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哲 王子豪(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
淺析保證期間
張一哲 王子豪
(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保證期間作為保證制度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無論是在理論中還是實踐中都有著重要地位,同時由于法律規定的模糊性是保證期間在適用和分析方面存在爭議,因而對保證期間的界定和相關概念分析勢在必行。
關鍵詞:訴訟時效;除斥期間;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
保證期間的概念在法學界存在爭議,有的觀點將保證期間認定為債權人對于保證享有的保證權利的期間,也有的觀點認為保證期間是保證合同履行的起止期間。然而在《擔保法》中,債權人在保證期間中向債務人行使其權利,則保證期間中斷并且轉入保證債務訴訟時效。在此過程中,債權人仍享有對保證人的權利,保證合同也為終止,因而上述兩種觀點存在錯誤。保證期間應當是經由債權人和保證人的約定或者法律規定,有債權人向保證人或者債務人第一次主張權利的期限,以阻止保證責任的消滅。
目前法學界關于保證期間的性質的爭論主要分為兩個方面,認定其為訴訟時效或除斥期間。然而以本文的觀點其既不能認定為訴訟時效也不應當認定為除斥期間,原因如下:
(一)與訴訟時效差異。
首先,在《擔保法》關于保證期間的規定,總結為當事人首先可以約定,在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符合擔保合同的性質或者約定不明的情形下采取法定的保證期間。即當事人之間沒有關于保證期間的約定,適用法定的6個月保證期間,在當事人約定的保證期間先于或等于主債務的屆滿期限的,采取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而對于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適用2年的法定保證期間。由于上述規定說明保證期間可以優先約定,而對于訴訟時效不能提前進行約定延長或者縮短訴訟時效。其次在債權人向債務人或者保證人主張權利,無法定的抗辯事由時,保證期間則被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代替,這也側面說明保證期間不同于訴訟時效。最后根據擔保法的司法解釋保證期間不能中斷、中止或者延長,而訴訟時效則可以根據法律法律規定的事由中斷中止延長。
(二)與除斥期間差異。
首先,除斥期間是法定期間,不能夠約定,而保證期間是在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等情況下才適用法定期間;其次在保證期間內,債權人在一般保證中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仲裁,在連帶保證中,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沒有相應的抗辯事由,則保證期間自此中介,債權人保證人自此開始使用保證債務訴訟時效。最后,在保證期間屆滿后,債權人與保證人的權利義務消滅,即其實保證的本體的消滅,而除斥期間則是其形成原因,形成權的消滅。
關于保證期間的具體性質在學界并沒有明確的界定,但是并不妨礙將其從訴訟時效,除斥期間當中排除,保證期間在法律規定上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應當得到正視,不應直接歸于訴訟時效或者除斥期間。
保證期間與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是貫穿整個保證制度的時間軸,二者在保證制度中有一種遞進關系、延續關系。在分析二者關系的關鍵點在于確定當保證期間結束保證債務時效起始點,保證期間由于債權請求債務人或者保證人,從而終結,債權人與保證人關系開始適用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在?《擔保法》25條中規定,在保證期間,對于一般保證,債權人對債務提起訴訟或者仲裁的,保證人沒有法定的抗辯事由,則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規定進行中斷。然而事實上,此段在學界存在巨大的爭議,首先基于司法解釋保證期間不適用中斷中止的法律效果因而保證期間適用訴訟時效的中斷的規則沒有根據,同時訴訟時效還未開始適用也談不上中斷。為了扭轉《擔保法》中不適的規定,在司法解釋中,在一般保證中,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的開始,保證期間的終結自裁決或者仲裁裁決的生效之日起起算。關于連帶保證人的保證期間與保證債務訴訟時效的規定,因為沒有一般保證的先訴抗辯權的問題,規定相對比較明確,都是有債權人向保證人請求其承擔保證責任,保證人出因主債務未到期或保證期間結束等法定抗辯原因外,保證期間終結,保證債務訴訟時效開始起算。解決關于保證期間與保證債務訴訟時效的起止點后,才審視二者關系,即在保證期間內,債權人主張自己的權利后,保證人沒有相應的抗辯事由,保證期間就此終結,債權人與保證人的關系適用保證債務訴訟時效。
分析主債務的訴訟時效與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的關系,主要從主債務與保證合同的從屬性關系分析,即當主債務訴訟時效的中斷、中止對于保證債務訴訟時效的影響。在一般保證當中,主債務訴訟時效的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也隨之中斷,而在連帶保證中,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不因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而中斷。首先在這里的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的時間段指的是保證期間轉入的保證債務的訴訟時效,在一般保證中,由于存在先訴抗辯權,當因為債權人或者其他情況造成主債務的訴訟時效中斷的時候,債權人不能向一般保證人主張權利,因而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也應當中斷,而在連帶保證當中,不存在先訴抗辯權,因而當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連帶保證人不受影響。在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止的時候,一般保證人和連帶保證人的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也應當中止。根據《民法通則》關于訴訟時效中止的規定為自訴訟時效中止前六個月,因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債權人不能向債務人主張權利,則訴訟時效中止。既然債權人不能向債務人主張權利,則也同樣不能向保證人主張,因而保證債務訴訟時效因主債務訴訟時效的中止而中止。
參考文獻:
[1]參見張谷:《論約定保證期間》,《中國法學》2006年第4期。
[2]參見李明發:《關于保證期間的幾個問題》,《政法論壇》2003年第1期
[3]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一),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頁。
[4]奚曉明:《論保證期間與訴訟時效》,《中國法學》2001年第6期。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5-0080-01
作者簡介:
1.張一哲,1992年6月,男,漢族,祖籍河北石家莊,碩士學歷,現就讀河北大學政法學院,研究方向:民商法
2.王子豪,1992年4月,男,漢族,祖籍河北保定,碩士學歷,現就讀河北大學政法學院,研究方向:訴訟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