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坤(河北省唐縣羅莊鄉南羅莊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0)
?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和方法
李彩坤
(河北省唐縣羅莊鄉南羅莊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0)
摘要:新課程強調: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為我們的數學教學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應該創設一種濃濃的交流氛圍,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數學教學中來,讓學生自主學習。本文分析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幾點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意義
學習自主性是相對于“被動性學習”、“機械性學習”和“他主性學習”而言的,學習自主性實際就是學習者能夠認知自己的知識、能力等缺陷,根據學習能力、學習動機等要求,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自主性地學習知識、技能和能力等等的行為。自主學習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學習者在明確學習的宏觀教學目標后,在教師的悉心引導下,根據個人的特點和需求,自由主動地選擇適合自身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并通過個人控制的學習行為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方式。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自主性、主動性的培養已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目標,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是現代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
1.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自主學習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從小學階段開始進行數學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僅有利于激起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進而轉變為認知內驅力,而且有利于學生學習動機的自我激發,將數學學習轉變為釋放內心能量的不可或缺的形式,從而將自主內化為習憒,真正提高數學學習質量。
2.為后繼學習奠定基礎。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比較基礎,低年級的數學知識則更是簡單,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尤為重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學習方法,并加以熟練運用,形成自主學習策略,為后繼更高年級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3.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高有利于增強教學社會性。學生自覺地學習是學生在獨立、合作中學習,有利于學生樹立勇于擔當學習責任的意識和精神,有利于教師將主人的角色還給學生,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相互合作的意識,有利于使學生將自己和教師、自己和同學融為一體,逐漸認識到不僅要對自己負責,更重要的是對他人負責。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高還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社交技能。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學習的意識是在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的基礎上逐漸培養起來的,隨之他們的社交能力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形成的。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倡導自主學習,讓學生主動探究和求知,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顯得十分重要而且必要。新一輪教育改革倡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應積極探索自主學習這一理念,促進小學數學的改革。
1.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師生關系是一種很特殊的關系,它融合了父子情、母子情、朋友情。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很容易在學生心中留下古板、嚴厲的印象。如果學生感覺老師很可怕,就很難喜歡他上的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知道講課,要求學生聽課,而是要平等互助的學習,積極幫助學生學習,及時給學生解惑,在平時要多找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盡可能經常與學生進行一些集體活動,這樣學生才能喜歡這位老師,進而喜歡數學這門課程。特別是班里的一些后進生,對待他們不能動輒訓斥,應該循循善誘,特別注意愛護他們的自尊心,要經常運用表揚、獎勵的手段鼓勵學生。特別是那些基礎較差成績落后較多的學生,只要有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老師也要及時表揚,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被認可的自豪感,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這樣才能使他們從怕上數學課到愛上數學課,對數學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學生只有善于發現問題,才會去解決問題,久而久之提高自主學習性。
2. 設置知識矛盾,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將會引起兒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其實在教學過程中,新知與舊知,已知與未知時刻在學生的認知過程中產生沖突,教師就要利用這一矛盾沖突精心設疑,創設引發學生認知沖突,誘發學生思維動機的問題,這樣就能有效激發學生探究意識和自主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渴望探究新知的良好心理狀態,從而主動深入學習。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教師在新授前提出一個問題:“小紅七歲,她哥哥小強從出生到現在只過了三個生日,誰知道小強幾歲了?”同學們有的說:“三歲”,有的說:“不對,小強是哥哥,怎么才三歲呢?”矛盾產生了,解決矛盾的欲望出現了,學生個個樂滋滋地思考起來,學習興趣油然而生。所以我們要經常在關鍵之處,故意創設一些有矛盾的情景,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自主學習是新課程對學生的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新課程教學理提出了發展學生自主能力的要求,因此,小學數學課程應嘗試各種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讓學生體驗數學的發現和形成過程,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善于挖掘學生主動學習的潛能,鼓勵學生在學習中積極主動地質疑,加強學生提問的意識,引導學生主動發現,主動思考,主動探究,主動創新,最終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伲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參考文獻:
[1]李桂云(導師:賈丕珠).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3-05-30.
[2]郭琴.淺談興趣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12-15.
[3]王成鳳(導師:黃向真).小學低年級數學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3-06-01。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5-0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