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穎
沈從文文學評論的印象主義特色
宋美穎
沈從文先生是我國近現代著名的文學家和評論家,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和最偉大的印象主義者。沈從文先生在其長期的文學創作生涯過程中,給世人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小說和散文作品,如《邊城》、《長河》、《月下小景》等。此外,其還對眾多文學作品進行過自身獨到的評論,為我國近現代文學評論留下了一筆濃墨重彩的痕跡。本文將對沈從文文學評論的印象主義進行概述,以及具體探究沈從文文學評論的印象主義特色。
沈從文 文學評論 印象主義 概述及特色
在中國近現代文學的發展過程中,沈從文先生被譽為最偉大的印象主義者,尤其體現在其對文學的評論中。沈從文先生的文學評論不僅數量多而且所涉及內容廣泛,其利用自身敏銳快捷的思維和獨特的看待問題的視角使得其的文學評論富有印象主義特色,使得其文學評論在眾多的文學評論中獨樹一幟,為當代世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遺產。
印象主義是指文學評論家對文學作品的最直觀感受以及自覺美質,強調作者的評論應具有自身鮮明的特色。沈從文先生的評論作品帶有印象主義特色是眾人皆知的,其印象主義不僅體現在評論作品中,還體現在其創作的許多文章中,如《論落華生》。沈從文先生曾自述自身的文學評論:“關于寫論文,我所用的方法與一般寫批評的批評家存在稍有不同,只需看我的文章便能明白”。總的來說,沈從文先生的文學評論具有自身獨到的見解,其中的印象主義需要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細細品味。
(一)直觀感受性
文學評論具有直觀感受性是沈從文文學評論印象主義的特色之一。沈從文先生除是一位文學評論家外,還是一位作家,因此與學者型的評論家相比,其對文學作品的評論能夠從作者的角度進行更加深入的帶入,讓讀者充分融入文學作品的情景氛圍。沈從文先生對文學作品有著極高的自身藝術造詣,能夠全方面和準確地把握文學作品的文字、基調、情形和主旨等。此外,沈從文先生具有的敏銳審美直覺能夠使其透過文學作品的感性內容將其所要表達的本質進行充分表達。沈從文先生評論文學作品,往往直接將自身最直觀的感受進行文字表達,而沒有進行過多的理性思考,使得其文學評論印象主義色彩濃厚。
(二)個性特征
文學作品具有個性特征是沈從文文學評論的印象主義特色之二。一切作品都需要滲透作者的個性特征,沈從文先生作為作家其作品要求亦是如此。在長期寫作經歷的感染下,沈從文先生已經形成將個性特征融入文學評論的意識。沈從文先生對文學作品進行評論是一如既往的誠實,而不會根據社會環境的不同或人民輿論的壓力而趨炎附勢或是矯揉造作。沈從文先生在每一個文學評論中都融入自身的真實感受,使得文學評論實在和真實。此外,沈從文先生還是一位極具現實主義色彩的作家,因此其文學評論作品中往往將社會現實作為評論的重點,尤其是作為其故鄉的湘西地區的社會現實。
(三)充滿美質
文學評論作品充滿美質是沈從文文學評論的印象主義特色之三。印象主義下的文學評論往往重點關注文學作品中的美感,因此一名優秀的印象主義文學評論家應把握作品最美麗的氣質。沈從文先生對文學作品的評論便是在作品中發現作品美的特質,敏銳感受和欣賞作品之美,進而對其進行評論稱贊。沈從文先生對文學評論中美質的見解便是:“我活在這個世界上有所愛。清潔、美麗及智慧等是對全人類幸福的幻景,應永遠將其視為一種修行……人世間能夠激起我感情的事情太多,而進行寫作便是頌揚一切與我同在的人類的智慧和美麗。”正是由于沈從文先生有著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和心靈,才使得其能夠充分感受文學作品之美,進而進行真誠和美好的評論。
(四)語言考究
文學評論作品語言考究是沈從文文學評論的印象主義特色之四。沈從文先生對文學評論呢歷來持嚴謹的態度,其對待每一文學評論都是用寫文章的嚴謹態度對待,語言也極具考究性,使得其文學評論在極具詩意的基礎上文學性也極強。沈從文先生的文學評論往往用語生動形象,使得其像是一篇篇讓人細細品味和欣賞的藝術散文。此外,沈從文先生的文學評論不拘泥于傳統固定呆板的模式,也不注重對文學專有名詞等進行賣弄,都是直接將感情流于筆端,文筆瀟灑、筆風自然、語句樸實但富有詩意,這些因素使得其文學評論在淋漓盡致演繹印象主義的基礎上,還具有濃厚的藝術氣息。
沈從文先生的文學評論極具印象主義特色,可從文學評論具有直觀感受性、文學作品具有個性特征、文學評論作品充滿美質和文學評論作品語言考究這四個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和探究。沈從文先生文學評論的印象主義特色是我國近現代文學史上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需要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深度的挖掘、賞析和借鑒。
[1]張曄.沈從文文學評論的印象主義特色[J].課外語文,2015(22):4.
[2]王天英.論沈從文的文學批評風格[D].保定:河北大學,2012.
[3]王斐斐.沈從文文學批評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師范學院,2012.
[4]文學武.論中國現代印象主義文學批評[J].文學評論,2013(02):162~171.
(作者單位: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