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焰
摘 要: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給教育事業帶來了更好的發展機遇,同時隨著社會對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以及投資力度的加大,高校工會組織開展的活動也日漸增多,因而工會財務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當前,工會組織的資金呈現出來源多元化、表現形式多樣化的特點,很多高校沒有建立與之相配套的財務管理機制,因而“小金庫”便應用而生。“小金庫”的形式表現多樣,危害性極大,文章以云南財經大學為例,對高校工會“小金庫”成因進行分析,探討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校工會 “小金庫” 治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0-139-02
一、工會“小金庫”的危害性和治理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小金庫”問題都是各單位繞不開的話題,盡管各單位采取各項措施,但是其仍然屢禁不止。所謂“小金庫”:《財政部、審計署、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清理檢查“小金庫”的具體規定》(財監字199529號)中指出“凡違反國家財經法規及其他有關規定,侵占、截留單位收入和應上繳收入,且未列入本單位財務部門帳內或未納入預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項資金均屬‘小金庫”。
當前,“小金庫”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復雜性的特征,其實質早已超出了“小”的含義了,更為嚴重的是其已成為了腐敗的根源、違法亂紀的溫床,在很大程度上干擾了財經管理秩序,影響了單位管理使用資金的效率。由于其危害極大,因而迫切的需要各單位更加的重視。
1.“小金庫”治理有利于發揮工會財務在幫扶困難職工和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作用。在現實中,由于困難幫扶波及的面更加寬,原則性比較強,因而工會財務人員必須高度重視。“小金庫”的治理有利于確保有限幫扶資金真正用在困難職工身上,解決困難職工的實際困難,發揮工會財務在幫扶困難職工和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作用。
2.“小金庫”治理是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治理“小金庫”不僅可以健全高校工會的財務、資產管理制度,而且還可以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通過高校工會“小金庫”問題,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高校工會財務制度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工會經費預算不合理;二是經費開支審批制度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將經費開支范圍、標準進行了較大的限制,同時審批手續較麻煩。加強“小金庫“治理,不僅有利于有效地提高對“小金庫”自身的管理,更是帶來高校工會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3.開展“小金庫”治理工作,是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和作風建設的重大舉措。當下,“小金庫”是各單位鋪張浪費的重要經濟來源,是個人開展違法亂紀活動的主要經濟來源,已經成為誘發和滋生消極腐敗現象的“溫床”,很多領導干部由于“小金庫”問題栽了跟頭,不僅害了自已,也損害了黨群關系,更為嚴重的是“小金庫”的存在降低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所樹立的威信和威嚴形象。在當今社會,開展“小金庫”治理工作,是黨和政府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有利于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樹立威信。
二、高校工會“小金庫”的表現形式以及形成原因
目前,高校工會“小金庫”主要有以下三種表現形式:第一,截留、隱匿的各種收入。包括通過票據管理的漏洞、不按照相關規定處置資產等方式來隱匿高校工會所產生的收入,取得的收入不入賬。第二,通過虛報、冒領所套取的現金。當前,大多高校工會采用的財務管理體制都是集中核算。為了為了減少經費限制,一些高校工會通常使用虛假的方式來套取現金,比如虛增費用、虛列支出等。有的單位購買假發票虛列支出或者重復列支。有的單位虛構業務套現。更有單位采取虛構職工、學生等人數來冒領現金等。第三,以各種名義套取資金,比如會議費、培訓費等。高校工會為了套取資金通常用會議費,培訓會的名義來列支現金。
高校工會形成“小金庫”的原因:剖析工會系統存在“小金庫”問題,主要原因是少數單位主要領導法律意識淡薄、監督機制不到位和對“小金庫”問題存在僥幸心理。“小金庫”的產生實質上是領導的不作為,如果沒有單位或者分管領導的默許、同意,根本不可能會出現“小金庫”。
1.對“小金庫”的表現形式與資金來源沒有準確的認識。單位領導干部沒有對下一級單位形成的“小金庫”的資金來源進行剖析,沒有對易發生形成“小金庫”的重要資金來源進行分析抵制,以致于單位虛報、虛列支出,隱藏收入從而形成“小金庫”。
2.思想認識模糊,法制觀念不強。當前,存在一部分單位領導、財務人員對法制制度、規章比較淡薄,法制觀念比較淺顯,視“小金庫”為一般違規行為,并不屬于違法的范疇,認為其無關緊要,只要不直接貪污受賄。單位領導、財務人員對政策規定理解不到位,對遵守財經法規缺乏自律性。其次是有些領導、財務人員存在“僥幸心理”,資金來源多、支出頻繁,認為審計人員很難從賬面上發現問題。
3.工會領導干部財務知識缺乏。工會領導干部可能并不是財務方面的專家,對財務知識的掌握不是很到位,對財務方面政策理解不到位、執行不堅決,造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私設了“小金庫”的現象。
4.財務制度不健全。隨著高校工會組織的活動日益增多,工會的相關支出必然會明顯的增加,也就意味著會計核算的業務將會增加,但是高校并未建立起與之相匹配的財務管理制度。在大多數高校采用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不利于政策的調整和變動,不能充分滿足基層部門高節奏的變動。現從“小金庫”的來源上看,資金大部分來自截留隱匿的各種收入、接受的回扣款、通過虛報冒領套取的現金等。從這些來源可以看出,我國高校工會在國有資產管理、預算外資金管理、財務收支審核、專項資金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財務監管制度。例如,工會處置固定資產的收入,組織活動的支出、培訓會、會議費的支出等,缺少相應的核查監督機制。
5.監督檢查不到位,對“小金庫”問題懲處不到位。“小金庫”隨著高校工會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工會組織的活動也越來越多,經濟往來業務越來越繁多復雜,意味著學校相關監督部門的工作任務越來越重、工作范圍越來越大,致使很多情況下人員配備不足,使得監控很難到位。雖然不少高校設立的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但是由于其特殊性,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與權威性很難實現,很難發揮它的真正的作用。對于查出的部門內部“小金庫”,高校工會很難去處理,僅僅要求其主動上交資金即可,并沒有對相關領導人的責任人進行問責,最終也就很難起到應有的警示作用。因此,對“小金庫”問題的處罰力度不強也是導致其頑固性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高校工會加強“小金庫”治理的對策及建議
1.清楚了解“小金庫”資金的來源、表現形式,從源頭上做好防范工作。“小金庫”的資金來源多種多樣。只有了解了“小金庫”的來源及表現形式,才能從來源上進行防堵,將“小金庫”重要來源以及容易形成“小金庫”的資金進行分析,并做好防治措施,從根源上做好防范工作。
2.加強思想教育,提高認識。首先,堅持教育在先,防范在前,從加強教育引導出發,加強各單位領導干部、財務人員對“小金庫”危害性以及治理的重要性等方面的教育,自覺抵制“小金庫”治理工作。再者,加強相關領導人以及財務管理人員的法制觀念、規章教育,同時也要對高校工會領導以及全體職工進行觀念教育。最后,建立起教育長效機制,結合正面示范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黨紀法規教育、激勵教育和勸勉教育不斷拓寬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逐步建立起教育的長效機制。
3.加強高校工會領導干部財務知識方面的培訓,提高領導干部財務方面的認識。很多“小金庫”的設立往往是由于領導干部不是財務方面的專家,缺乏財務知識,因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設立了“小金庫”,因而要加強領導干部財務知識方面的培訓,使其掌握相應的財務方面的知識,對財務方面的政策完全掌握理解并堅決執行,堅決抵制并防止“小金庫”的滋生。
4.加強高校財務制度建設,建立與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包括監督、管理、核算制度。從而為防治“小金庫”提供較強有力保證。高校工會要加強對內部的控制,完善管理環節上的漏洞,消滅滋生“小金庫”的土壤。高校工會既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同時也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因此高校應制定統一的財務制度和財務會計處理方法。其次對于支出與收入的管理,應進行統一核算與管理。收入要全部納入財務核算與管理,所有支出應納入財務預算,進行統一管理,還應加強敏感性支出與虛假支出的管理。
5.公開高校工會財務,加強監督。對于存在“小金庫”的部門,對其進行公示,接受廣大公眾及輿論的監督。在透明的情況下,杜絕包庇、縱容“小金庫”存在的行為,要對其主要的負責人進行問責。同時,需要建立和完善監督檢查機制,將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相結合,一方面高校要建立相應的內部審計部門,對高校工會的財務收支活動進行審計監督,另一方面加強公開財務活動,接受群眾監督對審計出的“小金庫”問題,應徹底追究相關責任人,切實落實治理“小金庫”的效果。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監督檢查,開展定期或不定期地清理“小金庫”專項督察活動,將“小金庫”治理工作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
四、結語
工會組織的資金呈現出來源多元化、表現形式多樣化、內部復雜化的特點,“小”已經很難體現其真正的實質了,其危害性極大,因而,治理“小金庫”已經成為高校工會當前尤為重要的一項任務了。高校工會主要負責人必須要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對本單位的“小金庫”治理工作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高校工會應該剖析“小金庫”的成因,然后尋求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高校工會“小金庫”的治理對策主要是:第一,要加強單位領導干部的思想教育,提高對“小金庫”的認識;第二,高校應建立并完善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第三,要公開高校工會財務狀況,資金使用情況,加強監督。
參考文獻:
[1] 陳巧妙.淺議高校“小金庫”現狀及整治措施;經濟視角,2011
[2] 褚珊.高校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庫”長效機制的探討;當代經濟,2012(11)
[3] 王健泉.談工會“小金庫”治理的長效機制.中國工會財會,2011(10)
[4] 周英銳,谷衛彬.認真做好“小金庫”治理工作嚴肅財經紀律強化財務管理,中國工會財會,2009(12)
[5] 張賽彬.對高校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庫”長效機制的探討——基于內部控制管理的角度.中國集體經濟,2012
(作者單位:云南財經大學 云南昆明 650221)
(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