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鵬
摘要:光是建筑空間的靈魂。光在室內空間展示出的不僅僅是可視功能,它的變化使空間靈動,它的多重變化創造出豐富的層次,它的明暗營造不同的氛圍……本文將探索如何利用光筑一個理想氛圍,造一種詩意的空間。
關鍵詞:光;空間;意境
一、光在室內空間視覺環境的功能
實體的圍合是劃分空間的一個重要物質構成因素,但這一結果也離不開人的視覺心理感知,換而言之,需要由物質和精神互相作用共構空間視覺環境。
光的亮度差異可劃出空間界限。例如舞臺區比觀眾席的光線亮,而演員所在的聚光燈光束下更為強調的中心。這種光劃分形成的空間其實是一個心理暗示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空間并非必須由實體物質圍合才能生成,它也可由對比和差別形成。明暗的差異能對空間進行清晰的劃分,這種區分是基于對空間性質的改變而完成的。從極度的光亮到最深的陰影之間有無數個梯度,每一種亮度分別適應不同的功能、性質的空間。例如在家居室內空間中臥室作為休息區域同時也是私密空間,較之客廳的光線要略暗也更柔和。
亮度梯度是光線產生空間深度的樞紐。尺度強調的是人與室內空間比例關系所產生的心理感受,直接影響著人們對空間的感受。亮度梯度對于光創造空間深度、影響人的心理有著重要的意義。現代建筑由于模式化的結構以及人工照明的啟用,往往出現一些分布著均勻光線的空間,沒有暗部、陰影,沒有從光明到黑暗之間的逐步變化,空間失去了深度感。
光善于烘托整體氣氛。空間意境是指空間形態產生的藝術精神內涵和社會文化內涵與人的審美意識結合形成的審美體驗和精神感悟。室內的氣氛會由于光的亮度和光的色溫與顏色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家庭的臥室常采用暖色光而顯得更加溫馨和睦;夏季在客廳等公共活動區使用青、淺的冷色光,使人倍感涼爽;強烈的多彩照明,可以增加繁華歡樂的氣氛。
二、詩意空間的特質
詩境衍生出藝術,藝術的本性是詩。
詩意空間應該是讓人們內心得到真正放松和自由的空間狀態,它立足于場所,寄予著情感,更蘊藏著希望。它作為紐帶存在于人和場所之間,應該是所有不同種類美的集合與任何何能讓人產生共鳴意境的空間,或寧靜、或熱烈、或神秘、或輕快……
如古羅馬的萬神廟,光從最高部位以一種令人敬畏的姿態直射下來,而這種單一的采光使整個室內稍顯昏暗,更加重了神秘肅穆的效果;如妹島和世所設計的瑞士勞力士學習中心,多個橢圓形露天天臺最大限度的將光引入保證了光線的充足,加之通透的玻璃幕墻,白天幾乎用不到多少人工照明,滿盈的光線創造了一個空靈、純凈的空間;如中國美術學院民俗藝術博物館,利用懸掛的瓦片,調整進入室內的光線,隨著太陽高度角推移,瓦片投射在地上的影子形成了一幅每時不同四序迥異的畫卷……
三、如何運用光塑造詩意空間的思考
在不犧牲功能作用的前提下,考慮設計所帶來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滿足尤為重要。感受是一種直覺的、主觀的心理活動,主要通過視覺的心理體驗來獲得。這時在視覺效果極具影響力的燈光所起到的的作用就尤為重要了。意境是人們形象思維的產物,它可以表現整體情感基調的傾向性,也可以表達作品的繁多種類與個性特質。“一切景語皆情語”。想要通過物質來表達意境時,首先要融情于景,設計者利用所做之物與使用者進行“溝通”,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詩意是通過象生境,空間內的表達也是如此。
光可以重點突出空間中的某些元素,或弱化一些元素,達到設計的期望結果。在特定的環境空間中,為了展現一方氣氛給予重點照明,吸引人的注意,創造出虛與實、強與弱的節奏,產生視覺焦點,誘導人的行為。有了光線,物體顯現。然后,光線又分成了強弱不同的各個階梯,實體的景象開始變得豐滿,形成了高光、亮部、暗部、投影等明暗交織的浩繁的層次。準確合理的設光能增強物體造型的三維立體感,提升藝術效果。利用光線的明暗變化和韻律,不但加強了原有的秩序感,并且使人在前行運動中感受到空間的豐富,將單一空間變為多層次的豐富的空間。
要善于運用自然光。光隨時間的變化以一種最習見的方式表達著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光影能營造豐富的空間效果給予空間生命的存在感和靈動感。在人工的空間引進自然的世界的物質更容易地喚醒人們超然物外的心境。再之,光與影形成的圖形極具動感富有生命力,并且圖案的形狀、位置、深淺會隨著光線的變化而改變。巧妙地運用物影的紋理效果可以增添空間的藝術魅力。這也符合當代社會日益重視的低碳設計的理念。
設計者的本職工作是制造一種能將材料的本性和吸引力無以復加的表現出來的光環境。不同的材質對光產生的反應不同,如粗糙或凹凸有紋理的材質在光的照射下生產更多的明暗變化,而乳白玻璃、半透明塑料這種不完全透光的材料在光下又呈現出另一種效果的渲染。
此外,我們還應該注意在通過仔細的考慮和協調己建立的各個界面之間的亮度對比關系,在創造出一種空間場景的同時盡量減少眩光的影響,并且避免眼睛不斷的在變化過大的亮度水平之間進行調整,降低眼睛的疲勞感。
四、結語
光的現代化應用,使人類伴隨著光的發展跨越到高度文明的時代。我們應秉承著師法自然、基于情感、秉承人文、凸顯個性的設計理念,把燈光的運用定義為成是有思想的藝術,它就將作為有限的物質空間延伸到無限的精神境地的媒介,將詩的意境,詩的精純美粹之氣,擺脫塵俗之念傳達的更為深遠。
【參考文獻】
[1]陳炎.中國審美文化史—唐宋卷[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
[2]王小慧.建筑文化、藝術及其傳播一一室內外視覺環境設計[M].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
[3]許云強,陳軍.建筑空間的精神材料——光影[T].江蘇建筑,2011.
[4]古風.意境探微[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2.
[5]李建超,張海燕.建筑設計中的自然光運用策略研究[J].建筑節能,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