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春榮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高職云平臺教學背景下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
邱春榮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隨著云平臺教學的廣泛開展,在該平臺上如何開發數字化教學資源成為教師必須面對的關鍵問題之一。文中分析了高等職業教育云平臺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的指導理論和原則,提出了開發思路,并結合自身的教學和研究實踐,闡述了云平臺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的方法,最后針對當前云平臺教學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反思。
高等職業教育;云平臺;數字化教學資源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教育領域正經歷著重大而深遠的變革,教育觀、課程觀、教學評價觀、教學方式都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各級政府對教育信息化給予了高度重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重點推進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湖南省建設教育強省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將教育信息化列入六大戰略重點之一,提出“把教育信息化納入‘數字湖南’建設體系,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網絡,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
自2010年以來,湖南省一些高職院校率先依托世界大學城云平臺開展空間教學。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2010-2014年五年間按照“人人建設空間,個個運用空間”的要求建設學習空間46000多個,其中教師空間約880個,學生空間45000余個,機構空間22個,并依托云平臺學習空間按照“解構、重構、打碎、簡約、泛在、集成、翻轉、互動”的理念建設空間資源課程900多門。在云平臺空間教學不斷深入推進的過程中,如何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和各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需要,設計出優質實用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并優化整合這些教學資源實現泛在學習的最佳實效,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是一種關于知識和學習的理論,其創建者是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該理論在柯爾伯格、斯滕伯格、卡茨、維果斯基等學者的努力下逐漸豐富完善,形成了具有實踐指導價值的建構主義知識觀、學習觀和教學觀。
建構主義知識觀認為知識不可能以實體的形式存在于個體之外,要想真正理解知識,只能由學習者基于自身的經驗和知識背景進行建構。建構主義學習觀的核心觀點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在自身原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對新信息進行重新編碼和認識的過程。學習者原有的知識因為新知識的注入而發生了調整和改變,而新知識因為原有知識和經驗而建構了新的意義。建構主義突出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并對教學提出許多新的見解。其教學觀認為教學應充分重視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并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獲得新的知識經驗。為了使學習者打下更加廣泛的建構基礎,教學應增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看到不同的觀點,從而使學生對新信息的理解更加全面和豐富。
2.指導原則
(1)自主性原則:要求教學資源開發應有利于學生自主開展知識學習活動。由于云平臺能夠滿足學生“隨時隨地”的學習需求,在跨時空方面的天然特性與建構主義相吻合。而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應更加注意滿足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需要。這就需要教學資源在組織上盡量做到“微小而完整”。在本文中,筆者提出了引入“知識元”的設計思想來解決這一問題。知識元是一種不可再
分割的具有完備知識表達的知識單元,便于學生在云平臺自主學習過程中開展知識建構和協作活動。
(2)情境性原則:學習情境應有利于學習者對所學知識和經驗的意義建構。基于工作任務的教學資源開發能夠使得學習者將學習情境和實際工作情境聯系起來,促進新知識和技能的理解。該原則還要求教師設計開發與學習內容情境密切相關的教學評價資源以幫助學習者檢測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如工作任務考核項目、ISAS考核項目等。在必要的情況下,教師還需要在教學資源中設計一定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產生學習情境。
(3)真實性原則:真實的活動是學習環境的重要特征。來自于一定社會環境的真實任務往往易于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相契合,而學習到的新知識、經驗和技能又容易在真實情境中找到檢測的場景或對象。
根據“自主性、情境性、真實性”指導原則,按照“引進消化、自主開發、優化整合”的思路,加強校企合作,從行業企業中引進并吸收優質的教學資源和實際案例,結合自身教學實際自主研發微視頻、虛擬仿真教學軟件等數字化教學資源,創新性地提出“空間微課堂”、“空間實訓室”等教學設計概念,并從教學設計的角度入手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
結合筆者在世界大學城云平臺上的教學資源開發實踐,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例,介紹云平臺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與開發的方法。
1.從思科、H3C等行業知名企業中引入優質教學資源
思科、H3C公司是網絡通信行業的龍頭企業。為了擴大企業的影響力,培養本品牌網絡設備的技術人才,這些公司都建立自己的網絡學院,并建設有相當數量的教學資源。從這些企業引入教學資源,應注意:(1)根據自身的專業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目標確定教學資源。由于培養目標不同,有些教學資源對于企業來說可能屬于優質的資源,但對于學校而言卻可能不具有優質的屬性。(2)應根據自身的教學改革理念對企業教學資源進行必要的修改,以保持教學資源開發的一致性。近年來,許多高職院校紛紛推出教學改革方案,模塊式教學、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建設、基于工作任務的人才培養體系等層出不窮。為了適應這些教學改革的需要,教學資源在引進、設計、開發過程中也必須注意在教學理念上與自身的教學改革相吻合,并制定相應的教學資源開發標準。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自2006年啟動教學改革以來,從思科、H3C等行業知名企業中引進了CCNA、CCNP、H3CNE、H3CSE課程體系及培養的教學資源,并根據自身教學改革需要進行了必要的改造。同時吸收引進eNSP、Packet Tracer等虛擬仿真教學平臺,也在實體課堂教學和云平臺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自主開發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
從國家示范性、國家骨干院校、省級精品專業等項目多年的建設實踐證明:為了適應自身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自主開發一定比例的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是很有必要的。自主開發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能夠符合自身專業教學改革的需要,突出專業特色,還能夠有效地積累教學改革的實踐經驗,為本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近年來自主設計開發的具有代表性的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有:(1)虛擬仿真實訓平臺。該平臺由《網絡布線工程》、《網絡組建》、《無線網絡技術》、《WINDOWS網絡管理》、《網絡安全技術》等五個虛擬仿真實訓軟件,分別對應了《網絡布線工程設計》、《構建中小企業網絡》、《WINDOWS網絡管理》、《網絡安全技術》、《無線網絡技術》等五門專業核心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系統采用3DMAX建模技術,在給學生帶來直觀、美觀、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的同時,通過SWF播放和FLASH技術實現網絡在線的互動和仿真操作,在實際的實踐教學中獲得了學生的普遍好評。該平臺獲得國家軟件著作權5項,并全部入選中央電化館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2)基于MOOC理念的微資源。這些教學微資源包括:微視頻(5-15分鐘)、微課件(與微視頻相配套)、微概念、微測試等。這些微資源具有“精、小、靈”的特點,通過空間微課堂、空間實訓室、表格化教案等進行教學組織,貫穿課前預習、課堂研習、課后復習等各環節,適用于ISAS教學、微課教學、虛擬實踐教學、空間教學、翻轉課堂等多種信息化教學形態。該項目實施以來,獲得全國微課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省微課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3.空間微課堂的設計與實現
以世界大學城云平臺為載體提出的“空間微課堂”引入微視頻、微課件、微知識點、微練習、微測試等碎片式教學資源,共同構建了系統化的“微”學習模式。并結合課程標準,錄制課程教學微視頻,并以這些微視頻為教學核心,制作了配套的微課件、微知識點、微練習、微測試等教學資源。一年來的教學實踐表明,該模式教學理念與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相吻合,教學模式先進,教學方法多樣,教學資源利用率高,教學空間立體化,教
學效果良好。其設計框架如圖1所示。該設計框架可以作為空間微課堂的學習導航圖,在“微知識(一)”、“微知識(二)”、“微知識(三)”、“微測試”、“微練習”等文字上設置超級鏈接,為學習者提供導航服務。

圖1 空間微課堂設計框架示意圖
4.空間實訓室的設計與實現
“空間實訓室”也是在世界大學城云平臺教學實踐中,以教師的教學空間建設為契機推出的新概念,是一種在虛擬空間中整合理論教學資源和虛擬實踐教學資源為一體的教學模式。該模式以工作任務組織實踐教學,以“知識墻”展現完成該工作任務所涉及的概念、原理、工作過程等理論知識,包括“項目演示區”、“項目操作區”和“項目研討區”等實踐和交互虛擬學習空間,是模塊式教學在云空間教學中的應用和拓展。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和理論性并重的技術應用型專業,該專業的云教學改革實踐證明,利用云平臺以魔化教學改革、基于工作任務的教學改革理論和實踐成果為基礎,開展云空間虛擬實訓室教學是一種有益的嘗試。空間實訓室基本結構如圖2所示。與空間微課堂類似,該設計框架也可以作為空間實訓室的學習導航圖。

圖2 空間實訓室設計框架示意圖
1.教學資源開發理念問題
云平臺上單位用戶和個人用戶數量眾多。由于各用戶的教學背景不同,教學資源開發的理念也不甚相同。比如,有的教師結合當前的教學改革實踐,應用模塊式教學改革、工作任務教學改革、MOOC教學等較為先進的理念來指導教學資源開發,也有些教師還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應用傳統的教學理念開展數字化教學資源設計與開發,還有些老師直接將以前的PPT直接上傳作為云平臺教學的數字化資源。不同的教學理念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互補充、相互借鑒的作用,但落后理念指導下開發出來的教學資源會降低云平臺教學的效率,過于繁雜的教學理念下開發的數字化教學資源也會對云平臺教學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擾。另外,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資源優劣方面往往缺乏足夠的鑒別能力。因此,教學資源開發理念問題是云平臺資源開發者和管理者應該加以重視和研究的問題。
2.教學資源開發的重復性問題
教學資源的重復性開發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經常出現,在云平臺教學模式中也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一方面,在不同的理念指導、開發技術和教學設計的背景下,針對同一教學內容的資源開發是值得提倡的;另一方面,在相同理念、相同(或類似)教學設計和開發技術的基礎上開展的簡單重復開發是對社會教育資源的一種浪費,是應該摒棄的。在當前的云教育平臺上,上述兩種教學資源重復開發現象都廣泛存在。如何在云平臺上加強教學資源共享、引導學習者高效地查找和應用最適合自己的優質教學資源、能夠有效地避免教學資源開發的簡單重復性問題是提高云平臺教學質量、增強學習者對云平臺粘性的重要課題。
3.教學資源的個性化推薦問題
建構主義是以學習者為學習主體的教學思想。云教育平臺應該有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加細致準確的教學資源推薦服務。比如:根據學習者的興趣愛好、所學專業、學習進度、學習階段、內容檢索記錄、個性特征、學習偏好、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等方面的情況,并結合教學資源本身的設計理念、教學目標、學習反饋等信息來提供學習建議和教學資源推薦服務。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當前的云教育平臺在這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
[1]張一春.Web2.0時代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的路徑與發展理念[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1):41-47.
[2]周文娟.基于云計算的英語泛在學習模態與學習資源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73-78.
[3]張家貴,羅龍濤.基于云計算理念構建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J].現代教育技術,2011,(3):100-102.
[4]高鐵剛,朱建.基礎教育信息化教學資源供給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9,(4):57-60.
[5]袁小紅.高校信息化教學資源利用有效性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9):90-93.
G434
A
1671-5136(2016)01-0098-03
2016-02-24
湖南省十二五規劃課題《云課堂與實體課堂融合視角下的職業教育學習環境構建研究》(課題編號:XJK015CZY114)。
邱春榮(1975—),男,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職業教育、教育信息化、計算機網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