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萍(河南省經濟管理學校,河南 南陽 473034)
?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李會萍
(河南省經濟管理學校,河南 南陽 473034)
摘要:家庭是幼兒成長的第一環境,幼兒園是幼兒智力、能力發展的重要場所,家園合作對幼兒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這也是未來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家園合作具有單獨的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無法比擬的優勢,通過家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豐富內容,打造優勢資源;社區參與,做好早教工作;利用網絡,增強家園互動這些途徑實現家園之間的有效合作。
關鍵字:家長;幼兒園;合作
家園合作是指家庭和幼兒園都把自己當做促進幼兒發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家園合作的教學模式在西方實行已久,在德國,從幼兒教育到中學教育,都有家庭與幼兒園,家庭與學校之間的合作模式,合作的體制也比較成熟,這種方式及培養了幼兒的獨立意識、創造能力、動手能力,又使幼兒在集體的環境中成長和學習,培養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識,家園合作有利于實現幼兒多方面的發展。
家園合作具有單獨的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所不具有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家園合作的模式能夠為幼兒教育提供強大的教育合力、豐富的教育資源,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強大的教育合力。家園合作能夠產生強大的教育合力,避免了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之間由于溝通障礙而影響教育合力形成的現象。家園合作架起了家長與幼兒園教師之間的溝通橋梁,為雙方提供了更多的溝通機會和溝通途徑,使幼兒園能夠全方位地了解家長的教育訴求,家長也能將自己教育的方法和理念與幼兒園教師進行溝通,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
(二)豐富的教育資源。家園合作的形式有利于綜合家庭、社區和幼兒園三方面的教育資源,給予學生更全面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空間,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社區的公共空間和基礎設施,幼兒園的教學場所和師資力量,都融入到了幼兒教育中,豐富了幼兒教育的資源。
(三)良好的教育效果。不言而喻,家園合作在具有強大的教育合力和豐富的教育資源的基礎之上,能夠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家園雙方能夠根據彼此的教學理念、要求,以及幼兒的學習情況對教學做出及時的調整,保證良好教學效果的長期性和持續性。
基于家園合作幼兒教育模式的巨大優勢,筆者在分析家園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從以下幾方面探索出一些家園合作的途徑。
(一)加強溝通,形成教育合力。形成家園合作的幼兒教育模式,第一步是加強家庭與幼兒園之間的溝通,使幼兒園教師了解到家長對于幼兒園教學的期望和要求,產生家長與幼兒園教師之間的信任,形成教育合力。在這一點上,溝通是第一步,幼兒園教師首先要主動與家長溝通,在家長處了解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家長對于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有什么期望,對于幼兒園教學有哪些期待和要求,家長和幼兒園教師之間相互了解彼此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使家長與幼兒園之間形成信任,讓家長放心把孩子交到幼兒園教師手里。更重要的是,家長與幼兒園教師之間要形成長時期的溝通和交流,尤其是在學生入園學習一段時間過后,家長應當建立與每位家長的溝通記錄,定期與家長進行溝通,并在溝通之后做好相應的記錄,便于及時搜集家長的反饋信息,改進教學方式方法,長此以往,家長與幼兒園教師之間建立長期的溝通關系,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
(二)豐富內容,打造優勢資源。家園合作的另一個途徑是整合優勢資源,豐富幼兒教學的內容。做好幼兒教育,需要相應的幼兒教育教具和教學環境進行輔助,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有的幼兒園教學教具資源不足,很多家庭由于重視孩子早期教育,為幼兒購置了大量的教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使用次數的增多,這些輔助教具難以一如既往地產生效果。家園合作的方式就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幼兒園作為對接連接點,在征求家長意愿的前提下,將家庭中暫時不使用或者試用頻率較低的教具拿到幼兒園作為公共教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償或者無償的形式進行。這樣及解決了幼兒園教學資源緊缺問題,又使家庭中的閑置教育資源得到了有效利用,一舉兩得。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實踐案例,在整合教育資源方面,家長和教師還可以開辟更多的合作形式和合作途徑,不斷豐富片區幼兒園的教學資源,打造具有本區域特色的資源優勢。
(三)社區參與,做好早教工作。在德國,從幼兒園教育到中學教育,社區一直在這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幼兒園教育階段,家長以社區為單位形成一定的組織,每一位家長根據自己的空閑時間安排其在組織中執行任務的時間,確保每位社區家長成員都能將自己的空閑時間利用到幼兒教育中,增加與孩子親密接觸的機會,在確定好每位家長的時間安排之后,社區再與學校合作,因為有些幼兒園只有半天的授課時間,其余時間則將孩子交給家長。在這種安排下,家長就可利用各自的優勢,組織一些特色活動,豐富幼兒的成長生活。這對于我國探索家園合作的幼兒教育模式也具有借鑒意義。社區可以鼓動家長形成一定的組織,根據家長的特長安排一些活動,在幼兒早教階段就對幼兒進行教育。
(四)利用網絡,增強家園互動。作為家長,將自己的孩子送入幼兒園,內心都懷著一種期待和憧憬,希望每天都能看到自己孩子在幼兒園中的表現,即使工作再忙,也渴望參與孩子的成長。為此,家園合作的過程中應當利用網絡優勢,發揮網絡平臺的溝通作用,增強家園之間的互動,讓家長參與到幼兒的成長中來。例如,學校可以利用網絡社交媒體建立每個班級的群,每天在群里發布孩子們當天的活動狀態、收獲,相信沒有哪位家長會不關注自己孩子在幼兒園中的表現,家長在看到自己孩子在幼兒園中開心、快樂地成長,也會增強對幼兒教師的信任。同時,每個幼兒園還可建立自己的網站,在網站上開展一些孩子與家長能夠共同參與的活動,讓家長感受幼兒園教育理念,教育文化,長此以往,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互動多了,教師的教學也更容易進行,取得更好地教學效果。
總之,家園合作的模式既符合我國目前幼兒教育發展的基本要求,也能及時反映家長的教育訴求,是未來我國幼兒教育發展的一大趨勢。
參考文獻:
[1]李利利.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J].赤子,2013.
[2]楊璐羽.淺談在幼兒教育中家園合作的途徑[J].學周刊,2013.
[3]高志英.淺談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必要性[J].成功.教育版,2010.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5-0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