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俊(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2260)
?
高職院校未來發展方向研究
黃華俊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2260)
摘要: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的不斷發展,高職教育也成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高職院校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關注。我國高職院校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也大大提升。但是由于我國高職教育發展歷史短,發展速度較快,我國高職院校在未來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許多挑戰。
關鍵字:高職院校;發展方向;發展研究
1.辦學主體方面,資源分配不合理。目前許多所高職院校都是由中專和地方院校合并起來的,在管理方面存在著多樣性的表現。由省教育廳直屬的高職院校,也有民辦的高職院校,還有省市共建的高職院校,這些高職院校所屬的管理體質的不同,就會導致高職院校在合并的過程中管理體制存在問題,這些問題也限制了高職院校的發展。
2.從投入機制方面上來看,國家沒有對高職院校建立起長期、有效的投入機制。目前高職院校的投資機制十分單一,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投資機制主要以學生的學費為主、政府的補貼為次要的投資機制。高職教育比高等教育所需要更多的成本,因此,這就要求高職教育要有更大的成本投入,國家也應該重視高職教育的發展,提升對高職教育的投資金額。
3.師資結構不合理。盡管隨著經濟的發展高職院校的招生規模逐漸加大,高職院校積極招聘大量人才,但是由于高職院校基礎薄弱,教師數量遠遠跟不上高職院校招生數量的增長,教師數量較少,教師隊伍滿足不了學生的需要,教師教課壓力過大,教學效果較差。
現代高職院校的管理體制中受到管理內部的干預較多,使高職教學的發展過程和教學成果逐漸淡化。高職院校的政治化使很多從事高職院校的行政人員將過多的精力放在追求權貴的方面,使高職院校行政系統內部的職員官員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高職院校中權威的專家和教授在高職院校中的作用被忽視。還有一些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沒有明確發展目標,辦學條件和教師的專業能力較差,教學效果較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還有的學校為了招生,專業設置重復造成了資源浪費,也不利于高職院校的和諧發展。
1.高職院校明確發展目標。高職院校中在發展過程中應該明確自身的發展目標,高職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重要的一部分,為我國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具有差異性,因此高職院校在辦學過程中,應該明確自身的發展目標,在辦學過程中應該講自身的發展與本科區分開來。高職院校的辦學目標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承擔的是培養我國各種高技術的人才,在我國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高職院校正確認識自身發展的前景、明確發展目標、準確地把握發展方向、建立正確的發展觀念,有利于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
2.突出高職院校的辦學特點。許多高職院校在辦學過程中,辦學特點模糊不清。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應該明確自身的辦學特點。高職院校根據高職教育的特性和學校的特點,開辟獨特的發展方向,辦出自身的特色。高職院校所培養的學生是具有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培養的學生更重要的是為了學生就業,高職院校應該注重市場的需求,根據市場的需求設置相關專業,更要加強對學生職業知識和職業能力的培養。高職教育要為經濟發展服務,應該適應當地經濟發展狀況,要滿足當地發展對高職教育的專業人才的需求,高職教育明確自身的發展特色。高職院校在辦學特色、專業設置和培養模式方面都應該具有自身特色,應該明確自身發展與本科院校發展的區別。高職院校只有明確自身的定位才有利于高職院校的和諧發展。
3.調整高職院校專業結構。高職院校的發展目標必須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因此高職院校要針對區域發展的要求調整專業結構,設置更多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相關專業。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的過程中應該與本科教育有所區分,更應該注重職業發展方面。高職院校應該設置在市場有較大需求的專業,減少學生在就業時的競爭,有利于學生就業。在專業知識方面,不僅僅要加強學生的專業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4.教學方面。(1)調整高職院校的教學目錄,擴寬高職教育的覆蓋面積。高職院校在不斷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的同時,應該不斷擴大高職教育知識的專業覆蓋面積,培養學生更多的專業技能。在加強學生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學生的道德修養水平。(2)改變固有的教學方式,創新課程。在高職教育的培養過程中,高職院校應該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創新課程。在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加強就業知識的講解,更有利于學生就業,使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適應就業單位的工作。并且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理解知識的程度,及時完善自身的授課方式。教師應該采取通俗易懂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的理解,也應該聯系網絡知識,運用多媒體設備,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師生間的溝通。
5.發展高職教育校園文化。發展高職教育校園文化有利于高職教學環境的完善。校園文化的提升有利于校園環境的健康發展校園文化分為物質文化、精神文化。高職院校 應該重視硬件教學設備的建設,彰顯校園文化的職業性,建設具有開放式的教學氛圍和學習氛圍。加強校園文化發展,有利于良好學風的建設,促使高職教育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結語:我國高職院校發展速度快,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但目前我國的社會環境有利于高職院校的進一步發展。高職院校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應該逐漸完善教學體制,改正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發展的不利條件轉化為有利條件。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創造更好的條件促使高職教育的和諧發展。建設更完善的教學設施和教學理念,有利于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董剛,楊理連,張強.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5:113-117.
[2]葉財富.民辦高職院校發展的制度優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3]馬鴻雁,賀德亮.高職院校發展戰略的SWOT分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2:81-85.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5-01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