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及其代際差異——基于5省1573個樣本的實證分析

2016-12-05 07:41:56鐘漲寶馮華超
人口與經濟 2016年6期
關鍵詞:養老差異影響

鐘漲寶,李 飛,馮華超

(1.華中農業大學 社會學系,湖北 武漢 430070;2.華中農業大學 農村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0)

?

老齡問題研究

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及其代際差異
——基于5省1573個樣本的實證分析

鐘漲寶1,2,李 飛1,2,馮華超1,2

(1.華中農業大學 社會學系,湖北 武漢 430070;2.華中農業大學 農村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0)

利用5省22個鄉鎮1573個樣本的調查數據,探討了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及其代際差異。研究發現:第一,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普遍程度較高,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是影響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重要因素,新農保作為一種有限保障并不能降低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第二,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存在代際差異,其中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和社會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存在代際差異,這主要是因為不同代際農民的養老觀念、消費觀念、所處的人生階段存在差異所形成的。由此提出政府要正確認識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及其代際差異,著力在增加農民收入和提高新農保待遇水平兩方面采取措施降低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以避免養老危機的發生。

養老風險感知;代際差異;養老保障能力評估

一、研究回顧與問題提出

當代社會,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家庭結構和規模的變化以及傳統孝道的變遷,我國傳統社會的“反饋模式”受到挑戰[1],家庭養老功能逐漸弱化,“老有所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其中,由于農村的養老保障體系建設較為落后但老齡化程度卻高于城市,農村的養老風險尤為突出。有學者指出,養老風險是養老安全與養老危機的中間狀態,只有正確認識并化解才可避免養老危機的發生[2],因此有必要對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進行深入研究。

回顧已有文獻,學界對農民養老問題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但近十年才開始關注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問題,相關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主要集中于養老風險感知的概念及影響因素、不同研究視角下養老風險感知的差異兩方面。

關于養老風險感知的概念及影響因素,由于學界對該問題的研究還未形成統一的范式,因此對于養老風險感知的命名存在差異,出現諸如養老心態、養老擔心、養老風險、養老焦慮等命名[3],但對其定義基本相同,即養老風險感知是人們基于自身條件對年老面臨的養老問題的合理估計與擔心程度[4]。研究發現,受傳統養老觀念以及“社區情理”的影響,無論是特殊群體還是普通群體,他們養老風險感知的普遍程度并不高[4-9]。個人特征(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健康狀況、婚姻狀況、職業、個人參保情況)[2,4,7,10-12]、家庭特征(家庭經濟狀況、家庭關系、家庭規模、勞動力數量)[2,4,7,12-13]、區域特征(地理位置、互助情況、經濟發展狀況)[3,14-15]以及養老觀念[7-8,11-12]是影響養老風險感知的重要因素。

關于不同研究視角下養老風險感知的差異,現有研究主要圍繞家庭結構、區域差異、代際差異三方面展開。從家庭結構來看,現有研究重點關注了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風險感知是否存在差異,但并未達成一致結論[3,5,14,16-17];從區域差異來看,現有研究發現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風險感知高于城市[6],中部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高于西部和東部[15];從代際差異來看,現有研究發現出生于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存在代際差異,70年代出生的農民養老風險感知最高,并從子女數、社會保障水平、養老意識等方面做出了可能性解釋[8]。

綜上,盡管學界對于養老風險感知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已有研究多從個人特征、家庭特征、區域特征客觀維度分析其對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但忽視了養老風險感知本身是對養老風險的主觀判斷,人們在養老資源一致的情況下,對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可能存在差異進而影響人們對養老風險的認識和判斷,可見現有研究欠缺從主觀維度即養老保障能力評估視角對其進行分析。第二,已有關于代際差異的研究有待深化。已有研究在進行代際劃分時僅考慮了年齡段的差異,忽視了出生的時代背景不同也可能導致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存在代際差異,而且在闡述原因時只做了可能性解釋而非通過實證研究得出確切解釋,原因的真實性有待進一步考究。為此,本文基于5省22個鄉鎮1573個樣本的微觀數據,探究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及其代際差異,嘗試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差異提供新的解釋。

二、分析框架與研究假設

吉登斯指出“我們生活在一個可怕而危險的世界,各種風險問題時刻困擾著我們”[18],可見風險本身是客觀存在的。然而,“風險意識的核心不在于現在,而在于未來”[19],可見風險意識又是主觀建構的。“風險感知”最早由鮑爾(Bauer)于20世紀60年代研究消費者行為時提出,現一般用于描述人們對風險的態度和直覺判斷[20]。應用到本研究,養老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且有一定的遠期性質,養老風險感知則是在其基礎上主觀建構的,本文的“農民養老風險感知”主要指農民基于自身條件對年老所面臨養老問題的合理估計與擔心程度。此處的“自身條件”主要指擁有的養老資源,因此現有研究大多從個人特征、家庭特征、區域特征客觀維度對其進行分析。然而卻忽視了不同農民基于同一養老資源做出的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可能存在差異進而導致對養老風險的認識和判斷存在差異,因此本文嘗試從養老保障能力評估這個主觀維度分析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以期為分析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提供新的研究視角。農民基于自身條件做出的養老保障能力評估越低,農民的養老預期也就越悲觀,那么其養老風險感知可能就越高,由此提出假設1。

假設1:農民的養老保障能力評估越低,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越高。

養老保障從經濟支持角度根據養老的主要責任主體可以分為家庭養老保障和社會養老保障[21],那么相應的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則可分為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和社會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主要是對家庭經濟狀況的自評,家庭經濟狀況自評越差,農民的養老信心越不足,養老風險感知可能越高。社會養老保障能力評估主要指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的待遇評價,新農保作為一種低水平的養老保障對不同人的福利效應是不同的,農民對新農保待遇評價越低,可能越不認可它的保障能力,其養老風險感知可能越高。由此提出假設1的兩個推論。

推論1:農民的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越低,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越高。

推論2:農民的社會養老保障能力評估越低,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越高。

不同年代的農民,他們出生的時代背景、養老資源以及養老觀念都存在差異,這些差異可能導致其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存在差異,進而影響農民對養老風險的認識和判斷,因此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可能存在代際差異[8]。然而,如何將農民進行代際劃分是研究該問題的前提。曼海姆于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代際差異理論”中指出各代群在價值觀、態度、行為等呈現出的差異性特征主要是出生年代和成長背景不同導致的。有研究者在其基礎上將“代”歸納為具有共同的出生年代和年齡階段,并在關鍵的成長階段經歷了重大人生事件的可識別群體[22]。“代”因此具有自然和社會雙重屬性,其自然屬性主要通過年齡段來表征,其社會屬性主要通過同一年代出生的人有共同的價值觀來表征。由此可見,決定“代”的實質性內容除年齡外,社會的結構性變動或重大歷史事件更為重要,因此以特定的年代或重大歷史事件來進行代際劃分更為合適[23]。本文以18周歲以上的農民為研究對象,結合農民出生的特定時代背景,將農民分為人民公社時期前出生的農民(出生于1957年前)、人民公社時期出生的農民(出生于1958-1978年)、改革開放后出生的農民(出生于1979年后)三代。

社會變遷理論強調,社會變遷尤其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會形成不同的“精神時代”,即生活在同一社會的不同年齡段的人民因經歷了不同時代而具有不同的精神和意識結構[23],因此出生于人民公社時期前、人民公社時期、改革開放后的農民在養老觀念、消費觀念方面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具體來講:在養老觀念方面,盡管三代農民的家庭養老觀念均較濃厚,但人民公社時期前出生的農民家庭養老觀念最強,人民公社時期出生的農民集體養老觀念最強,而改革開放后出生的農民的養老觀念趨于多元化。其原因與三個時期的養老保障形式是分不開的,人民公社時期前的農村社會由于政府財政能力有限根本無力構建社會保障制度,家庭是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養老主要依靠于土地和家庭;進入人民公社時期后,農民成為公社的社員并通過參加集體生產統一領取報酬,家庭的生產功能消失,以集體經濟為基礎的集體保障在農村養老中發揮重要作用;改革開放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恢復了家庭的生產功能,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生產力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政府逐步建立社會保障制度,養老保障形式趨于多元化,與此同時,西方文化的入侵也沖擊了農民傳統的養老觀念[21,24-25]。在消費觀念方面,人民公社時期出生的農民尤其是人民公社時期前出生的農民秉持著節儉的消費觀念,這是與他們出生時代的生產力水平相關的,所處時代物質的匱乏造就了他們節儉的消費觀念,而改革開放以后,市場經濟體制下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消費觀念有所改變,消費水平相比于前兩代農民要高一些。此外,三代農民所處的人生階段也存在差異,分別處于老年期、中年期、青年期。這些差異將會導致農民的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存在差異,進而導致養老風險感知存在代際差異。由此提出假設2。

假設2: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存在代際差異。

在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方面,不同代際的農民對于家庭養老保障能力的評估可能存在差異進而影響其養老風險感知。對于改革開放以后出生的農民來講,由于這一代農民受時代影響家庭養老觀念有所弱化,且所處的人生階段尚不需要考慮養老問題,因此家庭經濟狀況可能并不會影響他們的養老風險感知。對其他兩代農民來講,受出生時代的影響,人民公社時期前出生的農民家庭養老觀念最強、人民公社時期出生的農民集體養老觀念較強,但相比于改革開放時期出生的農民,這兩代農民的家庭養老觀念均較強,且他們即將或已經進入養老期,家庭經濟狀況自評很可能會影響其養老預期,進而影響其養老風險感知。由此提出假設2的第一個推論。

推論3: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存在代際差異。

在社會養老保障能力評估方面,不同代際的農民對于社會養老保障能力的評估可能存在差異進而影響其養老風險感知。人民公社時期前出生的農民大多數在制度推行時已經滿60歲,不用繳費即可享受養老金待遇,盡管新農保本身是一種有限保障,但由于該時期出生的農民對于社會養老的期望相對較低、消費水平較低且可免費享受養老金待遇,他們的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可能相對較高,進而可顯著降低其養老風險感知。對于其他兩代農民來講,大多數未進入養老期甚至離養老期較遠,他們需要繳納一定數量的養老保險費才可在年老時享受養老金待遇,而且人民公社時期出生的農民受時代背景影響集體養老觀念較強,改革開放后出生的農民受時代背景影響養老觀念趨于多元化,這兩代農民對社會養老期望較高,加之他們本身的消費水平較高,新農保作為一種有限保障并不能滿足他們未來的養老需求,因此對于社會養老保障能力的評估相對較低[26],其養老風險感知可能并不會降低。由此提出假設2的第二個推論。

推論4:社會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存在代際差異。

三、數據來源與變量測量

1.數據來源

本文的研究數據來源于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問題調查研究課題組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進行的農村養老保障與社會管理研究問卷調查。由于中國東、中、西部地區發展的不均衡,為了使樣本更具代表性,根據我國的區域劃分,調查首先采用判斷抽樣,分別選取東部的山東、浙江,中部的江西、湖北以及西部的四川5個省作為一級抽樣框,再綜合各省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在5個省抽取德州市、溫州市、贛州市、隨州市、宜賓市作為二級抽樣單位,并以等距方式隨機抽取10個縣(市、區)作為三級抽樣單位。在10個縣(市、區)中,按照分層抽樣每個縣區抽取2-3個鄉鎮,每個鄉鎮抽取2-4個行政村(社區),每個行政村抽取30個18歲以上的樣本,由此獲得22個鄉鎮58個行政村(社區)有效問卷為1599份。調查均由華中農業大學社會學系研究生組成的調研團隊入戶訪問完成。根據本文的研究主題,剔除有缺失值的樣本,剩余樣本數為1573份。在所選樣本中,山東省德州市為361人,浙江省溫州市共278人,江西省贛州市共335人,湖北省隨州市共289人,四川省宜賓市共310人。樣本特征如表1所示。

2.變量測量及操作化

表1 樣本基本特征

(1)因變量。本文將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操作化為“您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嗎?”,選項為定序變量,賦值情況為“不擔心=1,不太擔心=2,一般=3,比較擔心=4,非常擔心=5”,分值越高表示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越高。

(2)自變量。家庭保障能力評估是其對家庭經濟狀況的自評,選項為定序變量,賦值情況為“非常緊張=1,比較緊張=2,基本夠用=3,較寬裕=4,很寬裕=5”,分值越高表示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越高。社會養老保障能力評估是其對新農保待遇水平的評價。選項為定序變量,賦值情況為“完全不能滿足=1,很難滿足=2,基本能滿足=3,完全能滿足=4”,分值越高表示社會養老保障能力評估越高。

(3)條件變量。代際為定類變量,賦值情況為“人民公社時期前出生的農民=1,人民公社時期出生的農民=2,改革開放后出生的農民=3”。

(4)控制變量。本文的控制變量為性別、文化程度、職業、身體健康狀況、養老觀念、地區。性別為定類變量,賦值分別為“女=0,男=1”;文化程度為定序變量,賦值分別為“小學及以下=1,初中=2,高中/中專/技校=3,大專及以上=4”;職業為定類變量,賦值情況為“非務農=0,務農=1”;身體健康為定序變量,賦值情況為“非常差=1,較差=2,一般=3,比較好=4,很好=5”;養老觀念為定類變量,是農民對于主要養老責任主體的認知[27],賦值情況為“家庭養老觀念=0,社會養老觀念=1”;地區為定類變量,賦值情況為“江西省=1,四川省=2,湖北省=3,浙江省=4,山東省=5”。各變量情況詳見表2。

表2 變量賦值與描述統計

3.理論模型

由于本文的因變量為定序變量,因此采用有序Logistic回歸模型來分析各自變量的影響。將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作為因變量Yk(k=1),將可能影響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2個變量設置為自變量X1,X2,…,Xn,其中n為自變量的個數,n=2。

我們使用以下公式作為本研究的分析模型:

(1)

式(1)用于分析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因素,m代表因變量的賦值(1-5),分別代表不擔心、不太擔心、一般、比較擔心、非常擔心。公式中,β0為常數項;βj是自變量的回歸系數,反映自變量影響因變量的方向和程度。

四、結果分析

1.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及其代際差異狀況分析

表3給出了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總體狀況,在1573個樣本中,12.0%的農民非常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23.6%的農民比較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13.7%的農民對自己養老問題的擔心程度一般,16.7%的農民不太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34.0%的農民不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由此可見,當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普遍程度較高,應該引起社會的重視。

表4給出了不同代際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狀況,人民公社時期前出生的農民、人民公社時期出生的農民、改革開放后出生的農民非常擔心自己養老問題的占比分別為13.2%、13.4%、5.2%,比較

表3 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總體狀況

擔心自己養老問題的占比分別為26.4%、24.3%、16.0%,對養老問題擔心程度一般的占比分別為8.4%、13.4%、25.2%。從卡方檢驗的結果來看,農民養老風險感知存在代際差異(χ2=55.53,p=0.000)。

2.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

基于假設1,本文建立了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影響的有序Logistic回歸模型,回歸結果見表5。

表4 不同代際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狀況

表5 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N=1573)

注:p*<0.1;p**<0.05;p***<0.01(雙尾檢驗)。

模型1為加入控制變量和條件變量的基準模型,模型2則是在基準模型1上加入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變量,模型3是在基準模型1上加入社會養老保障能力評估變量,模型4是在基準模型1上同時加入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和社會養老保障能力評估變量。從模型的檢驗結果來看,所有模型的-2對數似然值均在5%的統計水平上顯著,表明模型具有統計學意義。

檢視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變量的影響,從模型2和模型4可以看出,在控制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家庭經濟狀況自評在1%的統計水平上負向影響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推論1得到驗證。可見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是影響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重要因素。

檢視社會養老保障能力評估變量的影響,從模型3和模型4可以看出,在控制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新農保待遇評價并不會顯著影響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推論2未得到驗證。可見新農保作為一種有限保障,并不能降低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

檢視條件變量的影響,從模型1到模型4可以看出,改革開放后出生的農民、人民公社時期前出生的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與人民公社時期出生的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存在差異,可見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存在代際差異,該結果與前述卡方檢驗的結果是一致的。

綜上所述,通過檢視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發現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負向影響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而社會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無顯著影響,假設1得到部分驗證,還發現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存在顯著的代際差異。

3.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不同代際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

為了進一步探究農民養老風險感知存在代際差異是否是因為不同代際的農民對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存在差異導致的,本文建立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不同代際農民養老風險感知影響的有序Logistic回歸模型,回歸結果見表6。模型5為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人民公社時期前出生的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模型6為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人民公社時期出生的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模型7為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改革開放后出生的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從模型的檢驗結果來看,所有模型的-2對數似然值均在5%的統計水平上顯著,表明模型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6 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不同代際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

注:p*<0.1;p**<0.05;p***<0.01(雙尾檢驗)。

檢視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的影響,可以發現人民公社時期前出生的農民、人民公社時期出生的農民的家庭經濟狀況自評均在1%的統計水平上負向影響其養老風險感知,改革開放后出生的農民的家庭經濟狀況自評并不會顯著影響其養老風險感知,因此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存在代際差異,推論3得到驗證。這主要是因為改革開放后出生的農民受時代影響,家庭養老觀念相對較弱,且所處的人生階段為青年期并不需要考慮養老問題,因此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并不會顯著影響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而對于其他兩代農民來講,人民公社時期前出生的農民家庭養老觀念最強,人民公社時期出生的農民盡管受出生時代影響集體養老觀念較強,但相比于改革開放后出生的農民家庭養老觀念要強,且這兩代農民即將或已經進入養老期,因此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會顯著影響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

檢視社會養老保障能力評估變量的影響,可以發現新農保待遇評價在5%的統計水平上負向影響人民公社時期前出生的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而對人民公社時期出生的農民和改革開放后出生的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則無顯著影響,因此社會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存在代際差異,推論4得到驗證。這主要是因為對于人民公社時期前的農民來講,受出生時代背景的影響對于社會養老的期待較低、消費水平也較低,而且大多在制度推行時已滿60歲,不用繳費就可享受養老金待遇,因此對社會養老保障能力的評估相對較高,可有效降低其養老風險感知。而對其他兩代農民來講,人民公社時期出生的農民受時代的影響集體養老觀念較強,改革開放后出生的農民受時代的影響養老觀念趨于多元化,使得這兩代農民對社會養老的期待較高,且由于生產力的發展,消費觀念有所變化,消費水平較高,新農保作為一種低水平的有限保障顯然不能滿足這兩代人的養老需求,也就不能顯著影響其養老風險感知。

綜上所述,通過檢視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不同代際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發現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存在代際差異,假設2得到驗證。

五、結論與建議

文章基于5省22個鄉鎮1573個農戶樣本的問卷調查數據,運用有序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了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及其代際差異,研究有如下發現。

第一,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普遍程度較高,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負向影響農民養老風險感知,可見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是影響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重要因素;而社會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并不會顯著影響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可見新農保作為一種有限保障并不能降低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

第二,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存在代際差異,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對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影響存在代際差異,其中家庭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僅對改革開放后出生的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無顯著影響,而社會養老保障能力評估僅對人民公社時期前出生的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有顯著影響,這主要是不同代際農民受出生時代的影響在養老觀念、消費觀念、所處的人生階段存在差異而形成的。

基于以上研究結論,本文認為政府應該正確認識當前農民的養老風險感知及代際差異,并采取措施著力化解,以避免養老危機的出現。一方面,要千方百計增加農民的收入,它是降低農民養老風險感知的關鍵要素;另一方面要逐步完善農村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尤其是要逐步提高新農保的待遇水平,增強還未進入養老期農民的養老信心,進而降低其養老風險感知等。

[1] 費孝通.家庭結構變動中的老年贍養問題——再論中國家庭結構的變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3):6-15.

[2] 于長永.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農民的養老風險及其制度需求——基于全國十個省份千戶農民的調查數據[J].農業經濟問題,2011(10):56-65.

[3] 徐俊.農村第一代已婚獨生子女父母養老心態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人口與經濟,2016(3):73-82.

[4] 樂章.風險與保障:基于農村養老問題的一個實證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5(9):68-73.

[5] 風笑天.面臨養老: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的心態與認識[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0(6):64-72.

[6] 祝志杰,劉艷茹.老年人養老擔心度對比研究——基于湖北省城鄉老年人基本生活狀況調查[J].調研世界,2012(3):20-23.

[7] 聶建亮,鐘漲寶.家庭保障、社會保障與農民的養老擔心——基于對湖北省孔鎮的實證調查[J].農村經濟,2014(6):90-94.

[8] 于長永.農民的養老風險、策略與期望的代際差異[J].農業經濟問題,2015(3):24-32.

[9] 楊善華,賀常梅.責任倫理與城市居民的家庭養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調查”為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71-84.

[10] 吳可昊.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應考慮性別差異[J].人口與經濟,2002(4):59-63.

[11] 孔祥智,涂圣偉.我國現階段農民養老意愿探討——基于福建省永安、邵武、光澤三縣(市)抽樣調查的實證研究[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3):71-77.

[12] 張沖,朱鵬,童峰.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歸法的農村老年人養老擔心度影響因素研究——以四川省為例[J].農業經濟,2013(8):89-90.

[13] 王樹新,張戈.我國城市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養老擔心度研究[J].人口研究,2008(7):79-85.

[14] 崔樹義.農村計劃生育家庭養老保障的問題與對策——一項基于900份問卷調查的實證研究[J].人口與經濟,2009(1):19-24.

[15] 于長永.農民養老風險、策略與期望的地區差異分析[J].人口學刊,2010(6):23-32

[16] 李建民.中國農村計劃生育夫婦養老問題及其社會保障機制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04(3):40-48.

[17] 唐麗平,風笑天.第一代農村獨生子女父母養老意愿的實證分析——兼論農村養老保險的效用[J].人口學刊,2010(1):35-40.

[18] 安東尼·古登斯. 現代性的后果[M].田禾,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9.

[19] 烏爾里希·貝克. 風險社會[M].何博國,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35.

[20] 謝治菊.西部地區農民對農村社會的風險感知與行為選擇[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7):12-20.

[21] 張仕平,劉麗華.建國以來農村老年保障的歷史沿革、特點及成因[J].人口學刊,2000(5):35-39.

[22] 陳玉明,崔勛.代際差異理論與代際價值觀差異的研究評述[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4(13):43-48.

[23] 廖小平.倫理的代際之維——倫理分析的一個新視角[D].湖南師范大學,2003:12-28.

[24] 許亞敏.我國農村養老保障事業發展的歷程、現狀與政策取向研究——基于制度分析的視角[J].社會保障研究,2009(6):19-26.

[25] 朱海龍,歐陽盼.中國人養老觀念的轉變與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1):88-97.

[26] 聶建亮,鐘漲寶.農民群體分異與新農保制度評價——基于對湖北省孔鎮的問卷調查[J].人口與經濟,2014(5):121-128.

[27] 聶建亮,鐘漲寶.養老觀念與新農保養老保障能力認可度關系再探討[J].學習與實踐,2014(9):112-121.

[責任編輯 武 玉]

The Influence of the Old-age Security Capability Assessment on the Risk Perception of the Farmers on the Provides for the Elderly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nerations: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1573 Samples from 5 Provinces

ZHONG Zhangbao1,2,LI Fei1,2,FENG Huachao1,2

(1.Department of Sociology,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2.Research Center for Rural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1573 samples from 22 villages and towns in 5 provinc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old-age security capability assessment on the risk perception of farmers on provide for the elder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nerations. We found that: firstly, the general degree of farmers’ perception of the risk on the provides for the elderly is higher, family endowment security capability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 the new rural social old-age insurance, a kind of limited guarantee, can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perception of the risk on provide for the elderly; secondly, the farmers’ risk perception of the risk on the provides for the elderly are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gener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endowment security capability assessment and social endowment security capability assessment on the perception of farmers’ risk perception of the risk on provide for the elderly is different between the difference generations. This is caused by difference of the pension concept, consumption concept, stage of life of the different generations. Therefor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farmers’ risk perception of the risk on provide for the elderly and its difference between generations. And focus on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the farmers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he new rural social insurance’s treatment can reduce the farmers’ risk perception on provide for the elderly, an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the crisis on provide for the elderly.

pension risk perception;generational difference;old-age security capability assessment

2016-03-29;

2016-07-1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中部地區農村社會管理問題研究”(2012RW003)。

鐘漲寶,管理學博士,華中農業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農村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飛,華中農業大學社會學系/農村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中心碩士研究生;馮華超,華中農業大學社會學系/農村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D632.1

A

1000-4149(2016)06-0072-10

10.3969/j.issn.1000-4149.2016.06.007

猜你喜歡
養老差異影響
相似與差異
音樂探索(2022年2期)2022-05-30 21:01:37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找句子差異
生物為什么會有差異?
養生不是養老
基層中醫藥(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養老更無憂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養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華人時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中國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養老之要在于“安”
大社會(2016年5期)2016-05-04 03:41: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国产女人|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该|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国产免费黄|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1福利在线看|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黄色成人|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第一区|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亚洲成年人片|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国产一在线观看|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亚洲男人天堂2020|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国产jizzjizz视频| 中文字幕第4页|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黄色网在线| 五月婷婷丁香色| 免费无码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久|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国产91av在线| 久久永久视频| 在线无码私拍|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高清大学生毛片一级| 91无码网站|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久久毛片基地|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亚洲 |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欧美日韩另类国产|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xxx|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不卡国产视频第一页| 欧美日韩第二页| 欧美日韩v| 激情乱人伦| 亚洲 成人国产|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无码久看视频|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