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南
? 【摘要】現代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會計改革的發展、會計手段逐漸信息化、會計人員隊伍落后狀況要求對會計人員進行職業教育。目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參加繼續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教育完成培訓,培訓形式單一、理論更新速度慢,實操性差與地方經濟發展不適應,嚴重影響了職業教育質量。高校集聚優勢資源、肩負著培養專業人才和直接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雙重使命。高職會計專業教育可以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為沈陽區域的各類企業開展會計職業培訓,提供課程資源,為會計在職人員進行繼續教育,成為提高其知識技能的重要依托。立足沈陽高校內涵發展為促進沈陽新一輪全面振興發展服務。
【關鍵詞】會計專業 ?資源平臺 ?地區職業教育
隨沈陽做為老工業基地中心提出了優化“南高、西重、北農、東汽”的發展空間,培育“751”新型產業體系新一輪振興發展的目標。沈陽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目標的實現需要大量專業技能強、職業道德素養高的會計人才,《遼寧省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遼寧省會計人才資源總量將增長40%以上,總數達到55萬人左右,按此測算,遼寧省會計人才中每年需新增高、中、初級會計人員15 720人加以補充,其中初級會計人員需要7 857人加以補充。
現代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會計改革的發展、會計手段逐漸信息化、會計人員隊伍落后狀況要求對會計人員進行職業教育。目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參加繼續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教育完成培訓,培訓形式單一、理論更新速度慢,實操性差與地方經濟發展不適應,嚴重影響了職業教育質量。
高校集聚優勢資源、肩負著培養專業人才和直接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雙重使命。可以依托完善的資源平臺為沈陽區域的各類企業開展會計職業培訓,提供課程資源,立足沈陽高校內涵發展為促進沈陽新一輪全面振興發展服務。
一、地區經濟發展中會計人才的重要作用
會計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經濟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會計人才必須熟練的掌握著會計的基本理論知識,更需要具有豐富的實踐和動手操作能力,不僅要熟知經濟在我國的發展情況更需要熟悉國外的經濟財產相關法律規定,具備發展的眼光和極具洞察力的頭腦,這樣的全能復合型人才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位置。
(一)會計人才對企業的重要作用
現代企業的成功經營是推進一個區域經濟向前發展的關鍵,而可以使企業不斷進步和發展的關鍵在于企業的正確決策,要想做出正確的決策關鍵就在于獲取的與會計有關的信息是否有價值。在企業中,會計人才的存在是對企業業務活動的精確核實計算的,在經過嚴謹的計算后給企業提供出準確的財務現狀和經濟收入數據。企業中的會計人員可以通過運用與經濟管理相關的專業技能對企業的相關會計信息進行準確的分析,通過對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是否存在貨品的擠壓、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不必要的消耗采用會計核實計算的方式進行調查監督,這樣不但可以減少企業不必要的資源浪費還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對企業提供更多方面的智力支持。在獲得會計信息的同時,會計人員可以利用自己監督和分析的職能對企業中的經濟活動是否符合法律規定進行判定,并且可以在評判是否合理和有效的過程中進行控制監督。作為國家財務經濟相關法規的主要執行人員,企業在運轉資金鏈和簽擬合同的過程中需要承擔起他監督責任。
(二)會計人才對社會其他方面存在的意義
作為為市場經濟提供公共服務的政府,不僅需要正確的指引產業的發展方向,還要間接地加入到對經濟建設的管理過程中。所以,作為培養專業會計型人才的高級職業院校,培養出服務于政府和公共事業管理部門的會計人才就勢在必行的。會計人才是在稅務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執行者,在稅收的管理過程中需要大量與會計信息有關的資源供與參考。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對企業經濟發展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只有企業的進步和發展,才能加快政府前進的步伐,所以,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都需要各大院校培養出更多可以熟練掌握和運用會計知識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從而加強對稅收的有效監管。
會計專業對社會產生的職能作用,可以在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的同時引領地方的經濟發展,同時可以為各個領域提供服務。會計這個專業可以涉及到各個領域中去,無論是金融領域還是服務型機構,在執行財務工作的過程中都需要會計的加入。因此,只有依靠會計的核算和監督職能才能推進工作的進程。
二、區域經濟發展需要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持續開展職業繼續教育
(一)當前我國會計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新形勢
在新的經濟環境下,我國的會計人才職業繼續教育培養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某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在1998年對未來與財務有關的相關部門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其中包括在未來的企業中將會將企業里的一些基本業務處理委托給外部的一些專業團隊進行處理和完成,而像稅務和活動資金這些業務則會托付給一個專業的管理顧問團隊進行處理,而且在企業運營管理過程中,財務部也會參與到其他部門的工作中,與之融合并且為公司提出更加有建設性的方案和建議,從而為公司提供更高的收入來源。來自2008年的某個調查報告顯示在未來的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財務類的發展趨勢是由企業的決策予以支持的,這其中不僅包括對風險投資的管理還包括對資金的整體控制和交易過程中的問題處理,一涉及到對財務問題的處理,就不得不提到會計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在企業中,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地位也會越來越重,作為一個重要的職能,管理會計也將成為一個企業商業運轉的核心。目前,各大院校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仍然以財務會計為主,只有少量甚至沒有高職院校開設管理會計課程,對于已經畢業參加工作的學生要適應會計方向的改革,必須繼續進行學習,完成從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社會上能夠提供高質量學習資源的渠道很少,所有高校有肩負起服務地區職業繼續教育的重任。
(二)當前我國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第一,會計學作為一個學科,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導致培養出的會計人才知識結構單一。在這個飛速發展的今天,現代化科學技術在以迅猛的速度向前發展著。在教學過程中,不同學科在分化知識點的時候也越來越系統,而另一方面在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們對知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在學科之間的相互融合過程中又在不斷的滲入各自的精華,使得這種交叉性知識的滲入更加明了。在現代社會中,企業不僅需要會計型專業人才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還需要那些同時掌握著其他知識技能的全面型人才,以便可以在不斷變化的現代化的今天得以靈活的運用。在我國,在高等職業院校中存在著一個普遍的問題,那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授的知識過于片面,長期以來,高職院校在培養會計人才的過程在都是以呆板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就拿對會計人才的知識結構的設計上來說,長期以來都是由“會計型基礎、中級、高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和審計”這個模式進行教學的,在這個教學過程在側重于對基礎知識的培養,而沒有綜合性技能的相關教學培養,這樣一來直接導致會計專業人才在未來的工作中由于缺乏其他專業知識和理論而無法將工作進行完美的處理和完成。
第二,在對管理型會計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教育思想的過于老舊,直接與現代化社會相脫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就是對會計人才的培養不夠重視。在經濟化新型勢的今天,對管理會計型人才的培養不僅需要適應現代化的經濟大舞臺,更需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活躍于國際化的經濟大環境之中。所以,我國的高職院校需要改革我們的教學培養模式,不僅要使管理型會計人才熟練的掌握基礎知識還要使其具有創新精神、掌握處理事情的應變能力和熟練的實踐操作能力,以便在未來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解決各種與財務相關的管理難題。
(三)當前我國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不適合區域經濟的發展原因分析
這種問題出現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職院校對財務會計這門學科的基礎知識過于重視,而忽視了對人才的教育培養和對管理會計方面教學內容的忽視。我們都知道,在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知識內容中差異還是很大的,一知名財務負責人曾調查研究發現,在我國更重視對財務會計知識的教學而美國更多的是對管理會計知識方面的教學,管理會計中包含著財務會計知識而且是財務會計的更深層次。可以充分培養和提高學習中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不難發現,這樣的趨勢對我國管理會計型人才的發展是百害而無一利的。所以,我們更應該重視對管理會計知識的培養,這其中包括對會計人才基礎知識的培養、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最終可以使管理會計人才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具備很強的專業知識技能和團隊合作精神以及解決問題的實際操作能力。
三、依托高校會計專業資源平臺服務地區職業教育
(一)專業建設的需要
高等院校最重要的教學任務就是對專業的基本建設,一個學院的整體辦學水平和教學實力主要突出表現在對專業設置的水平上,為了推進高等教育向前發展,我們必須加強專業建設,這是在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而專業建設的核心就在于對優化人才培育的方法和策略、設計和創造人才培養的模式。會計作為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目,無論是從理論角度還是實踐方向,在教學的過程中,都需要我們以綜合性的態度進行教學,最關鍵的是我們要清楚的意識到會計這個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基礎知識是為實踐教學提供指導作用的。老舊的教學方式是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講授而忽視對實踐能力的培養,不能啟發學生的創新開放性思維的開發,在飛速發展的今天是無法滿足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的,我們要開拓會計人才的思維,促進會計專業向前發展和更好地建設。
(二)經濟發展的需要
隨著現代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企業和社會需要更多高素質、能力強的會計復合型人才,而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培養出的會計專業人才并不是很完美甚至可以說是差強人意的。在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對會計人才的培養模式可以說是填鴨式的閉門造車,嚴重與時代要求相脫軌,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會計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在許多的高職院校這已經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了,這樣的局面就導致了高等院校培養出來的會計人才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而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就在于高職院校在培養會計人才的過程在沒有緊跟時代的腳步,在會計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過于古板和守舊。
現代教育強調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教育,高職會計專業教育可以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為沈陽區域的各類企業開展職業培訓,提供課程資源,為會計在職人員進行繼續教育,成為提高其知識技能的重要依托。讓職業教育從低級階段過渡到高級階段,形成終身教育理念。
四、結束語
高校集聚優勢資源、肩負著培養專業人才和直接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雙重使命。高職會計專業教育可以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為沈陽區域的各類企業開展會計職業培訓,提供課程資源,為會計在職人員進行繼續教育,成為提高其知識技能的重要依托;立足沈陽高校內涵發展為促進沈陽新一輪全面振興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張靜.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芻論[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4(2):108-111.
[2]佟成生,許素蘭,李扣慶,梁淑屏.中國企業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基于中國企業財務人員的調查問卷分析[J].會計研究,2014(9):13-20.
[3]劉永澤,孫光國.我國會計教育及會計教育研究的現狀與對策[J].會計研究,2004(2):75-81.
[4]張輝.新經濟環境下會計人才素質研究.山西財經大學[D],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