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忠
(湖南省沅陵縣林業局,湖南 沅陵 419600)
?
鵝掌楸育苗及造林技術探究
全國忠
(湖南省沅陵縣林業局,湖南 沅陵 419600)
摘要:介紹了鵝掌楸的生態習性,并從采種處理到育苗管理等方面總結了育苗技術,簡要闡述了扦插育苗技術以及鵝掌楸的造林技術,以期為提高鵝掌楸苗木成活率以及造林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鵝掌楸;生態特征;種子育苗;扦插育苗;造林技術
1引言
鵝掌楸是古老的孑遺植物,樹葉奇特,樹姿雄偉,是優良的城市綠化觀賞樹種。還因它生長迅速,材質優良,更是優質的板材用料。研究和實踐均表明,鵝掌楸作為退耕還林及用材林基地發展的優質闊葉樹種有獨特的優勢。
2鵝掌楸的生態習性
鵝掌楸,拉丁學名為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別名馬褂木、雙飄樹等,是木蘭科毛茛目鵝掌楸屬植物。在我國主要分布在秦嶺以南,東起浙江西至云南,并且在我縣齊眉界國家森林公園有近百畝的天然鵝掌楸群落,是中國特有的珍稀植物,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鵝掌楸是落葉喬木,高可達40 m以上,胸徑1 m以上,小枝條灰色或者灰褐色,葉片奇特呈馬褂狀(因而得名馬褂木),花期5月,果期9~10月。
鵝掌楸通常與落葉闊葉樹及常綠闊葉樹種混生,垂直分布于海拔900~1700 m之間,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鵝掌楸屬中性偏陰樹種,喜歡生長在溫暖濕潤避風的氣候環境,喜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及偏酸性土壤,可以在砂巖、砂質頁巖及花崗巖等砂質壤土的地區。鵝掌楸的生長比較迅速,樹干通直,材質優良,樹形美觀,并且耐寒,病蟲害較少,適應性很強,壽命非常長,屬于我國適宜栽培的樹種,特別是對SO2等有毒氣體的抗性很強,是我國南方地區非常適用的綠化行道樹樹種和園林綠化觀賞用樹種。
3鵝掌楸育苗技術
3.1采種
鵝掌楸屬結實量非常大的樹種,但因雌雄話期不一致,花粉量不足,自花授粉能力弱,每個聚合果中只有少量的成熟種子,多數母樹在15~20年生開始結實,隨著樹齡增加,種子的飽滿率也隨之增加。
果實一般在10月份成熟,當果實呈現褐色時就可以采收,要選擇生長健康,無病蟲害15年樹齡以上的母樹作為采種樹,采收的種子放在室內陰干一周左右,然后放在室外攤開晾曬2~3 d,當具翅堅果自然分開,水洗兩三次去雜,就得到種子,再用高錳酸鉀2 % 消毒后,清水清洗后置于通風干燥處晾干,2 d后可儲藏備用。須注意的是,最好置于3~4 ℃保鮮庫中冷藏。
3.2選地和整地
由于鵝掌楸幼苗不耐旱、不耐澇,又怕日灼。所以育苗地塊要選擇地勢中高、避風向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土壤肥沃、偏酸性沙壤土的地方做為育苗基地。為了預防病蟲害要避開種植過易得病蟲害作物的土壤,最好開墾新地,不管選擇怎樣的土壤都需要進行土壤消毒。另外,在播前一個月就要對育苗地進行深翻整地,要施足基肥,特別是有機肥一定要充足,并對土壤進行消毒。經過三犁三耙,將育苗地做成苗床,標準為高25 cm,寬100~120 cm,步道30 cm,苗床東西方向。
3.3播種前種子的處理
由于鵝掌楸種子的發芽率不高,為了提高發芽率,在播種前要用進行溫湯催芽。如果是在保鮮庫中存放,則要提前10 d就取出種子,并再次用水進行一次選種,去掉漂浮的質量差的種子。其次,催芽前應先用2 %高錳酸鉀溶液消毒0.5 h,用清水清洗后晾干催芽。要注意,催芽應用40 ℃溫水浸種5 h,再用50 ℃溫水浸種1 d,中間要換水,換水后要將種子攪拌均勻,浸種后將種子放在20 ℃溫室中進行催芽,當20 %的種子的裂口時即可進行播種。
3.4播種育苗
播種是可以撒播、條播,最好進行條播,條距20~25 cm,播種量每畝10~15 kg。播前將種子與細沙混合,播種深度在5 cm左右,播后覆上細砂土1 cm左右,澆一遍透水,蓋上一層稻草保水保濕,幼苗一般一個月左右即可出土,在傍晚將稻草揭開,40 d左右出齊。
3.5苗期管理
出苗后要及時揭開稻草,一般選在陰天或傍晚時候,揭開稻草后,及時中耕除草,防治病蟲害。如果有缺苗斷苗現象,及時補苗,由于鵝掌楸的出苗率很低,為了提高苗木的數量和質量,要進行間苗、補苗,保證苗齊苗壯。時間一般選擇在四月底五月初陰雨天間苗,去掉弱苗、病苗,補上壯苗,最好帶土移栽。幼苗出齊后,要及時噴施多菌靈等,特別是連陰天后,防治病蟲害的發生。由于幼苗怕日灼,要適度遮蔭,防治過度曝曬。并及時澆水排水。根據苗情,酌情追肥,當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就要進行追肥,雖然鵝掌楸喜歡氮肥,由于苗小需肥量小,一定要慢慢增加施肥量,防治燒苗,當出現4片真葉時,就可以放心施肥了。但在秋后不能再追氮肥,防止過度生長;可以適量追施磷鉀肥,提高苗木的抗寒抗病能力。一年生苗高可長到40 cm,再留床培育一年,株高達到120 cm,就可以出圃用于造林。
3.6扦插育苗
鵝掌楸也可以通過扦插的方式進行育苗。扦插育苗一般在3月上中旬及落葉后進行,選擇長勢良好樹體健壯無病蟲害的樹本,剪取1~2年生的健康枝條,截成15 cm長的扦插穗,每個扦插穗保證2個以上的飽滿芽,下端斜著截成平口,在樹液開始流出前,用生根粉加多菌靈浸泡插條半個小時,再扦插到苗床上,株行距20 cm×30 cm,將枝條的下端插入土中3/4。要注意保持苗床土壤水分和遮蔭,一般20 d左右即可生出新梢,但要經過50 d左右才能長出新根;待根長出后,要注意水肥的供應,施肥以氮磷肥為主,掌握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還要注意中耕除草,一年生苗就可達60~80 cm,成苗率80 %以上。
4造林技術
4.1選擇造林地
根據鵝掌楸的生態特征,要充分考慮海拔高低、坡位坡向及土壤條件等因素,來充分激發鵝掌楸的生產潛力。土層深厚且向陽的坡地,鵝掌楸能迅速生長。一般要選擇土層深厚、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強的酸性土壤,海拔在900~1700 m之間,坡度在6°~30°之間的地方。
4.2清林
選擇好造林地后,在造林整地前要進行一次全面細致的清林工作,這不僅能提高整地造林的效率,也能方便日后的管理,減輕以后病蟲害的管理。要注意在8月份,將造林地上的雜草、灌木等統一清理掉,以防治雜草中附帶的病蟲害等影響鵝掌楸的生長,同時要將清理出來的雜物處理掉,如果要就近燒掉的話,一定要注意當天的風力,控制火勢,以防引發山火。以后每年的8月也要進行清林工作。
4.3整地
清林結束后,為了提高造林的質量,確保造林的效果,一定要細致的整一遍地。但要注意種植點應采用長方形配置,為了預防山火及病蟲害,造林地不能只有鵝掌楸一種樹種,而要保證生物的多樣性。根據鵝掌楸的生態習性,較適宜跟杉木、日本落葉松及柳杉等混種,配置成帶狀或塊狀的混交造林場。針葉樹的株行距安排成2 m×2 m,或1.5 m×2 m,鵝掌楸的株行距安排成4 m×4 m,或著3 m×3 m,最終達到每畝針葉林98株,鵝掌楸24株,或者針葉林154株,鵝掌楸33株的規模。林區內的公路兩側行道樹和林界整地采用品字形配置,行道樹每側栽種2行鵝掌楸。整片林地穴狀整地,大穴規格為50 cm×50 cm×40 cm,每穴中施入少量的有機肥及復合肥,回填時要將表土填到底部。造林地的整地工作要在下雪前結束。
4.4造林
造林整地后來年春天,在鵝掌楸萌芽前半個月,選擇2年生幼苗進行造林,幼苗選擇頂芽飽滿,木質化充分,生長良好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幼苗。做到隨取苗隨栽植,取苗事再選擇根系發達,根莖粗壯的合格苗木進行造林,還要注意根部保濕,栽植前去掉過長的主根。植苗時候要嚴格把關,做到苗正根舒,覆土嚴實,還要注意不要深栽,一定要保證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沒有懸空苗;在培土時分層進行,最終呈泡粑形,造林后2年內要及時補栽,保證造林成活率。
4.5撫育管理
造林后一定要加強幼樹的撫育管理,一般要連續撫育4~5年,及早促進郁閉成林。造林當年屬于定苗階段,一般情況下不要進行鋤撫,但在秋天一定要將造林地里的雜草小灌樹等刀撫一遍,清除造林地的雜草,清潔造林地,防治防治病蟲害,在當年每株還應追施有機肥及復合肥0.5kg,距離樹根20 cm以外開環狀淺溝施肥。從造林第二年起,就要加強對造林的管理撫育工作。每年春秋兩地定期撫育管理一次。春季要以窩撫為主,窩撫主要是鋤撫,鋤撫時保證窩寬直徑1 m,窩內進行培土,窩內雜物如石塊雜草等要要清理干凈。秋季實行刀撫,并且要全面仔細,將造林地內的所有雜草、灌木等清理干凈,伐根高度要控制在5 cm以下,不能留根過高,直到郁閉成林每年都要進行。郁閉成林后還要根據鵝掌楸的長勢對造林地進行撫育管理工作,但修枝只能修剪枯枝,不宜砍傷活枝。將林內的其他非造林用樹及病樹枯樹清理,利于鵝掌楸及杉樹等的生長,此外還要加強人工管理,防治人畜破壞。
鵝掌楸的生長較快,萌芽比較多,要及時抹芽整形。這也是撫育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在1~3年培育期間,第一年要進行3~5次抹芽,第二、三年每年各三次即可,第一年一般在3月中下旬進行第一次抹芽,5月下旬再進行一次,每個主干保留3~5個枝條,7月下旬去掉主干30 cm以下的枝芽,保留葉片20片左右,秋季剪去全部側枝;等2~3年幼林基本郁閉后,就要培養樹形,讓樹干通直光滑,一般在4~7月抹主干1 m一下的芽及側枝,秋季疏枝整型,均勻保留7~12個側枝,讓樹苗基本定型。
4.6病蟲害防治
鵝掌楸自身的抗病能力非常強,一般情況下,鵝掌楸造林后的病蟲害是非常少的,但受到極端天氣的影響也容易爆發一些病蟲害。因此,做好鵝掌楸造林地的防蟲害防治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鵝掌楸最常見的蟲害就是大袋蛾和卷葉蛾,病害主要就是日灼病。當造林后,應加強林區的巡查力度,做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和防治工作。防治大袋蛾的方法有人工摘除蟲袋,用90 %敵百蟲等農藥進行噴殺。而防治卷葉蛾的直接方法就是人工剪除枯枝,消滅幼蟲及蟲蛹,其中,成蟲期用50 %敵敵畏1000倍液進行噴殺。對日灼病的防治則在選地移栽時就加以注意,選擇東南坡陰涼地栽植。
5結語
掌握了鵝掌楸的生態特征,了解其苗木培育的具體措施,就能更好地提高鵝掌楸優質苗木的成活率。從而為造林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造林成功不僅要有優質的苗木,更要重視造林的前期準備、后期管理工作,這樣方能獲得最佳的造林效果。
參考文獻:
[1] 鮑紅勛.鵝掌楸栽培技術及應用[J].現代農村科技,2013(14).
[2] 胡景容.鵝掌楸山地育苗及造林技術[J].四川林業科技,2015(10).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3-0053-03
作者簡介:全國忠(1975—),男,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培育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