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駿
【摘要】農村財務管理問題,是農民群眾較為關注的熱點,需要不斷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質量。當前我國鄉鎮綜合配套機構改革工作在不斷的推進和發展當中,農村在財務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實際效果,有效促進了農村集體的經濟發展,但是不容忽視的是,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從而給村級的財務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難,需要采用積極有效對策加以應對。本文主要針對在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
【關鍵詞】農村 ?財務管理 ?問題 ?對策 ?效果
一、前言
市場經濟的發展,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做好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已經逐漸成為“三農”工作重要任務之一。全面提升農村財務監督管理水平,不僅能有效緩和農村的干群關系、而且對村集體資產能進行有效的管護,不斷發揮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公共服務功能,同時還能夠奠定經濟增長的良好基礎,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對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健全,落實效果不夠好
從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現實情況來看,很多村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對一些需要進行全面管理的項目監管不到位,導致財務管理工作存在著一些漏洞和偏差。同時針對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具體落實情況,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帳務處理不規范,核算數據不夠準確,核算內容不夠全面,財務信息失真等都是由于財務管理制度落實情況不到位造成的。
(二)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穩定性和綜合素質較差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業務專業性,并且對相應的財務管理人員業務素質要求較高,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有專業性強、業務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完成相應的業務工作。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具體負責人員按照規定應該是由上級鄉鎮經過考察和審核而進行優先選聘,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農村都是依靠村干部的單獨指派。干部流動會導致財務管理人員出現空位和帳務處理不連續。同時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人員近年來沒有經過強化的業務技能學習和培訓,綜合素質不夠高,主要表現為自身的專業性不夠強,無法積極應對財務管理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這就導致農村財務帳處理、年終核算工作不全面,不細致有所欠缺[1]。
(三)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監督力度不夠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沒有較為全面的監督機制作為保障,導致部分村干部不遵守財務管理紀律,虛報、冒領、重復報銷,公款私存、私用,白條抵庫,私設小金庫搞帳外帳等侵占集體資金現象,嚴重破壞了村集體“三資”管理規定,對農村集體經濟的整體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針對上述現象,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需要有完善合理的監督機制作為保障,并且需要有專門的監督、審計人員負責常態檢查、督導、審計工作,而這方面在當前很多村財務管理工作中都十分缺失[2]。
三、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有效應對策略
(一)建立健全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制度
從農村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出發,建立健全資金、資產、資源、財務報賬審批、工作人員職能職責、檔案管理等保障制度。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需要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方面進行全面涵蓋,同時還是積極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后的歸納總結,更為重要的是需要和農村的實際發展狀況進行充分有效的結合。農村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工作制度,需要嚴格按照財政、農業等相關部門的規定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辦理,按照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績效的考評。在建立健全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時,可對村民的意見進行有效的收集和參考,按照村民自身訴求,建立起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才能夠符合農村的實際。財務管理制度需要對相關部門的具體責任進行明確和規范,針對財務管理制度的各個條款,都需要進行詳細全面的規定,保證工作人員在進行各項財務管理工作時做到有法可依、有規可循[3]。
(二)提升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具體財務管理工作的實施效果。針對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的情況,需要及時進行相應的提升。一是加強相應業務培訓工作,能夠有效提升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水平;二是在選取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時候,就需要嚴格按照相應的標準和要求,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考察,保證選取的人員都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和高尚的職業道德;三是針對已經在崗的村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則需要定期開展相應的培訓和學習教育工作,有針對性的培養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法律、會計職業道德等知識;四是要定期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進行相應的績效考核和督導,這樣才能夠有效調動財務人員的積極性,提升熱情以更加飽滿的態度投入到日常的工作當中去[4]。
(三)加大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力度
良好的監督工作,是有效提升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的重要保障。在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監督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大相應的監督力度,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第一,內部監督。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需要設置相應的財務監督管理部門和村民民主理財小組,選派專業的人員進行監督和管控。財務管理監督人員擁有一定的監督權力,主要是在面對一些違法亂紀的事件時,這些監督人員能夠進行及時的處理和上報,這樣能夠保證監督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發揮監督作用。部門之間還要進行互相的監督,對財務管理工作及時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第二,外部監督。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情況需要向村民進行定期的公開、公示,包括村集體資產的使用情況、村級財務收支情況、重大項目議事情況等,村民有權對村里財務管理工作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了解[5]。
四、結束語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需要有良好的財務管理制度作為保障和支撐,只有科學化、合理化、規范化的財務管理制度,才能對農村財務的收支、預算、開支審批和農村資產的管理等進行全面有效的監控和管理,才能有效促進農村工作的全面順利開展,為農村經濟的良好發展提供科學的前提條件。建立健全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制度,逐漸提升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大推進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力度,有利提高農村財務管理的工作質量、效率和水平具有良好的效果和作用。
參考文獻
[1]包春霞.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業經濟,2015(12):59-60.
[2]金蕾.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外資,2013(13):144-146.
[3]邵華清,李婷.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2013,32(2):56-57.
[4]吳多林.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9):215-216.
[5]宮立峰.淺談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3(1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