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立足于民辦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了迎合當前經濟發展時代進步對于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探討了幾種財務會計教學方法,文章為更好地實現高職教育目標給出了一些建議,對改善財務會計教學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財務會計 ?教學方法 ?民辦高職院校
財務會計是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它在高職會計專業課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于學生日后要參加的初級會計職稱考試也是至關重要的。目前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發展變化,財務會計教學方法也應當與時俱進,文章就此問題提出了幾種參考意見。
一、目前民辦高職財務會計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單一,內容較舊
目前國內企業發展迅速,企業會計準則也日趨于國際化的會計準則接軌,企業的經濟業務活動也變得更加復雜,財務會計的內容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然而,現在有很多民辦高職院校的財務會計教學方法還是以老師的課堂講授為主,學生實訓的內容很少,因此導致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較差,課堂參與度不高。同時教學內容也顯得很陳舊,課程教學資料大部分沿用過去的內容,例題所涉及的經濟業務也是傳統的主要經濟業務,新的特殊的經濟業務少之又少。
(二)理論教學為主,實際操作很少
實際上按照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然而現在很多民辦高職院校由于會計專業老師較為緊缺,所招聘的會計教師偏年輕化,他們大部分沒有什么企業工作經驗、往往只熟悉理論知識。因此在課程講授中就會只強調對理論原理的灌輸,而對實際業務的操作由于不熟所以涉及的內容很少,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就很差,學生們對于某些知識點的理解也會很抽象。
(三)過于注重細節,忽略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很多教師在組織教學內容的時候習慣于按照課本的實際內容來安排,注重核算細節,課堂上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內容給學生強調會計分錄怎么編制,學生只會進行簡單枯燥的業務核算,不能完全理解財務會計經濟業務核算的基本原理。此外,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下降,學習的積極性就很受挫,今后他們遇到實際業務時就不懂怎么去分析問題并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也不利于學生們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二、民辦高職財務會計教學方法探討
針對以上提出的教學方法問題,在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民辦高職院校應該轉變教學方法,將以教師為主體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轉變為以學生為目標的工作引導式教學方法。教師教學的主要意義是指導學生完成會計實際工作,對此過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識,引導學生學習財務會計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們利用實踐的途徑來培養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通過實際操作來掌握相關知識,進而使教、學、做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能夠運用以下多種教學方法,突出并強調高職教育的實踐性和職業性的特點。
(一)案例分析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開放式的新型教學方法,教師通過特定的案例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分析,與教師、其他同學進行互動,相互交流與討論,從而使學生有所收獲。在這一教學方法中教師要事先準備好案例,讓學生提前閱讀,在教學時一般要結合某一理論基礎,為了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同時能夠提高學生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在采用案例教學法的時候,教師應該起到引導、控制和統籌的作用,學生才是主體。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理論原理來解決問題,鼓勵他們參與課堂討論,積極互動,他們可以分組發言,要有自己的立場,能夠自圓其說。因為案例分析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盡量不要干預,讓學生自己形成某一觀點,最后教師在總結時可以對學生們的觀點進行點評,引導他們思考問題的正確方式,產生正確的結論,從而加深對某一基礎理論的理解能力。案例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課堂的積極主動性并增強自主學習意識,通過此方法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強化多媒體教學在財務會計中的運用
在財務會計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對象的特點,做好教學設計,合理運用教學媒體設備,并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優化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圖文聲像等,憑借直觀性、動態性的特點,多角度、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情緒和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也能增加課堂容納的知識量,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和學習視野,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更好地節約時間和空間。比如教師在引入某一知識點時,可以通過播放某一小段相關視頻和熱點新聞話題等來提出問題,這樣學生也能更加集中注意力來學習。然而在多媒體教學使用中也應注意,多媒體使用的形式和頻率并不是越多越好,防止過猶不及,要讓多媒體能夠真正為教學服務,不能影響到教學,學生也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觀看與教學無關的視頻等。
(三)使用畫圖表的方法來歸納總結
由于財務會計課程中的概念、定義和相關的知識點較多且雜,如果單純記憶,會很容易忘記并混淆,特別是基礎不扎實和理解能力較差的同學學習起來會很吃力,對此教師可以用畫圖表的方法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通過用圖表的方法可以使復雜的概念變得更加直觀、具體、明了,教師在畫圖表時要盡可能使用簡短的字詞把長句壓縮成短句。比如金融資產的分類有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們都會覺得很難,教師不妨把這四類分別用圖表形式把它們的概念表示出來,然后將它們的初始計量、后續計量以及相關的會計處理等都在同一圖表中進行簡要說明并比較分析、歸納,這樣就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每一類金融資產的概念和不同金融資產賬務處理的相同點與不同之處,加深學習的記憶,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目的,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和重點。
(四)運用相關知識聯系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水平
在講授財務會計課程時,教師不僅要把本課程內容講好,還要引導學生關注課程之間的銜接、以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點,具體要把握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教師在講授財務會計課程的時候,要注意將其教學內容與管理學、經濟法、稅法、財務管理等課程內容相互銜接,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點時能夠用發散的思維方式分析問題,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提升他們的職業判斷能力和對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其次,因為財務會計課程的知識點較多,且類似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也很多,這樣會使學生在學習時很容易混淆,所以教師在講課時就應將這些知識點串連起來對比分析講解,把相似的會計賬務處理之間的銜接點歸納好,同時還要強調其不同點,盡可能讓學生能夠理解清楚。再次,在涉及到財務會計課程的某一重點內容時,針對晦澀難懂的關鍵字詞句,教師可以啟發學生通過耳熟能詳的、非常常見的一些活動、文化、典故、歷史、新聞等事件來進行認知,然后通過進一步學習從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記憶,不斷強化學生對重點內容的掌握。
(五)強化實踐性教學方法的運用
1.建設仿真會計實訓室,模擬真實的會計情境。民辦高職財務會計的教學應注重其實踐性和職業性的特點,在校內可以建設財務會計實訓室,提供財務軟件和完善相應的硬件設備,讓學生能體驗到真實的會計工作環境。
2.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方法,建設一支符合雙師型結構的專業教師隊伍。要保證高職會計專業教學質量和教學目標的實習,建設一支合理的雙師型結構隊伍很關鍵。民辦高職院校可以從企業引進一批具有豐富的會計工作經驗的優秀人才,增強師資力量。同時,院校也要鼓勵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青年教師出去企業參加鍛煉,增加他們的社會經歷,提高實踐技能,以便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工作,保證教學的效果。
3.建設校外實習基地,實現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目的。民辦高職院校可以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比如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和一般企業等,院校可以與之簽訂建設校外實習基地的協議,組織實踐教學,讓實訓指導教師參與培訓,開發會計實訓項目等。同時,院校每年可以選送一批優秀的學生去企業參加實習,加強頂崗實習工作的管理,實現校企雙重考核、協同育人,提高實習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潔.高職財務會計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財會通訊. 2012,(7).
[2]鄭秀芳.對會計實驗教學體系構建的探討[J].當代經濟.2008,(6).
[3]王忠孝.試析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J].會計之友,2008(9).
作者簡介:傅燕萍(1986-),女,漢族,福建莆田人,任職于廣州華商職業學院,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