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黃 齊慧穎 曾勝藍

【摘要】本文對湖南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狀況進行了分析,并通過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及成因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促進相關企業提高環境信息披露水平。
【關鍵詞】環境信息 ?信息披露 ?湖南上市公司
一、引言
2012年4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公布了《綠色湖南建設綱要》,《綱要》要求“探索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環境信息披露是促進企業進行污染治理、保護環境的有效措施,因此,研究湖南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情況對綠色湖南的建設有著積極作用。
二、湖南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現狀分析
根據巨潮資訊網資料,截止2015年湖南省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公司共57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公司共25家,筆者在這82家公司中刪除2013年后新上市公司7家,ST公司3家,最后選取剩余的72家公司對其2013~2015年的環境信息披露情況進行分析,文中研究數據來源于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和巨潮資訊網。
(一)披露公司數量分析
上市公司的環境信息披露方式主要有年報和社會責任報告,本文72家樣本公司2013~2015年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公司數量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公司數量情況
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絕大多數樣本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都集中在年報中,而編制社會責任報告的公司則較少,據筆者統計72家公司2013年總共有13家公司編制了社會責任報告,而其中的金貴銀業在2014和2015年并沒有再繼續編制,在編制了社會責任報告的公司中,一些非制造性企業(如方正證券)的社會責任報告也并未提及環境信息內容,所以在社會責任報告中披露環境信息的家數13~15年都占樣本公司比重非常小,分別只有10、9、9家,其中的金貴銀業在13年編制了社會責任報告,但14和15年卻沒再編制,說明湖南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報告的編制意愿較小。而在3年年報中的披露環境信息的公司數也都未達到100%,但從數量上來看還是在逐年遞增,原因可能是國家和湖南地方政府推進了低碳經濟的步伐,企業為順應低碳經濟的要求,從考慮增強投資者信心和樹立良好形象的視角,會進入自愿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行列。當然在披露環境信息的樣本企業中,占比最大的是國家作出強制披露要求的16類重污染行業企業及其它一些制造業企業,其他企業披露較少。
(二)披露內容分析
本文主要選取樣本公司的年度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對環境信息的披露內容進行分析,發現:
第一,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公司一般環境信息披露較未單獨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公司詳細。從這些公司2015年社會責任報告情況來看,一般都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披露相關信息,如湖南黃金,中聯重科等都披露了公司在環保方面投入的資金金額,以及在生產、排放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與成績,三一重工則重點披露了公司潛心鉆研的節能型產品所能帶來的環保效益。在未單獨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公司年報中,有關披露則主要以定性信息為主,同樣以2015年披露情況為例,樣本公司中披露環保政策、理念的公司共59家,也就是說,在年報中披露了環境信息的公司幾乎都會提到其環保政策及理念,而對環境治理收益和項目投資等定量信息的披露較少,導致披露不盡詳細,如華天酒店在年報第五節中提到“公司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規定,積極進行鍋爐等相關設備的技術升級、改造,對餐廚垃圾等嚴格按相關規定處理。報告期內未發生相關違法違規情況。”這些公司一般都著力表述未違反相關環保要求,但是污染物排放量具體是多少,環保資金投入多少,有什么成效都沒有具體的描述,這樣并不能夠足利益相關方對信息使用性的期望和訴求。
第二,樣本公司披露的環境信息可靠性欠缺。在本文選擇研究的環境信息披露的兩個主要途徑年度財務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中,按照法律規定只有年度報告需要有獨立第三方機構審計鑒定,而對于環境信息披露最重要的載體社會責任報告則沒有審計方面的相關要求。但就是對有第三方審計的年度報告而言,筆者所選樣本公司所得到的審計意見的類型與環境信息披露的詳略等也沒有直接關系,未披露環境信息的公司,其仍然可以得到標準無保留意見,幾乎100%的公司無論其是否披露環境信息都取得了標準無保留意見。也就是說日前注冊會計師審計仍然著重針對的是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并未開展單獨的環境審計,對于企業環境保護方面數據披露與審計意見似乎并無直接聯系。而前文也講到,樣本公司在社會責任報告中相比年報一般更詳細地披露了污染物排放的達標情況、節能減排的成果等,雖然企業在披露時承諾保證環境信息的真實性,但由于缺乏第三方審計的鑒定社會責任報告中信息的可靠性亦存在疑問。
三、完善湖南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對策
(一)加強地方政府部門的監管
雖然環保部《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第6條規定,政府環境信息公開工作的具體職責包括“監督本轄區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工作”,但不同地區企業面臨的監管壓力存在明顯差異,因為各地法律制度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都會影響當地政府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一般,地方政府的監管壓力會直接促使企業提高環境信息披露水平,同時也會使得企業對輿論更加敏感,而輿論監督能更好地發揮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促進作用。因此,湖南地方政府應在綠色湖南建設的目標下,加強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同時引導輿論監督構成企業的合法性壓力,使企業借助環境信息披露對此做出積極的回應,從而提高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水平。
(二)加強公司內部治理和監管
2008~2010年,國家財政部、審計署、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五部委聯合相繼頒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部分上市公司于201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以上內部控制規范。2011年,共200多家公司公開披露了內部控制報告,并經過了第三方獨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實踐結果表明,這些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相較其它公司是較好的。以此為借鑒,筆者認為有必要由相關部門聯合制定企業內部環境管理規范,在企業特別是重污染行業企業內部設置專門的環保部門,其職責包括對公司排污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治理措施,制定出環保考核標準并進行定期考核監督,公司的環保投資和費用預算制定等,并且在環保部門內設立專業的設計人員,對環境披露信息進行定期審計,以此保證披露質量。
(三)加強對環境信息披露的第三方審計監督
傳統意義上的第三方審計監管包括了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和政府審計,目前這些審計的審計對象一般是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財務報表,而現階段環境信息披露是由政府環保組織監管,但政府環保組織的專業性有待衡量,因此,可以考慮由傳統審計機構和環境保護組織共同整合有經驗的合適人才組成專業的環境信息審計監管機關,對公司出具的環境信息進行詳細審查,并發表正確的審計意見,為信息使用者提供參考依據,也為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提供改進意見。
參考文獻
[1]章振東.我國上市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探討.財會研究,2015,12.
[2]肖悅.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分析——以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為例.綠色財會,2015,12.
[3]吉瑜.基于煤炭行業的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西部財會,2015,06.
基金項目:本文受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15C0376)、衡陽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4D093)和湖南工學院2014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公司治理視閾下自愿性信息披露實證研究》資助。
作者簡介:張黃(1981-),女,湖南平江人,碩士研究生,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