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莉
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方法
周曉莉
在現在的獨立學院里,英語專業的學生進行口語交流時缺乏一定的學習動力,由于沒有充足的學習動力,導致英語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受到影響。文章通過研究不同院校的英語專業,進一步提出了解決學生外語實時口語交際能力的問題的措施,為相關教學者提供經驗和借鑒。
獨立學院 英語專業 實時交際能力
在我國,很多高校的英語教學都存在波折,其中的問題依然較多。因為國際上對英語這門語言的認可度最高,所以中國如果想真正和世界接軌,必須深化改革開放。不過,由于我國的應試教育這一模式,所以高等外語教育里的外語學習者常常難以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語,更不用說和外國人用英語交流了。在這一背景下,必須想盡辦法治療這些問題,實現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根本性提高。
在實施外語教育時,要有效解決固有的啞巴外語和聾子英語問題,就要加大研究,采取適當的方法進行教學。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他們對于英語的學習已經十幾年了,但是為什么還有很多學生難以用英語交流呢。在進行調查時,我們翻閱了相關理論,分析了其中的問題,尋求新的思路和方法。通過分析得知,在進行外語教育時,最根本的是沒有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忽略了其中的交際能力理論里能力的本質特征---突然性理論。其中,交際能力本質就是突然性,它是在語言交際里的語言使用者沒有任何準備時進行及時交流和應答的能力,是一種有標志的特色。
對于每節課來說,正式開始講課之前,教師可以事先進行即席口語作文演講,不管是題目和內容都可以自主選擇。不僅可以進行演講,也可以通過講故事和分析文學作品,另外還可以解釋詩歌的含義,介紹英語的學習方法,或者評論時事政治,或者通過分析英語專業學習者的未來前景,評論英語的名文名篇,或者是對于舊課文的回顧等等。對于學生來說,要及時記錄好教師所說的內容,實施翻譯自己可以聽懂的內容,通過記錄,體現出突然性的特征,把這一特征引入到英語課堂教學里,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這就是對于類同傳練習法的實施。
對于類同傳練習法的研究是近些年來相關人員研究最多的方法,并且卓有成效。它著重于培養學生的突然性能力,在發展中不僅涉及了速度聽寫,還涉及了課堂聽力翻譯,即席問答等多個培養項目,經過多年發展逐漸成為一種綜合力較高的外語練習方法。在具體的實踐過程里,教師必須體現出自身的突然性語言交際能力,在想定一個題目以后,可以立即完成口語式的表達,在這一過程里,不管是什么文體都要通過口頭表述的方式,并且要提高正確性。不過,要提高正確性并不代表害怕出錯,在出錯以后可以立即改正,使學生對于錯誤有更深的印象。對于學生來說,他們要盡量的表達清楚老師所講述的口語的意思,但是沒有時間進行修改,在老師發言完成后立馬收學生的翻譯狀況。在這一方法下,實施語言交際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還反映了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真實情景,使學生們可以體會到進行這種練習的真正含義所在。
在這樣的類同傳練習法里,它和同聲傳譯訓練相似,和一些工作崗位中的面試、口譯、導游工作和口語比賽等都有密切聯系。通過這一方法的訓練,往往在進行上述活動時會發現日常類同傳練習法的重要性。另外,這一方法還有其他優點:(1)在每一節課開始前,通過這樣的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注意力,為接下來的學習活動奠定活躍的氛圍,具有一定的精神基礎(2)這樣的綜合性口語練習方法在過去并不常見,所以具有一定的創新性。通過這種訓練,實現了對于聽力、寫作和翻譯多種技能的培訓,使學生不僅有非準備下的突然性能力,還可以推動日常交際能力,有利于英語口語實踐。(3)類同傳練習法中,由于強調其即時性,所以一開始就會進行,結束就立即結束翻譯,這其中沒有任何間斷而且也追求速度和質量。(4)對于類同傳練習法來說,它是有利于師生共同發展的重要途徑,不過,由于這是一種新的練習方法,所以一開始的練習中分數較低,而在中間階段里,學生得分大幅度提高,增強了學習信心,在結尾階段里,學生的進步空間縮小,但是繼續堅持下去是很容易的。不管怎樣,只要把這一方法堅持下去,全體學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口語進步。所以,和傳統的考試和課堂練習相比,類同傳練習法更有利于鼓勵學生,檢驗學生,為口語學習奠定基礎,提高其口語交際能力。
通過對于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學習能力多年的研究和總結,得出了類同傳練習這一綜合性的練習方法,并且逐步發展成培養英語交際非準備能力最佳方法。對于類同傳練習法來說,一方面它有很強的綜合性,另一方面還有全面的訓練突然性,所以可以達到前所未有的效果。在不斷提高學生的非準備前提下英語交際能力的同時,也提高其對于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視,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也有利于我國的學生英語水平綜合提高,有利于為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英語人才,真正的解決好在英語學習過程里的”啞巴英語、聾子英語”問題。
[1]陳義華,陳帆波.特別的英語教學法—韓忠亮教學法介紹[N].中國教育報,1996(02):13( 01) .
[2]孫長順.韓忠亮英語教學法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長春大學旅游學院)
周曉莉(1980-),女,漢族,長春大學旅游學院,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學科教學。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廳“十三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獨立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口語能力提高的研究與實踐”之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號: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561號,主持人:周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