問“Whats the number”,學生應答“Seven”、“ Four plus three is seven”。
(四)“找朋友”。把單詞卡和對應的圖片發給若干個學生,由一個學生隨意說出卡片上的單詞,拿著該單詞和對應圖片的學生迅速跑出來,站在一起,結成朋友。站對了,全班學生一起讀出該單詞,這樣利于學生鞏固單詞,以便更好地記住單詞的音、形、義。
二、創設競爭機制,構建趣味教學模式
心理學家認為:競賽是激勵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的一種最有效手段。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把帶有競賽性質的活動貫串于教學過程的始終。競賽的開展,可以在男生與女生、組與組、個人與個人之間,也可以自由組合,甚至可以讓學生跟教師比賽,并配有搶答的形式,使競賽更有競爭性。學生在一次次的比賽中,為著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合作,為了目標的實現而歡呼雀躍,學生間的友情也在不知不覺間變得更加深厚,課堂教學也在不經意間體現了新課程標準。
三、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構建趣味教學模式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前教師對新課的導入形式,沒有必要拘泥于一種形式,可由簡單的英語歌曲、與英語相關的幽默笑話、形象的單詞故事等來導入新課。新課的導入形式是否足夠引起小學生的興趣,是這節課能否成功的關鍵,新課標背景下的導入新課也是一門教學藝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設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具有趣味性并與教材相關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中學習英語,進而把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并引人人勝。教師可利用言語動作、多媒體、實物或圖片等來創設各種情境,如,教book、pen、marker等實物單詞時,可把實物帶進課堂,雖然這些實物學生都較熟悉,但教師把它們帶進課堂,學生還是會很快被吸引過來。在這種情境下,教學英語單詞,學生容易接受理解,因為它能使抽象的單詞變得直觀,使英語的學習過程更具趣味性。
四、善用鼓勵機制,構建趣味教學模式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的幽默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課堂氣氛,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當然,課堂上的幽默一定要健康,講究分寸。如,可結合教學情境,運用某些滑稽、令人發笑的身體姿態、面部表情、說話腔調等,來減輕課堂中緊張煩悶的氣氛。在教學play football、ski、swim、play table tennis等有關運動的單詞時,教師就可以進行相關的動作表演,學生跟著教師邊學邊做,學生在輕松、愉快、有趣的過程中,很快接受和理解了新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還要適當地采用鼓勵機制,如,語言鼓勵、表情鼓勵和動作鼓勵等,這些在課堂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趣味教學,學生是一切教學活動的主體和中心。趣味教學法是在國家倡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學習語言的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趣味性原則,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要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練說的機會,并鼓勵每個學生參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